宣布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原件失踪及其争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布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原件失踪及其争论
【内容提要】2013年2月,有关1991年12月签署的解散苏联和建立独联体的别洛韦日协议失踪的消息突然惊爆于俄罗斯和西方媒体,随即引起有关别洛韦日协议原件何在、失踪的含义、别洛韦日协议本身、戈尔巴乔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历史作用的激烈争论。

争论再次证明,由于俄罗斯社会仍然处于新旧交替的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众多纷繁复杂的历史问题无法达成共识。

争论的实质是如何总结历史、匡正现实和规划未来。

【关键词】别洛韦日协议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舒什凯维奇布尔布利斯
【作者】张盛发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众所周知,别洛韦日协议是一份关于解散苏联和创建独联体的重要历史文件。

20世纪年90代初,在经历了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所发起的改革浪潮的多年冲击后,昔日高度集权的苏联社会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实质性变化。

由于非官方组织和团体的出现、差额选举的实行和保障苏共领导地位的苏联宪法第六条的废除,苏联共产党失去了作为苏联社会核心力量的领导作用。

与此同时,改革所创造的宽松条件和环境,暴露和激化了积压已久的民族纠纷和民族矛盾,复活了民族分离主义的势力,削弱了联盟中央的权力。

在苏共失去领导作用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盟出现了瓦解的趋势。

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

其后,相邻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步其后尘,宣布成为独立国家。

6月,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发表俄罗斯主权宣言。

之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民族共和国也起而效尤,宣布它们拥有主权。

联盟中央已经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

虽然1991年
3月的苏联全民公决赞成保留联盟,但是同年的"八一九事件"使戈尔巴乔夫通过签署新联盟条约从而保留联盟的努力归于枉然,苏联走向分崩离析的趋势不可逆转。

包括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民族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
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凯维奇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大森林的维斯库利政府官邸举行会晤,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决议"(通常称为别洛韦日协议)。

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停止存在";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12月21日,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在阿拉木图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宣布建立独联体。

12月25日,戈尔巴
乔夫在声明中表示,鉴于独联体成立的情况,他停止苏联总统职务的活动。

当天晚上,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替改换成俄罗斯联邦国旗。

至此,曾在国际事务中一言九鼎的超级大国苏联不复存在,它分解为15个独立的共和国,其中俄罗斯成为苏联的合法继承国。

时隔20余年后,2013年2月,俄罗斯和西方媒体却突然爆出别洛韦日协议原件失踪的消
息。

随后,文件失踪一事在俄罗斯国内外引起热评和争论。

既有认为此事无足轻重并为当年签署协议辩护的,也有借机嘲讽和批评协议以及时任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更有反思和再评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一、别洛韦日协议原件失踪的原委
别洛韦日协议原件失踪是在寻找该协议白俄罗斯文文本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其缘起是白俄罗斯前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凯维奇因撰写回忆录需要查看别洛韦日协议的白俄罗斯文文本,未果后又获悉协议的原件也不见踪影。

2012年12月8日,也就是别洛韦日协议签署21周年之际,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刊登
了该报记者塔季扬娜·沙赫诺维奇采访舒什凯维奇的一篇报道:"别洛韦日协议白俄罗斯文版本不知去向:在苏联解体21周年前夕,90年代初期的白俄罗斯高级官员在争论:它原则上
是否存在?"别洛韦日协议签署者之一的舒什凯维奇在采访中透露,由于其正在撰写的回忆录涉及苏联解体的重大历史事件,需要公布别洛韦日协议的白俄罗斯文文本,于是他向白俄罗斯外交部提出了查询该文件的请求。

舒什凯维奇表示,他曾有过别洛韦日协议的俄文文本,但"重要的是,我想有白俄罗斯文的文本。

而且我决定不是从俄文翻译为白俄罗斯文,而是复制原件"。

然而由白俄罗斯副外长署名的答复令舒什凯维奇非常失望:"在白俄罗斯外交部和独联体执委会档案里只有所提文件的俄文文本。

"舒什凯维奇为此向记者表示了他的困惑:"要知道文件是以三种语言(即俄文、乌克兰文和白俄罗斯文--引注)编写的,每一种文本都有相同的效力!"
随后,记者沙赫诺维奇又就是否存在别洛韦日协议的白俄罗斯文文本的问题采访了当时参加别洛韦日会议的其他两位白俄罗斯领导人--前总理凯凯比奇和前外长克拉夫琴科。

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说法居然与前最高领导人舒什凯维奇完全相悖:别洛韦日协议只有俄文文本。

在回答记者关于"1991年12月8日您签署了几份别洛韦日协议?"问题时,凯比奇不假思
索地回答,"我们签署的只是一份俄文的协议。

"
记者追问:"为何当时在协议中说是用三种语言编写的?"
凯比奇的回答显得有些不可思议:"我哪里知道?从来不知道写在哪里!幸亏我没有患硬化症,我记得协议文本是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编制的。

"
凯比奇回忆道,"后来我们签署了。

或许在俄文协议签署后出现了欢快的气氛?……但我非常相信,白俄罗斯文的文本无处可寻,因为它根本就没有。

要知道,在1991年12月的时
候白俄罗斯文还不是国家语言……"
白俄罗斯前外长克拉夫琴科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认可凯比奇的上述说法。

克拉夫琴科自称是"唯一掌握别洛韦日协议完整档案的人",他说,"我直接参与了那些事件,我知道,在别洛韦日森林准备的就是协议的俄文文本。

"
记者同样问道:"为何协议上说是用三种语言编写的呢?"
克拉夫琴科直截了当地回答:"这是一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传说。

事实上编写和制定的只有俄文文本。

可以确定,白俄罗斯外交部是协议的保存国,文件就保存在那里。

"随后他又故作神秘地说,"但是,别洛韦日协议的文本是另外一种神秘的历史,我不会说。

"接着他又承诺:"是的,还有一段令人震惊的历史,我很快就会在自己的书中予以叙述。

"他补充说,"……我可以说别洛韦日协议的所有四个工作版本都保存在我个人档案里。

我留下了它们,我将会逐渐地对它们进行逐字逐句的详细分析;每个含有修改和变化的文本都会予以公布。

"
由此可见,虽然别洛韦日协议说明该文件是以俄文、乌克兰文和白俄罗斯文三种语言编写,并且白俄罗斯前苏维埃最高主席舒什凯维奇也如是说,但是也在文件上签字的前总理凯比奇和参与文件制定的前外长克拉夫琴科却都确认签署的别洛韦日协议只有俄文文本而没有白俄罗斯文文本。

针对上述有关别洛韦日协议文本的扑朔迷离情况,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开始试图找到协议的白俄罗斯文文本,但是结果却更为令人震惊,非但寻找未遂,竟然发现协议原件也不知去向。

2013年2月6日,《共青团真理报》发表了记者塔季扬娜·沙赫诺维奇的第二篇采访报道
:"关于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消失了?《共青团真理报》弄清了谁最后一次见到过历史文件、它可能在哪里"。

报道说,"去年年底,《共青团真理报》试图寻找别洛韦日协议的白俄罗斯文文本,结果发现它从来就没有。

事实上,编写和使用的就是一份俄文的别洛韦日协议。

"
一直到90年代中期担任独联体执委会礼宾处负责人的列昂尼德·阿列什科在电话中告诉编辑部:"你们找过白俄罗斯文的文本,可能还在努力寻找别洛韦日协议的原件?我当时就这样做过,但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成功。

我有途径去找这样的文件,我打电话给外交部的同事,打电话到部长会议甚至到莫斯科。

但是所有的人都两手一摊,他们给看的都是副本。

这份从叶利钦总统部门那里得到的已经有20年时间的副本至今仍然保存在我这里……"就是说,且不论别洛韦日协议的白俄罗斯文文本,就是协议的原件都无法找到。

独联体执委会法律合作与文件保管部负责人瓦西里·阿斯特列伊科确认了上述情况。

他说,"我们有一份核对无误的别洛韦日协议的副本,这是1991年12月8日签署的关于建立独联
体的协议。

"至于"文件原件在哪里",他表示,"我无法对您说,我没有掌握这种信息……"
为了查明别洛韦日协议原件的情况特别是谁最后一次见到过这份历史性文件,《共青团真理报》又采访了直接参与20年前事件的官员。

曾经担任独联体元首理事会和政府首脑理事会工作小组协调员(1992年)、独联体执委会首任执行秘书(1993-1998年)的白俄罗斯政治家伊万·科罗切尼亚表示,他从来就没有看见过别洛韦日协议的原件。

他告诉记者,"很难说为何独联体秘书处没有得到别洛韦日协议的第一份文本。

1991年12月独联体机构尚未建
立,我们要从这种情况开始说起。

我不怀疑,每一个签署文件的领导人都带着一份文件回国了。

转交给我的实际上只是文件的副本。

我试图寻找原件,但是,遗憾的是,无论是鲍里斯
·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还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坦尼斯拉维奇(·舒什凯维奇)都没有具体说过所签署的文件原件可能在哪里。

人们建议要积极主动,据说,要想着去寻找……" 根据科罗切尼亚的回忆,在他被任命为独联体工作小组协调人和独联体执行秘书时候,就" 着手整理文件,包括关于建立独联体的别洛韦日协议的副本"。

他追述说,"我们必须要有这份文件以便保存它。

但是,遗憾的是,不管怎么寻找,我们都没有找到关于建立独联体的别洛韦日协议的原件……"
曾任独联体议会大会理事会副秘书长和白俄罗斯国民会议驻独联体议会大会代表的列昂尼德·扎哈罗维奇·科马罗夫当时是舒什凯维奇的第一助理,正是他把别洛韦日协议文本交给三国元首签署的,但他也不知道这份历史性文件签署后的去向。

他回忆说:"协议应当是由白俄罗斯外长克拉夫琴科提交的,但是他不知为何要让我来做。

在签署文件的历史性时刻,我就站在舒什凯维奇和凯比奇的身后:我们看了时间是1991年12月8日14时17分。

但是,
收拾文件不是我的职责,我的任务是把文件送交签字……"
至于那些制定和签署别洛韦日协议的白俄罗斯政治家们,对于协议后来的踪影也都是一问三不知。

在获悉文件失踪后,舒什凯维奇告诉记者,"我最后一次见到别洛韦日协议是在文件签署的时候。

我再也没有见过它。

我知道,真迹副本也就是复印本是用俄文编写的,后来在文件中匆匆地翻阅过它。

但是,我认为,在别洛韦日协议签署的时候,白俄罗斯外交部是文件的受托者也就是保存国。

但是对于谁以及为何这么粗心的问题,我暂时没有答案……"凯比奇的辩解是:"不,我从1991年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文件的时候起就没有见过原件。

负责保存文件不属于我的职权范围……"克拉夫琴科的反应同样令人惊讶:"没有评论!"
在《共青团真理报》刊登上述报道的第二天,2月7日,有关别洛韦日协议失踪的报道在
俄罗斯国内外媒体上骤然升温。

国际文传通讯社报道的题目是:"独联体执委会称只有一份别洛韦日协议的副本"。

报道援引独联体执委会新闻部负责人弗拉基米尔·尼卡诺罗夫的话说,"独联体执委会拥有一份经过核实的别洛韦日协议的副本,它是由当时的文件保存国白俄罗斯外交部转交的。

"白俄罗斯外交部新闻秘书安德列·萨维内赫告诉国际文传通讯社,"我们已经注意到人们对这种情况感到兴趣。

搞清楚实际情况需要在档案馆里工作。

我们会看看在这方面可以做些什么。

"
俄新社记者则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发回了相似的报道:"在白俄罗斯未能找到别洛韦日协议原件"。

根据俄新社的报道,舒什凯维奇说,外交部礼宾司工作人员从他手上拿走了已经签署的文件,而当时的白俄罗斯外交部长彼得·克拉夫琴科把文件带出了别洛韦日。

克拉夫琴科声称,他有一份协议的副本,但不是原件。

舒什凯维奇则说,经过这么多年,他已经记不清楚究竟签署了多少份协议。

他说,"很可能我们签署了三份--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各自一份,但是我不排除文件只有一份。

"
一些西方主要媒体也在同一天刊登了对它们对舒什凯维奇的采访。

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汤姆·帕菲特在从莫斯科发回的题为"宣告苏联消亡的文件失踪了"的报道中说,"白俄罗斯前领导人舒什凯维奇告诉《每日电讯报》,1991年敲响苏联丧钟的别洛韦日协议从国家档案馆失踪了。

"帕菲特援引了舒什凯维奇关于上述协议失踪的谈话:"在电话采访中,白俄罗斯前领导人说,因为准备撰写回忆录,他要求查看原档文件。

舒什凯维奇先生说,'最后
一次看到文件是它签署的时候。

我致函保存文件的外交部,但是他们礼貌性回答说,他们没有白俄罗斯文的副本。

后来又透露,他们也没有俄文的原件。

原件不在那里。

'"
美联社记者尤拉斯·卡马瑙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发出了相同的报道--"苏联解体文件失踪了"。

他在报道中说,舒什凯维奇告诉美联社,"很难相信如此级别的文件会失踪,但这是真的。

"
至此,由白俄罗斯前领导人舒什凯维奇披露不见别洛韦日协议白俄罗斯文文本的消息为开端,经过《共青团真理报》深入调查,再由俄罗斯国内和西方媒体广泛报道,别洛韦日协议原件失踪的秘密突然间广为人知。

二、别洛韦日协议原件失踪引起的猜测和争论
1991年12月8日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的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
不复存在并创建由前苏联一些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从而导致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大变动。

美联社记者帕菲特称别洛韦日协议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文件之一",应当说是恰如其分的。

这样一份重要历史文件原件的失踪自然会引起广泛的反响。

第一,别洛韦日协议原件失踪所引起的各种猜测和评论。

协议原件到底在哪里?政治家们对此莫衷一是。

在《共青团真理报》2013年2月6日的报道中,白俄罗斯宪法法院首任院长、司法部前部
长瓦列里·季希尼认为别洛韦日协议的原件应当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他对记者说,"按照关于建立独联体协议第14条规定,明斯克是独联体协调机构的正式所在地。

在这里,在独联体执委会应当保存着这份国际条约的原件。

条约的原件可能保存在白俄罗斯的部长理事会档案馆里,1993年1月在明斯克举行的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通过的独联体章程的原件就保存在那里。

"他表示,"最后,也不排除,关于建立独联体协议的原件可能在维斯库利协议(协议是在别洛韦日森林的维斯库利政府官邸签署的--引注)参与者(但不是签字者)那里,这些人因为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可以直接接触这类文件和搜集具有历史价值的文件。

"
曾任独联体执行秘书的科罗切尼亚在前述采访中推测:"我不认为原件会在国家的最高级官员那里。

情况更可能是,在那个时候它们可能留存每个签署国的外交部里以便今后使用和保管。

后来我想要从科济列夫(时任俄罗斯外长)和布尔布利斯先生以及克拉夫琴科先生那里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这份文件的原文。

但是,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告诉我什么明确和具体的东西。

不过我不排除,这份文件至今仍可能是在他们中的某个人手里。

"
白俄罗斯前最高领导人舒什凯维奇断言文件失窃了。

他对美联社说,他相信文件可能是被以前的白俄罗斯某个官员盗走了,其目的是把它卖给收藏家。

他对《每日电讯报》表示,"我认为有人想要它,他们拿走了它是因为我们的档案制度不是严格的。

"
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安德列·富尔索夫声称"别洛韦日协议可能已被一名阴谋参与者销毁"。

他写道,"只能猜测我们为何无法找到原件。

在参与者的回忆录里有一个半戏谑的解释,
它是这样的:委婉地说,签署各方都不是很清醒。

而那些清醒的人手在发抖,因为他们担心可能因签署这份文件被枪毙,而这种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

如果当时在苏联有正常的和负责的政权,那么那些签署别洛韦日协议的人至少是要被逮捕的,因为他们试图发动国家政变。

"他的假设是:如果签署协议的人喝醉了,不过没有醉到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地步,那么"很可能是,文件可能在签署后没有多长时间就立即就被销毁了,以便让它'毫无痕迹'。

这好比是凶器--即使有疑犯但却没有凶器,那么就不能对人实行强制和进行惩办。

……某种逻辑就是,原件找不到了。

"
作家和政论家亚历山大·普罗哈诺夫则同采访他的记者一起尽兴地调侃别洛韦日协议原件失踪一事。

记者:近日有一条消息说,别洛韦日协议原件不知去向。

也就是说,那些摧毁苏联的人拥有的都是副本,而原件没有!是您拿的吗?
普罗哈诺夫:当然,就是我拿的(笑)。

记者:真的?
普罗哈诺夫;嗯,如果是真的……(笑停)。

我可只是对您说。

我偷偷溜进了贮藏室,拿走了协议,然后在自己的壁炉里把它烧毁了。

记者:您为什么要烧毁它?
普罗哈诺夫:为什么?我是一个魔术师、一个巫师,我希望在烧毁这些文件时把这种罪恶的东西烧掉,把它的灰烬撒到大海里。

在这个巨大的空地上再建一个伟大的红色帝国!
还有网民猜测,"多少年以后别洛韦日协议将会出现在'索思比'拍卖行。

"
协议原件失踪意味着什么?或者原件失踪可能引起什么样的后果?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一些政治家以及独联体官员认为,原件的失踪并不能质疑苏联解体和独联体建立的事实。

2013年2月26日,《共青团真理报》在采访俄罗斯前国务秘书布尔布利斯时提问:"如果
原件没有找到,怎么办?"后者回答说,"这份文件的最主要的副本保存在联合国。

白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按照礼仪向联合国提交了这份文件。

协议是一件具有全球规模的世界性事件,它确定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不复存在。

联合国已经根据它的礼仪接受、支持和记录了文件。

而俄罗斯是苏联在联合国的继承者。

"
布尔布利斯对记者的如下提问也作了肯定的回答:"联合国在接受从苏联解体中分离出来的国家时依据的就是这份文件?能否认为保存在联合国的副本从法律上讲是完全符合条件的文件?"他说,"是,这是正确的。

而且必须考虑到,别洛韦日协议有两个日期:12月8日是在别洛韦日森林,12月21日是在阿拉木图,其时有八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作为独联体共同
创始国加入我们的文件,实际上是完全接受条文。

"他确认记者所说的存在着阿拉木图文件
的说法:"是的,这是阿拉木图宣言。

加入国没有对协议进行任何修改。

"
之后,布尔布利斯在接受《论据与事实》杂志采访时又表示,即便协议失踪,它也不会改变任何历史上的东西。

他说,"1991年12月8日我们签署了一式三份的协议,它们都用俄语
写就。

当时的外交部长科济列夫得到了俄罗斯的一份,我相信它很好地保存在我们的外交部。

12月10-12日,协议得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议会的批准,文件提交给了联合国。

没有理由认为其中一份协议的丢失威胁了它的合法性。

"
独联体执委会法律合作与文件保管部主任瓦西里·阿斯特列伊科认为,协议原件的失踪并不是一件严重的事情。

他告诉国际文传通讯社,"不会因为没有原件而产生法律后果,有一份与关于建立独联体协议相符的副本。

"他说,"与原文一致的副本实际上就等于原件。

" 他指出,当时"这些国家批准了这个协议,它们中的每个国家都承担了义务","这些文件都公布于官方资料。

"
白俄罗斯司法部前部长瓦列里·季希尼和俄罗斯国家杜马宪法立法和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席谢尔盖·伊万诺夫也发表了大致相同的看法。

季希尼认为,"既然协议已经在官方出版物上公布并且在议会批准后及时登记过,那么,今天虽然保存国那里原件没有了,协议并没有失去法律效力及其法律后果。

"伊万诺夫表示,"在文件原件失踪的情况下,当然可能会进行投机,但是这不会有实际结果。

首先,文件有三份,如果白俄罗斯一份没有了,那么还应当有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的原件。

"
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独联体官员对别洛韦日协议原件失踪的轻描淡写的态度不同,西方一些记者则对协议原件失踪的事情表现出一定的忧虑。

英国记者帕菲特在报道中写道,文件的失踪"产生了令人不安的可能性,即,苏联仍然存在,即使在理论上也罢"。

美联社记者卡马瑙也认为,"强大的苏联可能至今仍然存在,至少在理论是如此。

"
较之于政治家和官员们维护别洛韦日协议有效性的一致立场,俄罗斯其他社会人士和公众舆论则对协议原件失踪之事众说纷纭,其中不乏嘲笑和讽刺。

苏联解体一直是大多数俄罗斯人的心头之痛,因此宣判苏联死刑的别洛韦日协议自然遭到许多俄罗斯人的憎恨和鄙视。

现在,突然得知协议原件已经失踪,不少人顿时心生幸灾乐祸的快感。

2月7日,富尔索夫在前述文章中写道,"……如果没有原件,那就意味着没有别洛韦日协议,这就是好消息。

这是从法律上重新审议所有一切的理由。

当然,这个文件的副本是有的,但是副本毕竟是副本。

原件才有法律效力。

"
2月8日,在俄罗斯"世纪"网刊登的"白俄罗斯人丢失了别洛韦日协议"文章的评论帖子里
,网民们肆意地发泄自己的情感:
"这三国协议早就应当废除并且遭到诅咒"(署名"轰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