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秋期中考试八年级
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树皆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岳》中表现作者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基础与实际应用:(26分)
9、将下列句子工整的抄写在田字格中。

(3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0、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病入膏(huāng):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

(2)长( xū)短叹: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

形容发愁的神情。

(3)流言( fēi)语: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4)无( jī)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

(5)一(cù)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6)千山万( hè):形容山和沟非常多。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谋.(móu)死鼹.(yǎn)鼠荒僻.(pì) 取缔.(tì)
B.滞.(zhì)笨愧.(kuì)怍诘.(jié)问渴慕.(mù)
C.蹒.(pán) 跚.(shān) 拭.(shì)擦颓.(tuí) 唐尴.(kān)尬. (gà) D.焦灼.(zhuó) 伎.(jì)俩.(liǎng) 颠.(diān)沛.(pèi) 吊.(diào)唁.(yán) 12、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乒坛小将邱贻可在47届世乒赛上一鸣惊人,以4:2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尔。

B.实验中学八(4)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间相互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C.日本于2005年12月20日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重。

D.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些家长只知道给孩子钱,却不知道怎样教孩子合理地花钱。

B.学校就像一个温馨的家,让我们感到安全、亲切、温暖、快乐。

C.“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孩子喊道。

“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


D.不是每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便成了空壳!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15、下列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王》是《围城》的作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创作的一部作品。

B.“盖大苏泛赤壁云”是微雕主题,《核舟记》的作者是明朝末年的魏学洢,他的代表作是《虞初新志》。

C.新闻(消息)文体特征是:用事实说话,迅速及时,简明扼要。

“倒金字塔结构式”是其最大的结构特点。

D.格律诗八句四联的名称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绝句的演化与格律诗有关。

16、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欢喜”、“喜欢”、“踊跃”、“忐忑”、“炫耀”都是形容词。

B.短语“实现我的中国梦”、“凝铸信念”、“校园集体舞”、“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不可动摇的意志。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意志”。

D.“细雨探访大地,微风探访林梢,溪流探访小草,我们探访春天.”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17、根据所学的名著的内容填空。

(2分)
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__为生。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___________________的女儿。

18、口语交际。

根据下边情境,按要求答题。

(4分)
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挺不好意思的。

(1)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依照下面句子的内容和形式,续写一个句子。

(2分)
金钱可以买来名贵的钟表,但买不来宝贵的时间。

金钱可以买来美味的食品,但买不来好胃口。

金钱可以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买不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浅层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1题。

(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说明文,完成22--24题。

(6分)
《城市空中森林》
①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就是写字楼。

而美国“尼科塔产品开发公司”设计的“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则主要是为环保而兴建的。

它是一种巨大的污染物过滤器,可以把来自周围的有害物质过滤掉,让空气清新。

②“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高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

一幢大楼可以种植400棵树,用以吸收污染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每一幢“城市空中森林”就是一个巨型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可以建造在工厂和其他重大污染源附近。

楼内的树木不仅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热气、含氮污染物、含硫污染物和粉尘等,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

③“城市空中森林”将使附近居民和动物受益,堪称一把遮挡炽热阳光的保护伞。

由于数百棵树的降温作用,每到夏季,周围空气变得十分凉爽。

这种建筑还是一种节能建筑,按照规划,大楼中部装有风力发电机,可以提供建筑内的照明用电,也可以驱动为常青树提供水和营养液的水泵。

惟一需要外部能量的是运送维护人员上下的电梯。

④这种建筑由于只承载树木和土壤,而且采用了板式构造,因此可以建造得轻型一些,不需要完整的底座,只要三根牢固的支柱就可以了。

这种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

⑤这种建筑的主体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相当坚固。

底部的一根短支柱是实心的,其他两根长支柱是空心的。

长支柱内部设置电梯,管理人员从这里进出大楼。

大楼的两侧有两块醒目的翼板。

这种翼板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不是简单的装饰物,而是一种空气吸收装置,以便为大楼内树木
的生长提供更多的空气。

⑥美国一些建筑专家认为,“城市空中森林”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建筑设计之一。

22、阅读全文回答:“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④段中,“这种建筑……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一句中的“太多”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人认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还不如在地面上多种树。

请联系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25--30题14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吉,善。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2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
2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2分)
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 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9、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2分)
香味: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________的品性。

(2分)四、深层阅读(12分)
《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

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

"让爹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了。

"
母亲不再说什么。

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

①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

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

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经深深地陷下去。

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支撑这个家呀。

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

轻轻地把鸡蛋放
.......
在父亲床头
.....,又看看他没有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出去。

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

柱子就驻足四望。

②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

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忽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

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阳光太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忽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的书落到家里。

打开包,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

咦?
手触到了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

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
走进屋里,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

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
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

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也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的床头
...............,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

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

"好好读,别惹事。

"
"嗯。

"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

天还没黑透,就到学校了。

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

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31、到了学校,柱子的包袱里的两个鸡蛋是谁放的?理由何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本文描写细腻,请阅读文章后完成下面的题。

(6 分)
(1)、①处画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说它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处画线的句子是对景物的描写,说说它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打着重号的两处写柱子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表现了柱子怎样的情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结合自己现在的学习实际,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正确的三项是( )(2分)
A、这篇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两个鸡蛋。

B、这篇小说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揭示了柱子家乡的贫穷落后。

C、文中写了母亲去给柱子借钱、送别叮嘱等内容,因而母亲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D、这篇小说表现了柱子爹默默无闻的父爱。

E、文中"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一句表现
了柱子读书的勤奋努力。

五、作文(50分)
1、长大的感觉
作为青春少年的你,在一天天的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有时,你会真的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

请根据文题,写一篇记叙文。

2、爱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长、战胜困难与挫折、走向成功------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

爱来自我们身边的许多人。

爱伴随着我们成长。

请先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得少于600字,作文不要有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作文中恰当使用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叙事具体,条理清晰,主题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