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护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护措施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的要求也更高,都希望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文章对外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

标签:外科护理安全隐患
在对外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大部分研究人员都将目光聚集在医院及医务工作人员的身上,而忽略了患者及家属等的因素,而2005年11月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成立了患者参与的安全工作室,患者参与安全管理已逐渐被广泛认可并受重视,因为护理服务是护患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互动行为,要达到安全、及时的护理效果,在护理人员确保其自身行为安全的基础上,患者积极有效的配合也尤为重要。

1 调查资料
为探寻影响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笔者自行设计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查阅相关文献,将影响护理安全的各因素整理形成条目池,结合当前国内医院临床护理的现状特点,归纳总结为护士素质与能力、护理工作内部环境、临床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患者、照护人员(家属或护工)6 维度共43 条目。

每条目用IAnkert 5 分法将评价指标分为5 个等级,分别赋予,非常不重要为 1 分、比较不重要为2分、一般为 3 分、比较重要为 4 分、非常重要为 5 分。

调查2011 年 1 月-2012 年12 月本院60 例外科护理人员和60例患者(家属)。

将有效回收的资料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16.0 软件分析。

2 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把所有的影响因素归为三大类:护理方、患者方、硬件平台方。

2.1 护理方包括以下因素
护士素质与能力,护理工作内部环境,组织管理。

护士素质与能力将对护理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对各种工作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差错,对治疗理解偏差,执行不到位等导致医疗安全事故或差错,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忽视了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生命健康权等。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如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

护理内部工作环境的不完善导致的影响护理安全隐患随处可见,如人员配备不足或不合理,不能满足临床工作要求,人员超负荷运转,导致差错或事故率增加;医院文化缺乏,科室缺乏团队精神,协作不良,相互推卸工作责任。

组织管理上有工作流程设计不合理,工作效率不高,存在安全隐患;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优化措施等。

有研究认为引发事故的人为因素本质上是组织因素的表现结果。

组织因素主要指组织管理,如人员培训、任务分配、工作程序、安全文化等
2.2 患者方包括以下因素
患者或照护人员的文化层次,道德修养,对疾病的认识;对临床各项操作的依从性;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患者或照护人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对所患疾病认识不一,不能认识到操作或治疗的重要性和疾病的危险性,如私自加快输液速度,不按医嘱服药,不按时作必要的体征监测;因惧怕疼痛或不适或个人隐私拒绝必要的治疗操作;接受治疗时配合协作不良;私自离院外出,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发生意外等。

2.3 硬件平台包括
临床工作环境,布局,各种器械的性能。

临床职能室的设置布局不合理,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工作环节繁琐和漏洞多,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各种治疗器械质量不良,出现意外,如穿刺针断裂滞留患者体内,输液贴含有过敏原导致患者皮肤过敏,各种管路支撑性太差容易折堵,基础设施不完善,病床无护栏、无摇床、缺少气垫床,输液架升降失控,稳固性太差;水管电线老化,插座不牢,卫生间无挂钩、地面潮湿,过滑导致摔倒跌伤,室内通风不良,光线太弱;损坏的床、轮椅,没有及时修理,没有醒目的标志。

各种医疗仪器设备陈旧或维护不佳等,造成在抢救患者时出现故障甚至无法使用,带来不良后果和医疗纠纷。

3 安全隐患的防护对策探讨
3.1 护士素质与能力
加强护士“三基三严”的培训,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培训、思想道德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鼓励个人上进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边缘知识,不断提高知识层次和个人修养。

加强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做好护患沟通。

通过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员工主动、优质服务意识,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和健康教育咨询的力度等措施,可以降低护理纠纷与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护理工作内部环境:按要求比例配备与临床相应的护士人员数量,有研究认为护士资历在 3 年以内及16 年以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层次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保障护理安全。

医院、科室应加强利于团结协作的思想教育和业余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建立医院文化和精神。

3.2 组织管理
加强科室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安全意识,防止差错和事故发生,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对临床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应定期总结分析,制定具体对策,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任务分配,保障各项工作制度的有效落实。

护士带教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严格考核,保障合格护理后备军的培养。

3.3 针对患者和照护人员
加强与患者、家属或其照护人员的沟通,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方法,采用相应的沟通技巧,定期开展工休会,健康知识讲座,设置安全提示,让患者、家属、照护人员充分理解各项规定和治疗操作的重要性,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协作性和依从性。

目前,国内社会对医院的关注日益密切,患者或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经常有媒体因为各种原因片面或失实报道医疗纠纷,导致大众对医院失去应有的理解和信任,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间接影响护理工作,增加护理风险。

因此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加强与各种媒体的协作和沟通,是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另一重要途径。

有研究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主要为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中的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3.4 硬件平台
临床职能室的设置布局要合理,基础设施尽可能完善,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各种设施提示标示做到人性化,各种材料器械严格质量准入,定期收集和完善硬件设施配置维修管理,采用反馈和督导的形式不断完善硬件平台。

为医患双方建立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风险预警能力,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体现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4 结语
外科患者护理对于患者的尽快恢复痊愈的作用十分关键,因此我们要对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针对的分析,在了解了安全隐患存在的点之后要对隐患进行对应的预防和防护。

参考文献
[1] 陈殷钰,符杏清,毛慧萍.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10(5):833-834.
[2] 刘晓芳,胡艳宁,龙秀红. 组织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J]. 中国护理管理2010,9(4):57-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