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解析】2015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2.1+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新版)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2.1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提技能·题组训练
求一个数的倒数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
D.1和-1的绝对值互为倒数
【解析】选A.有理数中0没有倒数.
【知识归纳】从两个方面正确理解倒数
1.关系: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
2.符号: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
2. -1的倒数是( )
A.1
B.-1
C.±1
D.0
【解析】选B.因为-1是一个整数,
所以-1的倒数就是=-1.
3. -6的倒数是( )
A.6
B.-6
C.
D.-
【解析】选D.-6的倒数是1÷(-6)=1×=-.
4. -的倒数是( )
A. B. C.- D.-
【解析】选D.由倒数的概念知-的倒数是-.
【变式训练】-的倒数的绝对值为.
【解析】因为-的倒数是-,-=,所以-的倒数的绝对值是.
答案:
5.若x的倒数是7.1,则x= .
【解析】因为7.1的倒数是,所以x=.
答案:
6.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为-2.5,则这个数是,它的倒数是.
【解析】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为-2.5,则这个数是2.5,因为 2.5×0.4=1,所以 2.5的倒数是0.4.
答案:2.5 0.4
有理数的除法
1.计算6÷(-3)的结果为( )
A.-
B.-2
C.-3
D.-18
【解析】选B.6÷(-3)=-(6÷3)=-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3×(-3)
B.(-5)÷=(-5)×(-2)
C.×=1
D.(-6)÷(-18)=3
【解析】选B.选项A中的被除数不能变为其倒数;选项C的结果是-1;选项D的结果是. 【变式训练】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5÷=-1
B.-5÷=1
C.-5÷=-25
D.-5÷=25
【解析】选C.-5÷=-5×5=-25.
3.计算:(-6)÷= .
【解析】(-6)÷=6×=.
答案:
【知识归纳】化简分数的两种方法
1.把分数转化为除法,利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化简.
2.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都乘以同一个数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不变进行化简.
4.计算:(1)-72÷(-18).(2)1÷.
(3)÷.(4)÷9.
【解析】(1)-72÷(-18)=72÷18=4.
(2)1÷=-×=-.
(3)÷=-×=-.
(4)÷9=-÷9=-.
【错在哪?】作业错例课堂实拍
计算:-21÷(-3).
(1)找错:从第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
(2)纠错: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2)
3113111 212177.
7337377 =+⨯=⨯+⨯=+=
原式()
昨天我所在学校期中考试成绩,有个别同学考的不太理想,跟我发微信,自己在期中考试前已经非常努力的做题了,但最后的成绩却很差。
部分家长也反映孩
子很努力,却始终考不出成绩,问到底如何才能学好物理?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讨论以下,努力和好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好成绩?答案是否定地!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有学生24小时不断地学习就得保送清华北大;中国足球只要训练的足够刻苦,就一定能踢赢巴西;我作为老师只要足够的努力就能当上教育局局长?很显然,努力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在努力和结果之间,还有存在一桥梁,那就是方法。
高中生普遍认为物理难。
一遇到多过程的物理问题头就疼,其实是因为他不会学物理。
高中所有课程,每一门都有自己的特点,都需要大家根据这些特点,
制定相应的方法。
那学物理有什么方法呢?方法是根据特点制定出来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物理这门课的特点。
物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数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都是形象的,是可以在我们脑海呈现出来并且通过图像画出来。
不管是学习新的物理概念还是平时做题,只要你试着把题目描述的物理过程在脑海中显现出来并能够通过图像把物理过程描绘出来,那么你的物理不可能差。
以上这些
是学好物理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抛开这个方法去谈物理学习都是扯淡!
有了上面的那个前提,才是考虑高中物理的具体内容。
高中物理体系其实特别清楚,80%的高中物理内容就是研究运动,小到微观,大到宏观,并且所有运动都可以用下面三个观点解决:1.牛顿定律的观点2.功和能的观点3.冲量和动量的观点。
掌握这三个工具,你就可以用这些观点去分析高中物理的典型模型了。
高中物理学习的几个典型的模型有匀加速直线运动、抛体、圆周(天体和原子)、机械振动。
之后学习的带点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实际上就相当于在把重力场换成了电场,把物体换成了带电粒子。
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