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浅谈
江西省龙南县龙南中学袁远晖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由于高中数学固有的容量大、概括性强、内容抽象等原因,常给人以枯燥之感,同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不少学生愈学愈困难,信心愈学愈差,有的干脆放弃。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呢?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一些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
首先,教师必须在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多下工夫,狠下工夫,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排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
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达到“兴奋点”(即“临界点”),才可能带着愉悦、激昂的情绪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去比较、分析、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
这无疑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重要举措,这无疑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二、创造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倡“合作”,让课堂精诚团结。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方法有:
1.利用趣味游戏或者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2.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学生的认识冲突,创设质疑情境,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3.通过悬念巧设情境
通过在学生的认识冲突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事实上,现阶段所使用的新教材在每一章的引言均有这样的设置。
同时,教材增加了不少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内容,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宽广的知识平台,为新课引人的设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以形助数,数形结合设置情境
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以形助数”是数形结合的主要方面,它借助图形的性质,可以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体会概念、公式、定理的几何意义。
5.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设置情境
新课标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对生活起指导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而提出问题,创设实际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主义,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如银行分期付款、商品打折、最优化等经济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广告的可信度问题等等。
面对实际情境,教师给予指导,根据所给条件,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步步深入,最终转换到不等式,解决问题。
三、增强数学教学机智,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机智。
数学教学机智主要有启发联想、构思多解、运用反例、及时调节、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等。
例如,已知不等式ax2+ax+8约0的解集为4<X<6,求a 的值,这道题是否可通过讨论a的值解此不等式,再把结果与已知的解集吻合而得出呢?这样做不仅繁琐,且不易得出正确结果,但若联想曾学过的题:“若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为(4,6),求a+b的值”,便可很快掌握解题方法,即可把4、6理解为相应二次方程ax2+bx+2=0的二个根,则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a、b的方程,求出a、b的值,最后得a+b的值。
于是,通过联想与类比,此问题的解法简便得多,并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
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
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