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语音的异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唐末开始人们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叫做 “字母”。是宋朝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 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一般认为三 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代的汉语声母系 统。
三十六字母表
► 唇音 帮滂並明 非敷奉微
► 舌音 端透定泥 知彻澄娘
► 齿音 粗清从心邪 照穿床审禅
► 牙音 见溪群疑 ► 喉音 影晓匣喻 ► 半舌 来 ► 半齿 日
►上古音的声母举例
►古无轻唇音:伏羲、觱发。 ►古无舌上音: ►《后汉书》有“天督”一词,注“即天竺
国”。《说文》:田,陈也。
►4、古今声调的不同
►古代: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今声调不同主要有三个方面:平分阴阳、
上声变去、入派三声。
►平分阴阳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古今语音的异同
一、古今语音的异同
► 1、建立语音发展的观点
(1)从方言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上海话: 贵姓?免贵姓hú,一般要问什么hú,是“何”(人 可hú),还是“胡”(古月hú)。 蚊子(门子)
(2)从书面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释名·释车》:“古者曰‘车’,声如 ‘居’,言行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 近‘舍’,车,舍也,行者所处若居舍也。”
(3)从特殊读音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国名:龟兹
大宛
►族名:吐蕃
►地名:阿房宫 东阿
►人名:莫邪
►姓氏:仇
尉迟
►王号、官名:单于
可汗
►2、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
►上古音 ►中古音 ►近古音 ►现代音
先秦 《诗经》 隋唐 《广韵》 元明以来 《中原音韵》 普通话
二、古今音的具体差别
► 1、汉语音节的构成
►《广韵》:语音系统基本一致,《切韵》增 订本,分韵是206韵。
►平水韵: 106韵。
► 《周南·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上古的韵部比中古更复杂 。
►(2)从联绵词的读音来看,古今韵不同。
►联绵词前人也称做“联绵字”。它的特点是 两个音节,一个词素,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 拆开后各部分没有意义。例如:“匍匐”、 “滂沱”、“囫囵”、“蟋蟀”。联绵词的 两个音节又大多具有双声或叠韵的关系,即 或者声母相同,或者韵相同。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上声字归入去声
►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入派三声
►
王昌龄《秋兴》:
►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竹。
►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古代的叠韵联绵词,用今音念,仍然是叠韵 的情况居多。例如:逍遥、盘桓。
►也有叠韵联绵词,用今音念,已经不成叠韵 了。例如:仓更、契阔。
►3、古今声母的不同
►古代双声的联绵词在今音读来还是双声的占 多数。例如:栗烈、荒忽、犹豫。
►小部分却因字音的变化不再构成双声关系。 例如:匍伏、觱发、缤纷。
►宋人三十六字母:
►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三、怎样查考古音工具书
►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
►如: 茶(古)定鱼
►
(广)宅加切 澄麻开二平假
►《汉语大字典》第八册附录
声调
பைடு நூலகம்
声母
韵母
►韵母=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
2、古今韵母的不同
1)从诗歌的韵脚看古今韵的不同。
► 杜甫《登高》: 风急天商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韵介绍:
►《切韵》:中古音的代表音系。隋陆法言著, 分193韵,是一个“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 塞”,折中了古今南北的音系。
三十六字母表
► 唇音 帮滂並明 非敷奉微
► 舌音 端透定泥 知彻澄娘
► 齿音 粗清从心邪 照穿床审禅
► 牙音 见溪群疑 ► 喉音 影晓匣喻 ► 半舌 来 ► 半齿 日
►上古音的声母举例
►古无轻唇音:伏羲、觱发。 ►古无舌上音: ►《后汉书》有“天督”一词,注“即天竺
国”。《说文》:田,陈也。
►4、古今声调的不同
►古代: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今声调不同主要有三个方面:平分阴阳、
上声变去、入派三声。
►平分阴阳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古今语音的异同
一、古今语音的异同
► 1、建立语音发展的观点
(1)从方言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上海话: 贵姓?免贵姓hú,一般要问什么hú,是“何”(人 可hú),还是“胡”(古月hú)。 蚊子(门子)
(2)从书面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释名·释车》:“古者曰‘车’,声如 ‘居’,言行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 近‘舍’,车,舍也,行者所处若居舍也。”
(3)从特殊读音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国名:龟兹
大宛
►族名:吐蕃
►地名:阿房宫 东阿
►人名:莫邪
►姓氏:仇
尉迟
►王号、官名:单于
可汗
►2、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
►上古音 ►中古音 ►近古音 ►现代音
先秦 《诗经》 隋唐 《广韵》 元明以来 《中原音韵》 普通话
二、古今音的具体差别
► 1、汉语音节的构成
►《广韵》:语音系统基本一致,《切韵》增 订本,分韵是206韵。
►平水韵: 106韵。
► 《周南·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上古的韵部比中古更复杂 。
►(2)从联绵词的读音来看,古今韵不同。
►联绵词前人也称做“联绵字”。它的特点是 两个音节,一个词素,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 拆开后各部分没有意义。例如:“匍匐”、 “滂沱”、“囫囵”、“蟋蟀”。联绵词的 两个音节又大多具有双声或叠韵的关系,即 或者声母相同,或者韵相同。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上声字归入去声
►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入派三声
►
王昌龄《秋兴》:
►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竹。
►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古代的叠韵联绵词,用今音念,仍然是叠韵 的情况居多。例如:逍遥、盘桓。
►也有叠韵联绵词,用今音念,已经不成叠韵 了。例如:仓更、契阔。
►3、古今声母的不同
►古代双声的联绵词在今音读来还是双声的占 多数。例如:栗烈、荒忽、犹豫。
►小部分却因字音的变化不再构成双声关系。 例如:匍伏、觱发、缤纷。
►宋人三十六字母:
►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三、怎样查考古音工具书
►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
►如: 茶(古)定鱼
►
(广)宅加切 澄麻开二平假
►《汉语大字典》第八册附录
声调
பைடு நூலகம்
声母
韵母
►韵母=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
2、古今韵母的不同
1)从诗歌的韵脚看古今韵的不同。
► 杜甫《登高》: 风急天商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韵介绍:
►《切韵》:中古音的代表音系。隋陆法言著, 分193韵,是一个“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 塞”,折中了古今南北的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