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页
第八章 设备-轧盖机
轧盖机 对于西林瓶包装产品,均包括到轧盖工序。而对于非最终产品 而言,该步骤通常是无菌药品最终处理工程。包括到以下几个 方面要求:
第七十六条 小瓶压塞后应该尽快完成轧盖,轧盖前离开无菌操作 区或房间,应该采取适当办法预防产品受到污染。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20页
能在无菌生产洁净区外进行。 洁净区与关键区 洁净区:需要对环境中尘埃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房间或区
域。 关键区:指在洁净区中,对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起着关键作
用操作区域。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9页
第六章 人员
第二十条
凡在洁净区工作人员(包含清洁工和设备维修
工)都必须定时培训,以使无菌药品操作符合要求,培训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21页
第八章 设备轧盖机
❖ 容器密封完整性验证 ❖ 将产品容器内灌入培养基,轧盖密封后灭菌冷却,然后将
西林瓶倒置浸泡在菌液浓度为1*105-108cfu/ml铜绿假单胞 菌液中,4小时后,取出将容器外表面消毒,培养7天—14 天,首次测试后,利用剩下样品每隔12个月重复挑战试验1 次,直至使用期满。 ❖ 饱和盐水法测试密封性 ❖ 亚甲基蓝溶液法 ❖ 铜绿假单胞菌ATCC 9027/CMCC 10104
内容应包含卫生和微生物方面基础知识。未受培训外部人
员(如外部施工人员或维修人员)在生产期间需进入洁净
区时,应对他们进行尤其详细指导和监督。
企业操作人员
1.更衣过程培训与更衣测试
2.无菌灌装验证参加
外来人员(包含检验人员)进入关键区域时
1.应尽可能安排更衣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
2.假如时间来不及,能够先进行更衣后取样,然后再依据结 果进行评定。
❖第十章 生产管理 ❖第十一章 灭菌工艺 ❖第十二章 灭菌方法 ❖第十三 无菌药品最
终处理 ❖第十四章 质量控制
第8页
第六章 人员
人体是最大污染源,人体产生污染占总污染数35% 制药企业人员基本要求:
机构,组成,资源,职责,培训,考评,人员卫生 附录1对人员要求: 第十九条 洁净区内人数应严加控制,检验和监督应尽可
第14页
第八章 设备-湿热灭菌设备
湿热灭菌设备 冷凝水和空气怎样影响灭菌效率
空气比水热阻还要高 例子: 1.1/100英寸厚气体层 2.1/4英寸水层 3.12.9英寸铁墙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15页
第八章 设备-隧道烘箱
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办法 热分布:经过验证得出
压差:隧道烘箱中压差梯度,从高到低依次是 灌封间——高温段——冷却段——预热段——洗 瓶间,每个梯度之间需要保持正压。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6页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7页
GMP 附录一:无菌产品
❖第一章 范围 ❖第二章 标准 ❖第三章 洁净级别及
监测 ❖第四章 隔离操作技
术 ❖第五章 吹罐封技术 ❖第六章 人员 ❖第七章 厂房 ❖第八章 设备 ❖第九章 消毒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16页
第八章 设备-隧道烘箱
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办法
层流质量
关于隧道烘箱在使用中出现常见问题分析:产品中出 现黑点
原因:国内隧道烘箱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将温度设定 偏高,比如320℃,340℃,360℃等,当温度过高 时,烘箱内高效过滤器本身还能够耐受,不过高效 边框处胶水会产生脱落,落到内包材中去
终处理 ❖第十四章 质量控制
第12页
第八章 设备-湿热灭菌设备
湿热灭菌设备
第六十五条
全部待灭菌物品均须按要求要求处
理,以取得良好灭菌效果,灭菌工艺设计应确保灭
菌完全。
第六十六条
应经过验证确认灭菌设备腔室内
待灭菌产品和物品装载方式。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13页
第八章 设备-湿热灭菌设备
新版GMP无菌附录对培养基模拟灌装要求: 1 培养基选择
2 最差条件设计
3 频次与变更
4 结果评价
5 污染调查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26页
第十章 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 验证
第四十七条 -2
应依据产品剂型以及培养基选择性、澄清度、浓度 和灭菌适用性选择培养基。应尽可能模拟常规无菌 生产工艺。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18页
第八章 设备-灌装机
灌装机三大关键要素
破瓶率
灌装精度
加塞合格率 1.对于胶塞锅,应易于拆卸
,清洁和灭菌 2.胶塞锅内部胶塞数量应进
行限制,放在相关碰撞过 程中尘埃产生。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工艺控制六大要素 1.风速(0.36-0.54m/S) 2.层流流形 3.尘埃粒子 4.浮游菌,沉降菌 5.风压 6.无菌操作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4页
第三章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动态标准(a)以下:
注: (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 (2)单个沉降碟暴露时间能够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 累积计数。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5页
第三章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第十二条 应制订适当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监控警戒和 纠偏程度。操作规程中应详细说明结果超标时需采 取纠偏办法。
1.1 Cn—某等级下,≥D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浓度(pc/m3)。Cn以有效数为3位四舍五入到最靠 近整数。
1.2 D—被考虑粒径um 1.3 N—洁净度等级
2.最少采样点数目
NL= A 2.1NL—最少采样点数 2.2A—洁净室或洁净区面积,以立方米计。在水平单向层流时,面积A能够看作是与气流方向
呈垂直流动空气截面积。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11页
GMP 附录一:无菌产品
❖第一章 范围 ❖第二章 标准 ❖第三章 洁净级别及
监测 ❖第四章 隔离操作技
术 ❖第五章 吹罐封技术 ❖第六章 人员 ❖第七章 厂房 ❖第八章 设备 ❖第九章 消毒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十章 生产管理 ❖第十一章 灭菌工艺 ❖第十二章 灭菌方法 ❖第十三 无菌药品最
第八章 设备-轧盖机
第七十七条 无菌药品容器密封性应该经过验证,防止产品遭 受污染。
-药害事件:完达山药业企业生产刺五加注射液部分药品在 流通步骤中被雨水浸泡,使药品收到细菌污染,后被更换 包装标签并销售。药品检验所在被雨水浸泡药品部分药品 中检出各种细菌。
熔封产品(如玻璃安瓿或塑料安瓿)应该作100% 检漏试验,其它包装容器密封性应该依据操作规程 进行抽样检验。
中两种粒径尘粒。对于C级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尘埃粒子级别分别 为ISO 7和ISO 8。对于D级区(静态)空气尘埃粒子级别为ISO 8。测试方法可参考标准为
ISO14644-1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3页
第三章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关于ISO14644-1介绍
1.最大允许浓度设定
Cn=10N×(0.1/D)2.08
3.每个点最小采样量 VS=20×1000/(Cn.m) 3.1VS—每个采样点每次最少采样量,用升表示。
3.2Cn.m—为相关等级要求最大被考虑粒径之等级限制(pc/m3)。 即可用得出A级每个采样点最小采样量为1立方米,B级静态为690L,B级动态为6.9L 关于最小采样量有另一条要求:每个点采样量最少为2L,采样时间为1分钟。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22页
GMP 附录一:无菌产品
❖第一章 范围 ❖第二章 标准 ❖第三章 洁净级别及
监测 ❖第四章 隔离操作技
术 ❖第五章 吹罐封技术 ❖第六章 人员 ❖第七章 厂房 ❖第八章 设备 ❖第九章 消毒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十章 生产管理 ❖第十一章 灭菌工艺 ❖第十二章 灭菌方法 ❖第十三 无菌药品最
预防:为了预防这种现象产生,现在有高效过滤器在 边框处进行负压保护设计,当有脱落物产生时自动 吸走。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17页
第八章 设备-隧道烘箱
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风险控制办法 无菌
关于隧道式灭菌干燥机除热源效果确认,需要经 过验证来进行确认。在验证过程中,应该对初始段 ,中间段,结束段三个阶段进入隧道烘箱过程进行 验证。 清洁
培养基适用性检验/阳性对照检验
在培养基灌装验证开始之前,需要做培养 基适用性检验; 阳性对照检验时为了考查培养基模拟灌装 过程中是否有抑菌原因。 注:应对洁净区检测中出现菌进行考查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28页
第十章 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 验证
第四十七条 -3
包含全部对产品无菌特征有影响关键操作,及生产 中可能出现各种干预和最差条件。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24页
第十章 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 验证
培养基灌装模拟验证适用范围
无菌药品分为:无菌原料药与无菌制剂
无菌制剂分为:非最终灭菌与最终灭菌两种类型
其中无菌原料药与非最终灭菌制剂均需要进行培 养基灌装模拟验证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25页
第十章 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 验证
❖第十章 生产管理 ❖第十一章 灭菌工艺 ❖第十二章 灭菌方法 ❖第十三 无菌药品最
终处理 ❖第十四章 质量控制
第2页
第三章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空气悬浮粒子标准要求以下表:
(1)为了确定A级区级别,每个采样点采样量不得少于1m3。A级区空气尘埃粒子级别为ISO 4.8,以≥0.5μm尘粒为程度标准。B级区(静态)空气尘埃粒子级别为ISO 5,同时包含表
最差条件: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条件程度,与正常生 产条件相比最有可能造成工艺或生产失败条件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29页
第十章 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 验证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代表性 (1)时间代表性和批量代表性 (2)操作和运行代表性 (3)剂型与包装容器代表性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选择性:应选择含有广谱性和代表性培养基,比 如假如产品在灌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冲氮保护话, 就不能选择TSB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 基),而应该选择厌氧性培养基,比如FTM培养 基(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27页
第十章 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 验证
终处理 ❖第十四章 质量控制
第23页
第十章 生产管理
第四十七条 -1
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应包含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人员确认
无菌操作技能
无菌更衣确认
厂房系统设备确认,
HVAC,压空系统(或氮气)确实认,水系统,
设备在线清洗和灭菌CIP,SIP, 冻干机
物料
瓶,胶塞
湿热、干热灭菌
环境消毒与监控确认
无菌检测方法。
第30页
第十章 生产管理-培养基模拟灌装
验证
(1)时间与批量代表性 最长灌装连续时间 1 最保守设计:
在培养基灌封试验中,模拟生产用时最长批量所需要时间 ,其中包含正常干扰时间(换班、设备维修)。 2 其它设计,有代表性是过程。 1)在生产完成后接着进行培养基灌封试验 2)为了降低灌封瓶数,在每批试验开始、中间及结束前均灌 装培养基,其余时间设备空运行以到达所需要时间,或在 此时间灌装WFI。 任何干扰操作都应在培养基灌装时进行,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所需最长时间,包含可能发生事件,人 员换班等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10页
第六章 人员
第二十四条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与生产操作要求及操作区洁净度级别 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能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要求。各洁净区 着装要求要求以下:
❖ D级区:应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穿适当工作服和鞋子或鞋 套。应采取适当办法,以防止带入洁净区外污染物。
❖ C级区:应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戴口罩。应穿手腕处可收 紧连体服或衣裤分开工作服,并穿适当鞋子或鞋套。工作服应不脱落 纤维或微粒。
❖ A/B级区:应用头罩将全部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头罩应 塞进衣领内,应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必要时戴防护目镜。应戴经灭 菌且无颗粒物(如滑石粉)散发橡胶或塑料手套,穿经灭菌或消毒脚 套,裤腿应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塞进手套内。工作服应为灭菌连体工 作服,不脱落纤维或微粒,并能滞留身体散发微粒。
湿热灭菌设备 第六十八条 应有明确区分已灭菌产品和待灭菌产
品方法。每一车(盘或其它装载设备)产品或物料 均应贴签,清楚地注明品名、批号并标明是否已经 灭菌。必要时,可用湿热灭菌指示带加以区分。 第六十九条 每一个灭菌批次都应有灭菌统计。应 把灭菌统计作为该批产品放行依据。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从新版GMP附录看无菌制剂 生产与验证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第1页
GMP 附录一:无菌产品
❖第一章 范围 ❖第二章 标准 ❖第三章 洁净级别及
监测 ❖第四章 隔离操作技
术 ❖第五章 吹罐封技术 ❖第六章 人员 ❖第七章 厂房 ❖第八章 设备 ❖第九章 消毒
无菌制剂的生产与验证第二季度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