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学年上学期高二联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01c0c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6.png)
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A.碳酸氢盐和钙离子B.血红蛋白和染色体C.甘油三酯和胆固醇D.尿素、尿酸和生长激素【答案】B【分析】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①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①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详解】A、碳酸氢盐和钙离子属于无机盐离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不符合题意;B、血红蛋白和染色体都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符合题意;C、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属于营养类物质,是内环境的成分,C不符合题意;D、尿素、尿酸属于代谢废物,生长激素属于调节类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人体内有许多液体,下列液体属于内环境的是()A.胃腔内的消化液B.成纤维细胞间隙中的液体C.膀胱内的尿液D.汗腺导管中的汗液【答案】B【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详解】ACD、胃腔内的消化液、膀胱内的尿液和汗腺导管中的汗液,都不属于内环境,ACD错误;B、成纤维细胞间隙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属于内环境,B正确。
故选B。
3.组成人体外周神经系统的是()A.脑神经和脊神经B.脑和脑神经C.脊髓和脊神经D.脑和脊髓【答案】A【分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因此组成人体外周神经系统的是脑神经和脊神经,A正确,BCD错误。
高二上册生物考试试卷
![高二上册生物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c51fe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e.png)
高二上册生物考试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细胞的基本单位?A. 组织B. 器官C. 细胞膜D. 有丝分裂2. 以下哪个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蒸气D. 氮气3. 下列哪个不属于遗传信息传递的载体?A. RNAB. DNAC. 蛋白质D. 染色体4. 以下哪个属于被子植物?A. 松树B. 苔藓植物C. 蕨类D. 玫瑰花5. 人体软骨主要成分是?A. 胶原蛋白B. 骨素C. 细胞膜D. 纤维蛋白第二部分:填空题1.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的废物是__________。
2. 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发生分裂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3. 下列哪一种植物在干旱环境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4. 人体骨骼系统中最多的骨头位于__________。
5. DNA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及其中的各个阶段。
2. 解释遗传信息在生物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3.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第四部分:综合题阅读下面的实验描述,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描述:小明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项关于种子发芽的实验。
他将相同数量的花生种子分别放置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观察,每天记录发芽情况并进行比较。
1. 如果小明在实验中发现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种子发芽较快,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2. 在实验中,小明还观察到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无法正常生长,你能解释这是如何发生的吗?3. 如果小明想继续深入研究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你会建议他进行哪些方面的实验?考试完毕,请同学们将试卷交给监考老师收卷,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江西省八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八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47757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3.png)
江西省八校协作体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20%)+必修2(20%)+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4章第2节(60%)。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无包膜的双链环状DNA病毒。
当人的皮肤、黏膜发生损伤暴露出基底膜时,HPV的主要衣壳蛋白L1会与基底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完成吸附、入胞、增殖等过程,造成皮肤和黏膜的多种病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PV需寄生在人的皮肤和黏膜细胞中,因此HPV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B.可以用富含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直接培养HPVC.HPV的DNA上无游离的磷酸基团,HPV在增殖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D.HPV的L1与基底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生命历程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依据端粒学说判断,正常情况下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B.正常机体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C.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D.当细胞衰老时,核中的遗传物质会出现收缩状态,胞内所有酶的活性均会降低3.如图是高等植物保卫细胞的局部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①~③表示细胞结构。
已知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H+-ATPase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同时还具有ATP水解酶活性。
安徽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生物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生物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f416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8.png)
安徽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研究发现,细胞持续处于某种信号分子刺激下,其膜表面受体会出现“钝化”现象,比如细胞会对受体进行磷酸化修饰、暂时将受体转移到细胞内部或通过内吞将受体转移到溶酶体中降解等。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细胞识别的受体都在细胞膜外表面B.细胞只能识别来自另一个细胞的信号分子C.溶酶体不会降解掉自身细胞的正常结构D.溶酶体膜和细胞膜成分相似,都具有流动性2.在研究甘氨酸对肝脏细胞的保护机制实验中,某小组检测到甘氨酸进入小鼠肝脏细胞的转运速率与培养箱中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箱中O2浓度高于a时,O2才能进入细胞B.甘氨酸进入小鼠肝脏细胞的最大转运速率为cC.图示说明O2浓度小于a时,培养液中还未加入甘氨酸D.O2浓度为b时,小鼠肝脏细胞中甘氨酸浓度最大3.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荧光素接受ATP供能后会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荧光素,且释放的能量几乎都转化为光能,科学家正尝试利用这一原理培育低能耗的转基因荧光树路灯。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酶分子的所有单体在人体细胞中都可合成B.萤火虫发光细胞中的荧光素酶主要起到调节作用C.植物细胞内所有代谢反应都要ATP水解供能D.ATP无物种特异性为荧光树的培育成功提供了条件4.四分体时期,雄果蝇的同源染色体之间不会发生片段互换现象,而雌果蝇却可能发生,其原因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现有甲、乙两只亲本果蝇,其Ⅱ号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的三对基因所在位置如图所示。
甲、乙两只亲本果蝇杂交得F1,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只考虑图中三对等位基因,亲本甲的某一卵原细胞能产生8种配子C.若F1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6%,则说明甲产生的ab型配子占32%D.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中基因型为BbX D Y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5.若人类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会导致基因型为X a Y的个体发育为不育女性,人类红绿色盲由基因B/b控制。
重庆市铜梁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四周(12月)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铜梁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四周(12月)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2274a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e.png)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十四周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很久以前,亚洲和美洲连在一起,地球上只生活着一种熊。
由于地壳运动亚洲和美洲分开,一部分熊被美洲大陆带走,另一部分熊则跟随着亚洲大陆一路漂流,最终两部分熊被大海隔开。
这就是现在北美大灰熊和亚洲黑熊的来历,它们现在已经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熊的进化方向相同B.两种熊产生地理隔离后,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C.两种熊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D.DNA检测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2.近日,科学家在墨西哥湾的深海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鮟鱇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
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头顶发光的“钓鱼竿”的形成是突变后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雌、雄鱼的生活和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C.鮟鱇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发生改变D.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3.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首次采集到四亿多年前的宽甲鱼化石,该化石完整保存的鳃丝印痕为鱼鳃→喷水口→人类中耳的进化历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从鱼鳃到中耳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生存环境变化导致生物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D.在进化出中耳的过程中,种群基因库不断发生改变4.“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血浆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血红蛋白增多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酸碱体质“理论”鼓吹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4628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e.png)
2023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鸡肉中有遗传物质DNA,其被人体消化并吸收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B.蛋白质C.核苷酸D.核酸2.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B.肝糖原C.胰岛素D.乙酰胆碱3.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下列关于表观遗传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遗传学分子修饰只能发生在DNA上B.DNA上甲基化修饰的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子代个体基因型不同C.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具有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D.甲基化可通过影响DNA聚合酶与调控序列结合抑制转录4.有科学家在鸡的神经元胞体中应用微管(由蛋白质纤维组成)抑制剂,观察到即使小剂量也可阻滞轴突生长。
据此分析,与轴突生长有关的结构可能是( )A.纺锤体B.细胞骨架C.溶酶体D.细胞核5.在自然界中,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但也更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
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若引入天敌,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B.孔雀鱼斑点数量的变化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D.在自然界中,斑点数量多的雄鱼产生的后代占据种群个体优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7题葡萄糖氧化酶(GOD)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是一种需氧脱氢酶。
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快、来源广,是生产葡萄糖氧化酶的主要来源。
6.某种便携式血糖监测仪,其工作原理是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通过电流计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形状改变B.临床采血时由于挤血量不足会使测得值偏低C.一般血糖监测是取空腹或三餐后2h的血标本D.监测结果可能会受到温度、氧含量等因素影响7.科研人员选择了三个酿酒酵母内源性信号肽,经构建表达后发现与原始菌株相比,更换了信号肽的菌株,其GOD的产量明显降低,且大部分GOD残留在胞内。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c957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c.png)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1.太空环境中,航天服和航天器为航天员们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地面的环境,以维持机体的稳态。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航天服和航天器能为宇航员提供呼吸用氧,并能控制压力和温度B.舱内航天服与舱外航天服为航天员提供的维持稳态的环境条件相同C.航天员体内稳态的维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D.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的代谢活动均可以影响内环境的稳态2.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碱过多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血浆HCO3-过高,pH值升高。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肺通气过度,使血浆H2CO3浓度或CO2分压原发性减少,导致pH值升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代谢性碱中毒患者通过浅而慢呼吸来缓解pH升高B.血液中含氧不足可诱发呼吸性碱中毒C.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和肾密切相关D.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吸入氧气中含有5%的CO 2,可刺激下丘脑呼吸中枢3.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第1天,我国运动健儿获得17枚金牌的好成绩。
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氨基酸B.胆固醇C.睾酮D.血红蛋白4.交通信号灯语音提示系统可以帮助视障者安全出行:慢节奏的“嘟嘟”声代表红灯,快节奏的“嘟嘟嘟嘟”声代表绿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视障者听到语音提示属于条件反射B.视障者听到语音提示属于非条件反射C.视障者根据提示音过路口时需要言语区参与D.走或停时,视障者维持躯体平衡由大脑来完成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损伤的患者对生物节律的控制会出现失调现象B.婴儿无意识地尿床,控制其排尿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当专心作答试卷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D.短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6.某学校的兴趣小组以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时,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观察到该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5d1ac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6.png)
绝密★启用前2021-2022学年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内环境的认识逐步深入。
下列重要化学反应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水解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乳酸形成乳酸钠的过程D.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2.下列均属于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A.O2和CO2的浓度B.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的浓度C.ATP的浓度和温度D.消化酶和呼吸酶的浓度3.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实现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和dB.体力劳动后手掌磨出的水疱中主要成分是cC.d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至少需要穿过3层膜D.d与b、c在成分及含量上最大的区别是蛋白质含量较高4.下列关于不同系统层次中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进行基因表达时,机体通过调节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来调控转录C.多细胞生物体中凋亡的细胞会由细胞增殖产生的新细胞及时补充D.动物主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5.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旦失调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严重腹泻时,若只补充水,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B.只要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就不会患病C.夏季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由于体温失调易发生中暑D.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6.某运动饮料可用于剧烈运动后水分和能量的及时补充,下表为该饮料的主要成分。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水化合物和其他糖类除了增加口感外还能补充能量B.钠盐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中有重要作用C.该饮料不含脂肪,但大量饮用也会导致肥胖D.该饮料成分需要与内环境成分完全一致以维持内环境稳态7.奥运赛场上运动员的精彩表现离不开神经系统的精密调节,协调配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汗如雨,离不开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的调控B.运动员处理的信号都受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支配C.神经中枢的存在使来源不同的信号传到不同的中枢进行精巧地调控8.在进化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大致发展历程如下。
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B)(含答案)
![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B)(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9cc41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3.png)
2022~2023年度创新联盟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B卷)生物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3章第2节。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呼吸酶B.DNA聚合酶C.尿素D.胃蛋白酶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B.大量运动产生乳酸,会使人体的pH呈酸性,导致患病C.多摄入碱性食物,使人体pH呈碱性,有利于身体健康D.人体血浆中存在多种缓冲对,可使pH保持在一定范围内3.人体内环境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由Na+和K+决定B.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晶体渗透压C.组织液和淋巴液中没有胶体渗透压D.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4.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是维持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运动过程中,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O2量会增加B.体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供肌肉细胞收缩利用C.人体剧烈运动会使血浆中O2浓度下降,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加快D.运动过程中人体体温会略微升高,说明内环境失去了稳态5.下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改变海水浓度时三种海蟹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约为0.5mol·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浓度的变化对海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无任何影响B.甲海蟹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乙海蟹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强D.丙海蟹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弱6.常规体检时,血液生化六项的测定值与参考值的大小关系是医生做出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0791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1.png)
2023〜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答案在最后)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约有12500多名亚洲运动员参赛。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拼尽全力,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和呼吸加深、加快。
下列有关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代谢水平提高,消耗大量的葡萄糖B.由于呼吸加快,运动员血浆中CO2浓度会持续升高C.运动员比赛完成后,及时补充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即可恢复正常D.部分运动员出现肌肉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内环境的成分有:机体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机体细胞分泌的物质如激素、分泌蛋白等;氧气、二氧化碳。
【详解】A、运动员需要大量的能量,代谢水平提高,消耗大量的葡萄糖,A正确;B、产生的CO2会通过呼吸作用排出,呼吸加深加快会加速排出多余的CO2,使CO2浓度处于平衡状态,B 错误;C、运动员大量出汗使水分和无机盐流失,只补水不补充盐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C错误;D、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会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乳酸可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D错误。
故选A。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三者共同组成内环境C.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将会导致①中蛋白质减少,形成组织水肿D.从外界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③→①→组织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又称为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物质双向交流,组织液单向流入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浆。
湖北省鄂东南示范高中教改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鄂东南示范高中教改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38a53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e.png)
2024 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中学教化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肯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过程有()A. 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B.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C. 神经递质释放出来抵达受体D. 尿素产生释放出来后运输到肾小球【答案】B【解析】纤维蛋白属于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在细胞内,肯定不在内环境中,A错误;性激素与性激素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正确;神经递质释放到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该过程肯定在内环境中,C错误;尿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肾小球,肯定会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行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行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2. 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上升B. 内环境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Na+和K+C. 长跑时,内环境含水量、抗利尿激素和尿液排出量均削减D.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削减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燥热环境【答案】A【解析】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因此血糖浓度会上升,A正确;在组成内环境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Na+和Cl-在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错误;长跑时,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尿液排出量削减,C错误;寒冷环境下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较大,其散热量多于燥热环境,D错误。
3. 如图表示的是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B. 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C. 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 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的温度是28℃,温觉感受器最敏感的温度是40℃左右,A正确;由图可知冷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在10℃~40℃之间,温觉感受器敏感温度范围在36℃~47℃之间,故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B正确;大鼠进行正常体温进行调整,温度变更在交叉之间,即37℃左右,C正确;敏感程度越大,放电频率越大,偏离敏感温度,放电频度减小,D错误。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3c291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4.png)
重庆市2022-2023学年(上)期末质量检测高二生物(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1.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 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物种C. 共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他从化石中提取、测序并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分析了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的基因差异,在“关于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石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的遗体,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B. 测定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C. 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D. 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的基因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变异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3. 生活在深海中某类鱼A体色透明,其体内与色素、视觉相关基因大量缺失,与细胞膜稳定有关的基因也发生了突变,增强了该鱼的抗压能力,而生活在浅海区该类鱼B的基因却没有发生这些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适应生物的生活环境C. 突变方向与适应生物的生活环境相一致D. 鱼A和鱼B产生了地理隔离,有可能存在生殖隔离4. 正常血红蛋白基因转录后形成的密码子是GAA,但由于某种原因密码子变为了GUA,导致出现了镰状细胞贫血。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基因中碱基对T-A被替换成了A-TB. 上述过程中氨基酸数目没有发生改变C. 该病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 这种变异可发生于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5.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临时装片制作流程正确的是()A.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 染色→解离→漂洗→制片C.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 解离→染色→制片→漂洗6. 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答案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2d566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3.png)
2023学年浙南名校联盟10月联考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小题,共分;除已标出分的空外,其余分一空)21.(11分)(1)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2)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3)胰岛β;加速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分)神经—体液;细胞膜上22.(11分)(1)叶绿素a(2)红光和蓝紫;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3)pH应与细胞溶胶相同、渗透压应与细胞相同(2分)(4)变大;增强;干旱胁迫条件下,为减少水分散失,植物气孔关闭,从外界吸收CO2减少,造成碳反应中C3的还原减少,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2分)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不能积累有机物,导致不能正常生长(2分)23.(10分)(1)细胞因子;增殖分化;免疫监视(2)对乳腺肿瘤的生长无显著影响,提高了乳腺癌肺转移率(2分)(3)中性粒细胞(乳腺癌细胞);②组肺部癌细胞位点显著低于②组,②和②组肺部癌细胞位点无显著差异(2分)(4)乳腺肿瘤处高表达的Lin28B导致中性粒细胞在肺部发生N2转化的分子机制或细胞水平的变化(2分,合理即可)24.(13分)(1)Dd;若D(d)和E(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子代也可出现结果中的性状分离比(2分)(2)正常翅抗杀虫剂雄和正常翅不抗杀虫剂雌(2分)则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D、d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2分)雌雄中正常翅抗杀虫剂:正常翅不抗杀虫剂:短翅不抗杀虫剂=2:1:1(2分)正常翅抗杀虫剂雌:短翅抗杀虫剂雌:正常翅不抗杀虫剂雄:短翅不抗杀虫剂雄=3:1:3:1(2分)(3)1/28(2分)25.(15分)(1)条件: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2分)(2)曲线A;淡盐水(3)②生理盐水;适宜强度电刺激迷走神经;减压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②切断减压神经,刺激中枢端,血压上升,刺激外周端,血压不变。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dcc5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e.png)
2024年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二年级10月联考生物试卷(答案在最后)命题学校:考试时间:2024年10月16日14:30-17:05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分子上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均可导致基因突变B.单倍体水稻植株长得弱小,稻穗、米粒比二倍体水稻小C.三倍体西瓜培育过程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与圆粒不同的是,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2.真核生物微卫星DNA(STR)中,A-T碱基对所占的比例均大于同一长度DNA中C-G碱基对所占的比例,不同个体的STR具有明显的差异。
下列有关STR的说法正确的是()A.STR分子初步水解,可得到4种脱氧核糖核酸B.相对于其他DNA序列,STR序列结构的稳定性可能较强C.若某STR中(A+T)为70%,则该STR的一条链中(A+T)为35%D.不同个体的STR具有明显的差异,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3.果蝇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雌配子中一定存在v,雄配子中一定不存在wB.cn和v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受精时自由组合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cn所在的常染色体上不可能出现cn的等位基因4.下图是某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示意图,①-⑦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Ⅰ和Ⅱ代表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RNA上的起始密码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B.过程Ⅰ中的④表示mRNA,其延伸方向和过程Ⅱ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相反C.过程Ⅰ中的③表示RNA聚合酶,过程Ⅱ中⑤的形成与核仁有关D.Ⅰ过程中共有8种核苷酸参与碱基配对的过程,与Ⅱ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5.自然状态下,小茧蜂(无Y染色体)的X染色体有三种类型(X1、X2、X3),未受精卵细胞或含相同X染色体的受精卵会发育成雄性,含不同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雌性。
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5540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b.png)
2023年12月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月度联考高二生物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2023年12月27日下午14:30-17:05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8小题,总分36分)1.白细胞介素-13(IL-13)是由T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细胞因子,可经脑脊液的运输作用于脑部神经细胞。
已知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抑制IL-13的分泌,下丘脑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机制与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机制相同。
下列关于IL-1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IL-13、抗体、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IL-13经脑脊液定向运输至脑部神经细胞C.垂体受损的个体IL-13分泌量增多D.下丘脑—垂体—靶腺体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称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白细胞介素-13(IL-13)是由T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方式为分级调节。
【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A正确;B、根据IL-13可经脑脊液的运输作用于脑部神经细胞,可推测其经过体液运输,不属于定向运输,B错误;C、根据题意,垂体受损的个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而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抑制IL-13的分泌,故垂体受损的个体IL-13分泌量增多,C正确;D、下丘脑-垂体-靶腺体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称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调节过程,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D正确。
福建省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78d84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8.png)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部分区县高二开学联考生物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精巢中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进行DNA复制后继续分裂阿B.该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精巢中分裂的细胞具有中心体和细胞板D.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2.高等植物的花粉是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它可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可继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子。
题图是某二倍体高等植物花粉母细胞经分裂形成精子和营养细胞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曲线,下列各项中能用该曲线表示的是()A.染色体数目在生殖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的变化B.同源染色体对数在花粉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的变化C.染色体组数在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过程中的变化D.DNA分子数目在花粉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的变化3.模拟实验是根据相似性原理,用模型来替代研究对象的实验。
比如“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实验一)中用小桶甲和乙分别代表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用不同颜色的彩球代表D、d 雌雄配子;“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模拟实验(实验二)中可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模型,细绳代表纺锤丝;DNA分子的重组模拟实验(实验三)中可利用剪刀、订书钉和写有DNA序列的纸条等模拟DNA分子重组的过程。
下列实验中模拟正确的是()A.实验一中可用绿豆和黄豆代替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模拟D和d配子B.实验二中牵拉细绳使橡皮泥分开,可模拟纺锤丝牵引使着丝粒分裂C.实验三中用订书钉将两个纸条片段连接,可模拟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向实验一桶内添加代表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彩球可模拟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4.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如图1),结果如图2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宝坻区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SARS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酸2.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C.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32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8个D.16个4.关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化学反应所需的酶提供附着位点B.各种生物膜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组成D.各种细胞器膜之间毫无联系5.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 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A.砖红色B.无色C.蓝色D.紫色6.小麦细胞内所含核酸、核苷酸、碱基的种类分别有()种A.1、4、4B.2、5、5C.2、5、8D.2、8、57.以下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的结构简式中“A”表示腺嘌呤,“P”表示磷酸基团B.原核细胞中A TP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产生C.叶肉细胞中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能产生A TPD.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不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8.美国以伊拉克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对伊战争,这类武器包括神毒气。
毒气一旦释放出来,很容易进入神经细胞,造成神经功能性障碍,甚至杀死神经细胞。
神经毒气容易进入神经细胞的原因是()A.神经细胞膜上有大量神经毒气载体B.神经细胞膜与神经毒气的结合力很强C.神经细胞膜对神经毒气选择吸收D.神经毒气以自由扩散方式透过细胞膜9.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A 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10.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A.有39个肽键B.至少有一个游离氨基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D.至多有36种氨基酸11.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C代表核糖,则A是磷酸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F和H始终保持1∶1的比例关系C.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F和蛋白质D.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12.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
①②③④依次为(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蛋白质、水、脂质、糖类;O、C、H、N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13.与完全营养液培养的植物相比,缺铁元素的营养液培养的植物显出缺绿症状。
当补充铁盐时,上述症状得以缓解。
这说明()A.铁是叶绿素合成代谢的必需元素B.缺绿病症是细胞缺少运输铁离子的载体C.铁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必需元素D.细胞内供能不足会影响铁离子的吸收14.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量较高C.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D.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15.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16.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由b个氨基酸组成,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A.b(c-18)+18a和18(b-a) B.b(c+18)+18a和18(a+b)C.b(c-18)-18a和18(a-b) D.b(c+18)-18a和18(b-a)17.下图是人体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质是( )A.呼吸酶 B.分泌蛋白C.性激素D.维生素18.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物质、结构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含有合成葡萄糖的酶,线粒体中有分解葡萄糖的酶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的结构或物质中都有五碳糖参与组成C.生物膜是代谢的主要场所,在膜上合成了细胞内的大部分ATP和酶D.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19.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具双层膜的细胞核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真核细胞,其核仁较大C.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余的核成分与真核细胞相同D.核孔是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它的数量与细胞新陈代谢强弱正相关20.利用0.5 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10min三组细胞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曲线为0.5 g/mL蔗糖溶液处理组B.a、b、c三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相同C.若将细胞转移到蒸馏水中,有两组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若实验持续,只有一组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1.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
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胞吐22.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 .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酶123.下列关于转换式“ATPADP+Pi+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酶2A .能量是可逆的,物质是不可逆的B .合成ATP 的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C .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D .释放的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24.如图表示温度和酶活性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 )A .在B 点之前,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之后呈反相关B .当温度达到B 点时酶的活性最高C .A 点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可以上升D .在A 点与C 点,酶的活性很低,是因为酶的活性均已丧失25.生物实验包括科研方法、试剂使用、现象观察、实验条件等,各选项题目与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26.下图为探究CO 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确保植物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B.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自变量是CO2,光照条件应该是相同且是适宜的C.在a装置中的植物主要因[H]和A TP的量不足而限制了光合作用的速率D.在b装置中的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27.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28.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D.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29.下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达错误的是 ()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分裂间期合成的3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B.生物体通过细胞分化,细胞之间逐渐产生了稳定的差异C.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常见的现象,意味着生物个体的死亡D.癌变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31.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错误说法()A.该过程减少8个肽键B.这些肽链比三十九肽增加了3个氨基和3个羧基C.碳原子减少12个D.氧原子数目减少1个32.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B.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C.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为脱氧核糖33.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过的磷脂双分子层数是()A. 5B. 6C. 7D. 83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有DNA。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35.如右下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形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A.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D.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36.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37.如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38.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b点的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B.a点叶肉细胞产生A 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乏Mg时,b点右移D.c点后的叶片细胞都能进行光反应,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39.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