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章_确定位置》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A(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章确定位置》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
练习卷A(2)
一、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
1. 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操场上的位置图。

(1)用数对表示各年级3班的位置。

一(3)班(________,________)、二(3)班(________,________)、三(3)班
(________,________)、四(3)班(________,________)、五(3)班
(________,________)六(3)班(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x, 3),可能是哪个班?
(3)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3, y),可能是哪个班?
2. 如图是五(1)班学生座位平面图。

(1)兵兵坐在(2, 5)位置,请你在图中用“△”标出兵兵的位置。

(2)卫卫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在平面图上用“☆”标出卫卫的位置。

(3)在平面图中分别用A、B标出(6, 4)和(4, 6)的位置。

(6, 4)和(4, 6)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3. 看图解答
(1)用数对表示小冬家、学校、商店的位置。

(2)从小冬家出发,向南走2格,再向东走6格,到了小华家。

在图上标出小华家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4. 根据要求画一画。

(1)把三角形绕B点逆时针每次旋转90∘,先画出第一次旋转后的图形;再分别画出第二次、第三次旋转后的图形。

(2)用A1、A2、A3分别表示A点旋转后的位置。

(3)顺次连接A、A1、A2、A3、A,发现围成的图形是________形。

5. 把图中的三角形绕A点逆时针每次旋转90∘,分别画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旋转后的图形。

(1)用C1、C2、C3分别表示C点旋转后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2)顺次连接C、C1、C2、C3、C,看看得到什么图形。

(3)想一想: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图形?
6. 如图是某镇各村位置分布图。

(每方格边长表示1千米)
(1)分别用数对表示各村的位置。

(2)王村到李村的最近距离是多少千米?到宋家庄呢?
(3)镇驻地在大华村正南3千米处,用数对表示镇驻地的位置。

从宋家庄先往北走2千米,再往西走7千米,正好到了于村。

请在图上标出于村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7. 象棋术语中有“马走日,象飞田”的说法。

下面的棋盘上有一只“马”,请用数对表示
出“马”一步可能跳到的位置。

8. 平面上有四个点,位置分别是:A(2, 2)、B(6, 2)、C(6, 5)、D(2, 5),顺次连接A、
B、C、D、A,能否画成长方形?在图中围一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章确定位置》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
练习卷A(2)
一、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
1.
【答案】
3,1,6,2,2,2,5,3,2,4,5,5
(x, 3)表示的可能是三(5)班,三(6)班,四(1)班,四(2)班,四(3)班,四(4)班;
(3, y)表示的可能是一(3)班,三(2)班,四(1)班,五(2)班,六(1)班。

【考点】
数对与位置
【解析】
(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2)(x, 3)表示第3行的任何一个位置,据图即可找出班级;
(3)(3, y)表示第3列的任何一个位置,据图即可找出班级。

【解答】
用数对表示各年级3班的位置如下:
一(3)班(3, 1)、二(3)班(6, 2)、三(3)班(2, 2)、四(3)班(5, 3)、五(3)班(2, 4)六(3)班(5, 5);
(x, 3)表示的可能是三(5)班,三(6)班,四(1)班,四(2)班,四(3)班,四(4)班;
(3, y)表示的可能是一(3)班,三(2)班,四(1)班,五(2)班,六(1)班。

2.
【答案】
兵兵坐在(2, 5)位置,请你在图中用“△”标出兵兵的位置如下图:
卫卫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在平面图上用“☆”标出卫卫的位置如下图:
在平面图中分别用A、B标出(6, 4)和(4, 6)的位置如下图;
(6, 4)和(4, 6)表示的位置不一样。

因为这两点的列和行不同。

【考点】
数对与位置
【解析】
(1)、(2)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即可标出兵兵和卫卫的位置。

(3)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可以在图中标出A、B的位置;(6, 4)和(4, 6)所表示的位置不同,因为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也就是A、B的列、行不同。

【解答】
兵兵坐在(2, 5)位置,请你在图中用“△”标出兵兵的位置如下图:
卫卫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在平面图上用“☆”标出卫卫的位置如下图:
在平面图中分别用A、B标出(6, 4)和(4, 6)的位置如下图;
(6, 4)和(4, 6)表示的位置不一样。

因为这两点的列和行不同。

3.
【答案】
观察图形可知:小冬家在第2列第6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2, 6);学校是在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为(6, 2);商店在第9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9, 5);
根据题干叙述,画出小明行走路线如下:可得出小华家的位置在第8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8, 4).
【考点】
路线图
数对与位置
【解析】
(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标出小冬家、学校、商店的位置;
(2)根据小冬的行走路线,画出路线图即可得出小华家的位置,依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写出数对即可。

【解答】
观察图形可知:小冬家在第2列第6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2, 6);学校是在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为(6, 2);商店在第9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9, 5);
根据题干叙述,画出小明行走路线如下:可得出小华家的位置在第8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为(8, 4).
4.
【答案】
正方
【考点】
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
数对与位置
【解析】
(1)根据题意,点B不动,把其余两点逆时针旋转90∘,然后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第一次旋转后的图形,同理画出旋转第二次、第三次的图形即可;
(2)用A1、A2、A3分别表示A点旋转后的位置。

(3)顺次连接顺次连接A、A1、A2、A3、A,发现围成的图形是正方形。

【解答】
解:作图如下:
故答案为:正方。

5.
【答案】
C1的位置(7, 10),C2的位置是(2, 5),C3的位置是(7, 0);
顺次连接C、C1、C2、C3、C,得到正方形图形;
因为点C每次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以把这C、C1、C2、C3、C顺次连接会得到正方形。

【考点】
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
数对与位置
【解析】
根据题意,点A不动,把其余两点逆时针旋转90∘,然后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第一次旋
转后的图形,同理画出旋转第二次、第三次的图形即可;
(1)用C1、C2、C3分别表示A点旋转后的位置,然后再用数对表示出来即可;
(2)顺次连接顺次连接C、C1、C2、C3、C,发现围成的图形是正方形;
(3)因为点C每次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以把这C、C1、C2、C3、C顺次连接会
得到正方形。

【解答】
C1的位置(7, 10),C2的位置是(2, 5),C3的位置是(7, 0);
顺次连接C、C1、C2、C3、C,得到正方形图形;
因为点C每次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90∘,所以把这C、C1、C2、C3、C顺次连接会得到正
方形。

6.
【答案】
解:(1)王村(3, 3),李村(3, 7),何村(4, 2),大华村(6, 6),江后村(11, 8),宋村(12, 3),河口村(12, 7);
(2)王村到李村的最近距离是4千米,王村到到宋家庄的最近距离是9千米;
(3)如图所示:
镇驻地(6, 3),于村(5, 5).
【考点】
数对与位置
【解析】
(1)根据数对与位置的特点用数对表示各村的位置。

(2)先分别数出王村到李村、王村到宋家庄的方格边长数,再乘1即为它们的距离;
(3)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要根据角度和实际距离算出图上距离,据此解答。

【解答】
解:(1)王村(3, 3),李村(3, 7),何村(4, 2),大华村(6, 6),江后村(11, 8),宋村(12, 3),河口村(12, 7);
(2)王村到李村的最近距离是4千米,王村到到宋家庄的最近距离是9千米;
(3)如图所示:
镇驻地(6, 3),于村(5, 5).
7.
【答案】
“马”一步可能跳到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各位置从左下方开始,沿顺时针分别用数对表示为:(2, 2);(2, 4);(3, 5);(5, 5);(6, 4);(6, 2);(5, 1);(3, 1).
【考点】
数对与位置
【解析】
依据“马走日”,先把“马”一步可能跳到的位置找出来,再依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写出数对即可。

【解答】
“马”一步可能跳到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各位置从左下方开始,沿顺时针分别用数对表示为:(2, 2);(2, 4);(3, 5);(5, 5);(6, 4);(6, 2);(5, 1);(3, 1).
8.
【答案】
顺次连接A、B、C、D、A,能画成长方形
【考点】
数对与位置
【解析】
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在平面图中标出各点的位置,再依次连接起来,即可得出一个等腰梯形,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
顺次连接A、B、C、D、A,能画成长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