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4-1-2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优化训练
基础强化
1.有科学家认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下列有关硅可能成为新型能源的依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界存在大量硅单质
B. 自然界的硅易开采,且可再生
C. 硅燃料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优质燃料
D. 硅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其燃烧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有效地控制
解析在自然界中硅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不正确;自然界中硅含量丰富,硅燃料便于运输、贮存,且燃烧放出热量多,这是可
能成为新型能源的依据。
答案 A
2.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 水玻璃
B. 硅芯片
C. 黏土
D. 普通水泥
解析水玻璃中含有硅酸钠,普通水泥中含有硅酸钙、硅酸钠,
黏土含有复杂的硅酸盐,硅芯片中含的是硅单质。
答案 B
3.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尚未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
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 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
B. 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C. 易溶于强酸、强碱和水
D. 性质稳定,不易褪色
解析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2)+(+2)+(+4)×2+(-2)·x =0,解得x=6,故A、B正确,由题目可知D项正确,故选C。
答案 C
4.下列关于碳和硅的比较,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B. 碳和硅的单质都能与O2反应
C.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二位,碳占第一位
D. 碳和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都是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
解析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A错;碳和O2反应可生成CO或CO2,硅与O2反应生成SiO2,B正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C错;自然界中有游离态的碳(如金刚石),没有游离态的硅,因为硅是一种亲氧元素,D错。
答案 B
5.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材料主要化学成分
A. 刚玉、金刚石三氧化二铝
B.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
C. 普通水泥、普通玻璃硅酸盐
D. 沙子、石英二氧化硅
解析刚玉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三氧化二铝。
答案 A
6.下列试剂贮存方法正确的是()
A. 氢氟酸用玻璃瓶密封贮存
B. NaOH溶液用磨口玻璃瓶加玻璃塞封存
C. 水玻璃用塑料桶敞口放置
D. 纯碱溶液可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封存
解析氢氟酸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瓶盛装;NaOH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使玻璃塞与瓶口粘合在一起,无法打开瓶塞;水玻璃敞口
放置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
答案 D
7.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水玻璃会变浑浊。
向此浑浊溶液中
加入稀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同时伴随有气泡产生。
用化学方程式
解释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1)溶液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生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水玻璃在空气中放置时,一些Na2SiO3会与空气中的CO2和水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生成的H2SiO3不溶,故出现浑浊;向此浑浊液中加入盐酸,会有Na2SiO3与盐酸反应生成H2SiO3沉淀,同时溶液中的Na2CO3与HCl反应产生CO2气体。
答案(1)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2)Na2SiO3+2HCl===2NaCl+H2SiO3↓
(3)Na2CO3+2HCl===2NaCl+CO2↑+H2O
8.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
量的90%以上。
(1)SiO2是玻璃的成分之一,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艺师常用________(填物质
名称)来雕刻玻璃。
(2)用Na 2SiO 3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体现
Na 2SiO 3的用途
可作________的原料。
(3)工业上常用2C +SiO 2=====高温
Si +2CO ↑制备硅单质,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
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________。
解析(1)Si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 2+2NaOH===Na 2SiO 3+H 2O 。
由于SiO 2能溶于氢氟酸,因此工艺师常用氢氟酸来雕刻玻璃。
(2)Na 2SiO 3的水溶液又称“水玻璃”,它具有阻燃的功能,因此可作防火剂。
(3)反应中C 被氧化,SiO 2中的+4价的硅被还原,因此SiO 2作氧化剂。
答案(1)SiO 2+2NaOH===Na 2SiO 3+H 2O 氢氟酸
(2)防火剂
(3)C SiO 2
能力提升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
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建造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④金刚石与金刚砂的成分相同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解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金刚石是碳的单质,金刚砂
的成分是SiC 。
答案 D
2.新型无机材料碳化钛(TiC)、碳化硼(B 4C)、氮化硅(Si 3N 4)等称为非氧化物陶瓷,合成这些物质需在高温下进行,在合成工艺中必须注意()
A. 通入充足的氧气
B. 可在空气中进行
C. 通入少量氧气
D. 可在氮气氛围中合成
解析新型无机材料TiC 、B 4C 、Si 3N 4在高温下均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故应在无氧的环境下合成。
答案 D
3.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
“中国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
”下列有关普通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B. 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C. 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D. 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
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
解析
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
答案 B 4.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
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粗硅与干燥HCl 气体反应制得SiHCl 3:Si +3HCl=====300°C
SiHCl 3
+H2;
③SiHCl3与过量H2在1000~1100°C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3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C)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C)和HCl(沸点84.7°C),提纯SiHCl3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所示(热源及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
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所给信息高温下用炭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可写出
反应方程式SiO 2+2C=====高温
Si +2CO ↑。
(2)根据题中所给混合物中各沸点,
SiHCl 3沸点最低,可采用分馏(或蒸馏)的方法,将SiHCl 3分离出来。
(3)SiHCl 3能与水剧烈反应,应将制得的H 2中的水蒸气除去,故装置B 中的试剂是浓硫酸。
常温下SiHCl 3为液体,反应时应使其汽化后再在D 处与H 2反应,故装置C 的烧瓶需加热。
制备纯硅的实验成功除所给控制条件外还应排尽体系中的空气,因为SiHCl 3在空气中易自
燃,H 2在加热时与空气反应可能引起爆炸。
答案(1)SiO 2+2C=====高温Si +2CO ↑(2)分馏(或蒸馏)
(3)①浓硫酸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 3汽化
②SiHCl 3+H 2=====1000~1100°C Si +3HCl
③排尽装置中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