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检测干辣椒中的11种农药残留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法检测干辣椒中的11种农药残留量
刘宝圣;吕运开;郭春海;陈瑞春
【摘要】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determination of 11 pesticides residues in chilli.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acetone, cleaned by liquid - liquid extraction combined gel silica 60 SPE column, detected by GC - EC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ear range of 11 pesticides was 0. 005 -1.0 μg /mL, correlative coefficients were not less than 0. 998 5. The limit of quantitation was 0.02 mg/kg.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70.2% - 104.4%.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detection results was 2. 34% - 7.42% (n = 6).%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干辣椒样品中11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正己烷液液萃取结合硅胶60 SPE柱净化,以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各组分的浓度在0.005~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 5,方法的定量限为0.02 mg/kg,回收率为70.2%~104.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34%~7.42%(n=6).
【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
【年(卷),期】2011(020)003
【总页数】3页(P50-52)
【关键词】干辣椒;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法;检测
【作者】刘宝圣;吕运开;郭春海;陈瑞春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保定071002;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
学学院,保定071002;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石家庄050051;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石家庄050051
【正文语种】中文
辣椒品种繁多,形状各异,其栽培具有极强的生长适应性,许多国家和地区皆大量种植。
由于辣椒在生长或储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病虫害,尤其对于干辣椒,由于不少农户忽视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农药污染问题经常发生,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残留量时有超标现象。
而我国和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出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和保护人们健康,相继对进口辣椒及制品中的几种农药残留量等卫生指标提出了要求,规定的限量范围为0.2~30 mg/kg。
为有效监控各类农药在辣椒及其制品等生产中的合理使用,开展农药残留分析[1,2]以及相关样品前处理技术[3,4]研究非常必要。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报道,但大多是水果、蔬菜中的残留分析[5]。
干辣椒的基质复杂,尽管电子捕获检测器(ECD)选择性很强,但由于检测的组分限量很低,当使用有机溶剂提取时,如果净化方法选择不当,色素等杂质干扰严重,极易污染仪器,给检测结果的判定带来影响。
农药检测的净化方法有很多,如氟罗里硅土/活性炭混合柱层析法[6,7] 、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法[8-10] 、中性氧化铝柱法[11]、硅藻土净化法、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法[12]、基质分散技术净化法等[13]。
这些净化方法中,有些步骤略显繁琐,有些仅适用于蔬菜、水果中部分农药残留的检测,或者是用质谱法检测,对色素较重的干辣椒等基质的净化效果不理想。
经查询辣椒中百菌清、毒死蜱、联苯菊酯等11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方法未见报道。
笔者采用丙酮提取,正己烷液液萃取加
硅胶60 SPE柱净化[14],GC-ECD检测,可以满足干辣椒及其制品中百菌清、毒
死蜱、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氟胺氰菊酯[15]、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残留的检测,方法快速、简便,测定结果准确。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气相色谱仪:7890A型,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美国Agilent公司;
旋转蒸发仪:Laborota 4000型,德国Heidolph公司;
氮气浓缩仪:TurboVapTMLv,美国Caliper公司;
平板摇床:S-02型,英国 Stuart Scientific公司;
硅胶60:63~200 μm,德国Fluka公司;
SPE空管:6 mL,北京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Florisil SPE柱:1 g,6 mL,北京迪马科技有限公司;
丙酮、正己烷、二氯甲烷:农残级,北京迪马科技有限公司;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百菌清、毒死蜱、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氟胺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标准溶液:浓度均为100 μg/mL,农业
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1.2 硅胶60 SPE柱的制备
在放有5.0 mL正己烷的SPE空管中,依次加入1.0 g经130℃活化2 h的硅胶60,无水硫酸钠。
流速控制在1滴/秒,弃去正己烷,备用。
1.3 标准溶液配制
分别准确量取百菌清等11种农药标准溶液1.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正己
烷定容至刻度,备用。
使用时配制成所需浓度。
1.4 样品处理
称取2.5 g(准确至0.01 g)已绞碎混匀的辣椒干样品于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
入适量水润湿,再加入20 mL丙酮,振荡30 min,过滤并转移到250 mL分液漏斗中,用丙酮洗涤锥形瓶,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上述分液漏斗。
加入30 mL正
己烷、25 mL硫酸钠水溶液(20 g/L),振瑶1.5 min,静置分层,弃去水相,正己烷层经过盛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过滤到鸡心瓶中,用正己烷润洗分液漏斗两次,一并转入鸡心瓶;于45℃下在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至干,用5 mL正己烷溶解定容。
1.5 样品净化
准确移取上述鸡心瓶中溶液1.0 mL,转入硅胶60柱中,用5.0 mL正己烷-二氯
甲烷(体积比4∶1)溶液淋洗,弃去淋洗液,再用6.0 mL二氯甲烷洗脱,将洗脱液吹干,用正己烷定容至2.0 mL,待测。
1.6 仪器分析条件
色谱柱:弹性石英毛细管柱DB-608(30 m× 0.32 mm,0.5 μm),美国Agilent
公司;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柱箱温度:150℃保持2 min,以8℃/min升至250℃,保持4 min,再以8℃/min升至270℃,保持18 min;
载气:氮气,流速为3.5 mL/min;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量:2 μL。
2 结果与讨论
2.1 称样量的选择
分别称取1.00、2.50、5.00 g辣椒样品做空白实验。
当称样量为5.00 g时,色谱图的杂质峰会产生干扰;称取1.00 g时,稀释倍数过大,会影响检测的定量限。
综合考虑净化效果、气相色谱法基体干扰情况以及满足定量限要求等因素,选择称取2.50 g样品进行实验。
2.2 液液萃取溶剂的选择
本实验涉及的农药脂溶性较强,采用液液分配萃取法,可洗去样品中一部分水溶性杂质,而选择合适的有机萃取溶剂,既可以满足回收率要求又不带入更多的杂质。
在添加水平为1.00 mg/kg时,分别采用石油醚和正己烷作为液液萃取溶剂,每种
溶剂分别使用 30 mL萃取一次与用40 mL分两次萃取,所得到的回收率结果均可满足要求,考虑到快速简便,选择30 mL萃取一次;石油醚较正己烷挥发性强,
因此选用正己烷作为萃取溶剂。
2.3 净化柱的选择
分别选择氟罗里硅土和硅胶60 SPE柱净化,前者上样后需直接收集,否则目标化合物会损失,而且干扰很大,组分被洗脱的同时,也把过多的杂质和色素带到洗脱液中;选择硅胶60,用正己烷条件化,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4∶1,)溶液淋洗后,大部分色素随淋洗液流出,排除了基体中大量杂质的干扰,回收率满足要求。
各组分的浓度均为0.005 μg/mL的混合标准溶液的色谱图见图1,添加0.02
mg/kg标准溶液的干辣椒样品过硅胶60柱所得气相色谱图见图2。
试验结果表明,净化后不但效果好,而且还可以降低样品杂质对仪器进样口、色谱柱、检测器的污染。
1—百菌清; 2—毒死蜱; 3—联苯菊酯; 4—甲氰菊酯;5—氯氟氰菊酯; 6—
氯菊酯; 7—氟氯氰菊酯; 8—氯氰菊酯;9—氟胺氰菊酯; 10—氰戊菊酯;11—溴氰菊酯图1 标准溶液气相色谱图
1—百菌清; 2—毒死蜱; 3—联苯菊酯; 4—甲氰菊酯;5—氯氟氰菊酯; 6—
氯菊酯; 7—氟氯氰菊酯; 8—氯氰菊酯;9—氟胺氰菊酯; 10—氰戊菊酯;11—溴氰菊酯图2 添加0.02 mg/kg标准溶液的干辣椒样品气相色谱图
2.4 洗脱溶剂量的确定
将1.0 mL浓度为1.0 μg/ mL干辣椒基质的标准溶液,在硅胶60柱上进行梯度洗脱,每2 mL洗脱液收集一次,定容至1 mL,总共收集4次,当二氯甲烷洗脱到
6 mL时,各组分可从净化柱上全部被洗脱下来,所以选用6 mL洗脱液,这样既
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洗脱出杂质的量。
2.5 柱箱温度的选择
采用多阶程序升温的条件来进行样品色谱分离,可以将一些低沸点杂质峰与目标化合物分开,消除了基质峰对化合物分析的干扰,提高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准确度。
2.6 线性方程和定量限
分别选择0.005、0.02、0.05、0.1、0.2、0.5、1.0 μg/mL 7个水平的混合标准工作液进样分析,运用仪器的“峰加和”功能对有异构体的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每种化合物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见表1。
以被测组分的信号值大于基线平均噪音10倍时的浓度为定量限(考虑了整个检测过程),各化合物的定量限列于表1。
表1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和定量限化合物线性方程r线性范围/μg·mL-1定量限/μg·g-1百菌清Y=667320X-27790.99980.005~1.00.02毒死蜱Y=362545X-15640.99990.005~1.00.02联苯菊酯Y=193309X-5171.00000.005~1.00.02甲氰菊酯Y=215407X-12640.99990.005~1.00.02三氟氯氰菊酯Y=599652X-69970.99960.005~1.00.02氯菊酯Y=76428X-3070.99960.005~1.00.02氟氯氰菊酯Y=499210X-99070.99910.005~1.00.02氯氰菊酯Y=402871X-71600.99910.005~1.00.02氟胺氰菊酯Y=556949X-135930.99850.005~
1.00.02氰戊菊酯Y=425863X-61350.99920.005~1.00.02溴氰菊酯
Y=475869X-107420.99870.005~1.00.02
注:Y—峰面积,X—溶液浓度。
2.7 回收试验及精密度试验
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在空白干辣椒样品中添加绝对量为0.05、0.1、0.5 μg 标准物质的混合溶液,得到相当于样品质量分数为0.02、0.04、0.2 mg/kg的3个添加样品,对每个浓度平行测定6次,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列于表1。
由此可见,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检测要求。
表2 回收及精密度试验结果化合物添加浓度/mg·kg-1平均回收率/%RSD/%毒死蜱0.02~0.294.4~98.22.52~7.41百菌清0.02~0.270.2~91.63.52~5.13联苯
菊酯0.02~0.286.2~96.23.06~7.35甲氰菊酯0.02~0.287.6~96.44.32~7.18三氟氯氰菊酯0.02~0.288.2~94.82.50~7.13氯菊酯0.02~0.289.2~
104.44.66~7.42氟氯氰菊酯0.02~0.279.6~98.62.46~6.89氯氰菊酯0.02~0.280.2~102.13.88~7.16氟胺氰菊酯0.02~0.282.2~99.52.34~6.35氰戊菊
酯0.02~0.280.6~98.23.52~5.53溴氰菊酯0.02~0.275.6~101.33.56~5.89
3 结语
参照有关文献,在SPE净化柱和色谱条件的选择上,以及被测组分的种类等方面
进行了一些改进。
经过大量干辣椒样品实验验证,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率和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降低了对色谱柱、气化室和检测器维护成本,提供了辣椒干及其制品中的11种有害农药的检测方法。
该法节约检测成本、易于推广、定量准确。
参考文献
[1] 李华.茶叶中7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测定[J].化学分析计量,2001,
10(6):19-20.
[2] 吕兆林,吴荣荣,王秀红,等.百菌清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GC-ECD测定方法的改进[J].食品工业科技,2007(12):185-186.
[3] 刘宇宏,黄科林,吴睿,等.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22:15-18.
[4] 詹萍,田洪磊.苹果中残留拟除虫菊酯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研究[J].江苏农业科
学,2008(4):265-268.
[5] 王成.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杀菌剂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J].中国卫生检验杂
志,2008(2):287-288.
[6] 李云春,易军,弓振斌,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农
药残留[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8-82.
[7] 王荟,周春宏.植物性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测定方法的改进[J].中国环境监测,2008(6):37-39.
[8] 李金培.大口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烟草中6种拟除虫菊脂农药残留量[J].分
析化学, 2001(7):793-795.2006(1):45-46,56.
[9] 李玉美,谭龙波,卢平,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辣椒中菊酯类农药残留量.农药,2006,(01):45-46,56.
[10] 朱旭君,侯如燕.茶叶中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续)[J].中国茶叶加工,
2007(3):47-50.
[11] 买光熙,刘潇威,翟广书,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苹果、梨中氯氰菊酯联
苯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残留量[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2(3):260-262,275. [12] 李樱,储晓刚,仲维科,等.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糙米中拟除虫菊酯、
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残留量[J].色谱, 2004(5):551-554.
[13] NY/T 1380-2007 蔬菜、水果中51种农药多残留的测定[S].
[14] SN 0217-1993 出口蔬菜中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残留量
检测方法[S].
[15] 刘芃岩,赵孟彬,史文礼.蜂蜜中氟胺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J].化学分析计量,2004,13(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