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5.1欧姆定律(欧姆定律)习题(含解析)教科版(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上册5.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习题(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上册5.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习题(含解析)(新版)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上册5.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习题(含解析)(新版)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
(答题时间:15分钟)
1。

关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B.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

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2.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甲、乙两个元件进行了探究,并根据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出了甲、乙的U—I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A、B图线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元件电阻的大小关系为()
A. 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
B. 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
C. 当电路中电流小于I0时,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
D. 当电路中电流大于I0时,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
3。

如图所示,电阻R为定值电阻,若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则()
A
V
A。

U=0时,R=0
B. I=0时,R的大小不能确定
C。

I变大时,错误!变小
D。

I变大时,U
I
不变
4。

将一支铅笔芯接在3V电源两端,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0。

15A,则该铅笔芯的电阻为Ω;若将这支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则通过它的电流是 A。

5. 有关资料表明,人体中电流超过300mA时,将会造成生命危险。

若某人身体潮湿时的电阻为400Ω,则当他接触电压为220V的照明电路中,通过他的电流为 mA。

6. 通过A、B两个电路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将A、B 串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A的电流为0.2A时,A和B两端的总电压是V;将A、B并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B的电流为0.2A时,A两端的电压是V。

7。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6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6A.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4V,通过此导体的电流为 A.
1。

C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可知:对于某一段导体来说,电阻的阻值不变,即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BD均不正确,故选C。

2。

C 解析:元件乙的图象是曲线,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可知在曲线B上任意一点的电阻值均不同,即元件乙的电阻值是变化的。

当电路中电流小于I0时,用控制变量法容易比较得到R A>R B,即此时甲元件的电阻大于乙元件的电阻值。

而当电路中电流大于I0时,用控制变量法容易比较得到R A<R B,即此时甲元件的电阻小于于乙元件的电阻值.
3. D 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4。

20;0。

3
解析:铅笔芯的电阻R=U
I

3V
0.15A
=20Ω;若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大到
6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I′=错误!=错误!=0.3A。

5. 550
解析:I=U
R
=错误!=0.55A=550mA.
6。

3;2
解析:将A、B串联在电路中,当通过A的电流为0.2A时,通过B的电流也是0.2A,从图象中可以看出A、B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V和2V,故总电压为3V;将A、B并联在电路中,当通过B的电流为0.2A时,它两端的电压为2V,则A两端的电压也是2V。

7。

0.4
解析:电阻是一定的,当其两端的电压由36V变为24V时,即减小为原来的2/3,则通过它的电流也会减小为原来的2/3,即0。

4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