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对减轻新生儿蓝光治疗哭闹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抚触对减轻新生儿蓝光治疗哭闹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抚触在新生儿蓝光治疗中对减轻新生儿哭闹的效果。

方法:将正常单胎足月分娩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的新生儿在母乳喂养后实行常规的蓝光治疗,且间隔3小时喂奶一次;实验组新生儿在母乳喂养后进行蓝光治疗,间隔3小时喂奶一次,并在前后两次喂奶时间的中间点进行新生儿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情绪和哭闹的程度。

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哭闹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抚触可以安抚新生儿的情绪,减轻新生儿在蓝光治疗中哭闹的发生率。

标签:抚触;新生儿蓝光治疗;哭闹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造成永久性中枢神经损害,甚至危及生命[1]。

因此及时控制高胆红素血症十分重要,蓝光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2],而在临床中,蓝光治疗的新生儿由于舒适环境的改变,全身裸露,缺乏安全感,多表现为情绪烦躁、哭闹不安,为减轻新生儿在光疗中哭闹的发生率,本研究将新生儿抚触加入蓝光治疗中,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出生3~5天内正常单胎足月新生儿200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Apgar评分9~10分,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

将所选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在母乳喂养后实行常规的蓝光治疗,每间隔3小时喂奶一次;实验组新生儿母乳喂养后进行蓝光治疗,每间隔3小时喂奶一次,并在前后两次喂奶时间的中间点进行新生儿抚触一次,每次约5~10分钟。

抚触方法:抚触选择在两次喂奶之间,新生儿较安静、不饿状态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操作,抚触者双手涂适量的润肤油,面带微笑,先使新生儿仰卧位,按摩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然后再俯卧位,按摩背部和臀部,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新生儿反应,若是进行俯卧位按摩,应将新生儿头偏向护士一侧,以利于护士观察新生儿的反应,若有哭闹、呕吐、大汗、皮肤颜色变化应暂停抚触。

两组均采用宁波戴维新生儿黄疸治疗仪,温箱温度为30~32℃,湿度为50%~60%;相同环境标准下,观察光疗治疗过程中,新生儿情绪:安静或哭闹不安。

1.3 评价标准
按照我国古代对情绪的分类标准[3],舒适安静标准为喜、愉快,哭闹标准
为怒、不满,过程排除由于饥饿或尿布潮湿引起的哭闹。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的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情绪变化比较,实验组新生儿更安静、舒适,哭闹不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抚触作为一种新的育婴方法,通过科学地、有技巧地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温和良好地刺激其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等的发育,增强对外在环境的认知力[4]。

新生儿在光疗中由于受到光线刺激,与母亲分离,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同时在光疗箱中新生儿全身裸露,在光疗过程中缺乏安全感,从而会哭闹、躁动,研究表明[5],离开母亲的新生儿,初次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潜意识里会出现焦虑、孤独等,显得烦躁不安,表现为哭闹。

而抚触可通过刺激β-内啡肽的释放,改变神经功能等,满足了新生儿情感上的需求,从而使其身心得到抚慰,减少了应激行为,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婴儿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6]。

新生儿在出生前生长在温和的羊水中,能时时感受到羊水的抚触,而出生后的新生儿不能继续得到皮肤的接触,抚触按摩正满足了这一需要,通过护士的双手对新生儿进行皮肤和全身的按摩,可以增进和新生儿的情感交流,达到生理和心理的舒适,从而安抚了新生儿的情绪,增加了安全感,使之安静、舒适。

同时通过对新生儿皮肤的按摩,也可以预防在光疗过程中因长时间单一卧位对肢体的压迫造成的不适。

新生儿父母若看到孩子在光疗中,出现烦躁,哭闹不安,甚至哭闹造成的声音嘶哑等,会产生顾虑,不愿配合治疗或拒绝光疗。

而抚触用于蓝光治疗中,新生儿往往会比较安静,从而消除了父母的顾忌,配合治疗,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信任感,提高了护理质量,拉近了护患关系,进一步落实了人文关怀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10):745-748.
[2]冯婉萍.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J].当代医学,2013,11:90-91.
[3]刘晓虹,叶旭春,李峥. 护理心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12,13:1155-1156.
[4]罗翔辉. 婴儿抚触及应用的新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6:19-21.
[5]高凤久,刘蕾,孟玉玲. 音乐疗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1,02:96-97.
[6]韩美菊,耿群群. 浅谈新生儿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20:635-6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