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探讨
我国矿产资源储备非常贫乏,且地质找矿技术技术相对落后,这直接阻碍了我国矿产行业的运营发展。
切实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并实现找矿突破是当下之急,因此,地质工作者必须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以提高地质找矿工作的科学性、高效性。
本文提出了几种提高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技术方法,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帮助。
标签:地质矿产找矿效果找矿突破技术方法
随着矿产资源被大量地开采挖掘,所储备的矿产资源的总量也在急剧下降,特别是铜、铁、锰、石油、钾盐和铝土矿等资源的储备量已经相对较少,这就对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质工作者们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加强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进而提高地质找矿效果,且实现找矿突破。
1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升资源利用水平
开展中低品位、共伴生难利用重要金属矿产资源技术研究;开展中国优势的石墨、萤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高附加值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开展中国矿山尾矿、废石等二次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2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重点研发和推广电磁场测量与地球物理传感器技术、电/电磁找矿勘探技术、重磁测量与勘查技术、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技术、时间域航空电磁技术、多频多分量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地-井瞬变电磁三分量纯异常电阻率成像技术、井中三分量磁测数据处理与反演解释技术及CSAMT 数据处理软件、金属矿地震剖面(VSP)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单孔井中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等。
3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研究
发展各种尺度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填图方法技术、建立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方法技术标准、建立多介质高精度分析测试技术与分析质量监控方案、建设国家大型地球化学信息数据库、发展隐伏矿/盲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近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特殊矿种(稀土、稀有分散元素、铂钯、铬铁)矿床和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近海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技术、油气微生物勘探新技术。
4对地观测技术
开展高光谱矿物成分探测与流体矿物填图技术、光谱地质作用过程分析模型与找矿模型、高空间遥感数据找矿模型研究、地质作用时空遥感精细探测与反演新技术、植被覆盖区高光谱地球化学信息提取技术、岩心光谱扫描及矿体定位研
究、全极化雷达参数反演和岩性识别分类研究、遥感数据与信息快速处理技术研究、遥感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模型、遥感地质实验场研建、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研发、航空高光谱仪及地面波谱仪研制、遥感地质矿产勘查示范系统研建。
5钻探技术研发与应用
开展5000m 以内全液压岩心钻机的系列化、产业化和自动化;针对各类地质需求,实现配套取心技术的快速开发配套应用能力,实现在陆地、水域等多种环境下深部各类地质样品的采集,完成天然气水合物钻采等技术的示范研究基地;实现系列化多种装载形式RC 钻机的成功研制并加速推广应用;形成成熟的定向取心工艺,达到系列化定向取心设备和器具的生产能力;研发直升飞机搬迁吊装钻探设备和机具技术和装备;完善浅钻技术标准与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相关技术标准的对接,建立快速高效的浅钻技术后续研发体系。
6现代测试分析技术方法研究
研究基于ICP-MS、ICP-AES 和XRF 三大现代化的分析仪器的多元素同时分析方法;开展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技术研究;发展以小型台式能量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仪为主体的车载移动金属矿产分析实验室,车载移动气体(甲烷等)测试分析技术,同位素定年新技术,铁、铜、硅等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标准物质研制与标准方法、油气资源勘查分析测试技术及原位微区测试分析技术、显微观测技术方法、岩性测试分析技术方法。
7大力发展信息技术
完善野外地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全面发展地质找矿主流程信息化技术;构建地质找矿基础数据信息集成与社会化共享服务平台;发展三维可视化技术,提高各类地质体的刻画、描述精度;加大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逐步实现地质作用、地质事件演化过程的再现。
通过对研究区找矿标志的建立,在GIS 技术支持下,对不同数据源的成矿信息分别建立图层,对找矿信息的空间综合叠加分析,圈定勘查靶区。
8从源头上解决科研项目立项渠道和方式
从一般意义上讲,科学研究项目应该来源于地质找矿实践、地球科学自身发展的需求、科学实验中显现出的科学问题 3 个渠道。
必须紧紧抓住科研项目立项,下决心从源头上扭转仅凭科学家兴趣立项而和地质找矿主战场需求脱节的做法,打破目前研究项目立项自下而上、各自为政和项目多、小、散、杂的局面。
一般情况下,地质调查计划中的研究类项目来源分为 3 种类型,一是由各省地勘单位、勘查企业根据地质找矿需要和找矿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自下而上”梳理、凝练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提出项目设置建议,然后由计划项目实施单位通过竞争性选择承担单位的方式来确定承担单位。
二是根据地球科学发展、学科建设与发展、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设置,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安排,承担单位的选择可采取竞争性选择与
计划下达相结合的方式。
9结束语
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探索过程。
在地质找矿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难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有耐心,有决心,有信心,要有勇于进取的精神,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找更多利于国家发展的各类矿产,从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作为我国目前的找矿技术还相对滞后,有效进行科学创新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矿产的预测效果,可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就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地质找矿工作创造出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找准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的给力点--评地质找矿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03:1.
[2]王雨,薛清波,谭宁,王居松,李小永. 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探讨[J]. 地质找矿论丛,2011,04:477-482.
[3]. 夯实地质找矿突破的基础--内蒙古提高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综述[J]. 西部资源,2013,02:6-7.
[4]王瑞江,丰成友. 论找矿突破中的科技引领作用[J]. 地质通报,2013,04:533-537.
[5]张西昂. 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153.
[6]孙立国,郑毅. 实现地质找矿突破之障碍与前提[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06:12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