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波动说的进展和胜利的主要事实依据是:
A、1801年英国的年轻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
(1773——1829)进行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提
出了干涉原理,并解释了光的衍射现象。他ppt课件完整
7
B、菲涅尔(1788——1827)继续了托马斯•杨的工 作,于1815年他用杨氏干涉原理,提出了惠更斯—— 菲涅尔原理,圆满地解释了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 解释了光的衍射现象,解释了光的偏振现象,肯定了光 是横波的看法。
11
2、通过不断深化、完善和提高 认识,19世纪末,人们终于认识到光 既具有__波__动__性,又具有__粒__子__性
ppt课件完整
12
同学们,再见
ppt课件完整
1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托马斯•杨和菲涅尔等人在当时波动说受冷落的情况 下,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向微粒 说进行挑战,使光的波动说得到了新生和发展。
C、1805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用
旋转棱镜法测定了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空气中的速度,
两者的比值近似为3/4,这被认为是判定性的实验。因为
牛顿的微粒说推导出来的水中的光速应当大于空气中的
2、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为30万Km/s;
3、光具有能量。
ppt课件完整
3
? 二、问题
光的本质是什么?
ppt课件完整
4
三、光的学说的发展史简介:
1、原始的光的微粒说:光是沿直线高 速传播的粒子流,人的视觉就是光粒子 进入人的眼睛引起的。(牛顿支持微粒 说)
2、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光的 波动学说: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 外传播。
A、17世纪到18世纪经典力学已经建立,并且 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容易使人们用 经典力学的机械论观点去理解光的本性;
ppt课件完整
6
B、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足以证明哪种学说是错误 的,而牛顿的威望比惠更斯高,容易为人们所迷信;
C、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本身还很粗糙,很不完善。
4、19世纪初,获得了证明波动说正确的实验依据, 就是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它无法用微粒说解释,因 此,说明光的波动性是正确的。
ppt课件完整
9
四、由上面的简介,我们应该明确:
1、科学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辛勤劳动的 曲折过程;
2、近代物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A、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 (提出新的实验事实)——修正理论(建立新 的假设)——不断完善和科学化。
B、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是在纠正偏差、 错误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深化、完善和提高的。
ppt课件完整
5
3、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比较:
微粒说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不能解释 光在两种介质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波动说能解释光在两种介质界面处同时发生反 射和折射,能解释几束光相遇后彼此毫无妨碍地 继续向前传播,不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
4、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几乎是同一时代形成的, 但是为什么在19世纪以前的100多年的时间里一 直是微粒说占主导地位呢?原因是:
ppt课件完整
10
达标练习:
1、有下列几种光现象: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在两种介质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D、几束光相遇后彼此毫无妨碍地继续向前传播
在上述光现象中,光的微粒说能够解释的有__A_、__B__, 光的波动说能够解释的有___B_、__C__、__D___。
ppt课件完整
光速,而实际结果与波动理论却完全一致,因此,波动
理论被大家接受了。
ppt课件完整
8
6、随着物理学各方面的发展, 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 波的理论,进而得出了光是电磁波的结论,由惠更 斯的波动说又发展到了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说。
7、19世纪末,光电效应被发现了,波动说在光 电效应面前又显得束手无策。
8、最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 粒子性。即光的波粒二象性。
第八章 光的本性
第一节 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制 作:岳阳市十中物理组周精华 2001.12.6
ppt课件完整
1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史; 2、能体会近代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
ppt课件完整
2
一、光的基本知识: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 两种介质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和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