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 用
弃,
于人
地尽
也 , 不
其 力
必。
藏
于
己
”
如图所示
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 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 头。
•
货
“尽
力 恶 其
其 用
不,
出人
于尽
身 也 ,
其 力
不。
必
为
己
”
理解文意
是故 谋闭 而不兴,盗窃 乱贼 而
图谋之心闭塞 兴起
作乱害人
这
故 外户 而 不 闭,是 谓 大 同。
“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阅读课文,梳理内容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男 有 分,女 有 归。
职分
指女子出嫁
翻译: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如图所示
社会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 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 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 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 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 全社会的关爱。
学生有书读
家庭幸福
衣食无忧
大同社会
在“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中,没有战乱、没有 剥削、没有纷扰,人人都可以和睦相处,大家都尽其 所能地参加劳动,无论老少都可以活得幸福、愉快。 这种理想社会是作者对大同社会的构想。 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 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为历代儒客推崇。在大同社 会中,天下既然是天下人的天下,地方更是地方人的 地方。
文体知识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句 话出自《礼记·礼运》,《礼记》是 儒家五部经典之一。
这是描述孔子在参加鲁国的蜡祭 仪式后感叹其徒有礼仪形式,失去了 “大道”的实质,而后向学生言偃描 绘的上古时期大道流行的社会景象。
文体知识
《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礼运》。《礼记》,亦称 《小戴礼》或《小戴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 《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 汉戴圣编纂。共四十九篇。《礼运》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 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 最高理想。
如图所示
样 的
所 以
律 ,
是 人
•
“ 大
何 为
同 理
胸 怀
明 了
认 识
道 ”
心 ,
对 待
天 地
到 万
是 中
大 道
也 就
任 何
万 物
事 万
华 民
是 “
事 物
本 来
物 对
族 优
公 心 ”
都 如 同
为 一 体
立 又 统
秀 传 统
。
对 待
关 系
一 的
文 化
自 己
的 真
自 然
的 道
一
相 ,
规
统 ,
理解文意
从外面把门带上
叫作
不作,
兴起
翻译: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 外面带上而不是从里面闩上,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如图所示
选
贤
大同世界
与 能
上古时期的尧帝遵循古人流传的天地之道、大公之德,以钦、明、文、思四种德
行教化人民,实现了天下安定。他美好的德行传播到四方之外,远近闻名。天下大众
如图所示
选 贤 与 能
选贤与能
古圣先贤立身行道,为先民谋幸福而无私作为。先民在这
样的榜样带动下,生活、劳动同样“为公”不为私。“公”即
是“共”,以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各路贤达在众人中成长成
材,又被推举出来共同治理社会。
理解文意
矜、寡、孤、独、废 疾 者 皆 有 所 养,
同“鳏”, 老而无妻
有残疾而 不能做事
大同社会的特征; 学习二 2、掌握“天下为公”的含义 学习三 3、掌握文章重点字词句段的翻译 学习四 4、背诵全课文
新课导入
看图识课文:回顾一下这是那篇课文?
《桃花源记》
精巧
《桃花源记》给我 们描绘出了一幅理 想社会的生活图景
新课导入
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理解文意
私藏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憎恶
憎恶
不必为己。
翻译: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 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如图所示
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不会将它据为己有
•
货
“尽
货 恶 其
施行
同“举”,选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儒家所推崇的上古
是
培养
只、单单
时代的政治制度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以……
为亲
父母
以…… 为子
子女
有终老的保障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 能,为社会效力
翻译: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 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天下为公
孙中山的治国理念
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真 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 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礼记·礼运》中所 描叙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孙中山的理想中的未来社会里,做国家主人 的是全体人民,管理国家大事的是全体人民,享受 平等幸福的是全体人民。
受到尧感化,自此像尊重日月一般崇敬他,自发向他学习,每个人都不断学习、完善
自身德行,于是群贤毕至,实现了唐虞时期风俗大和的美好景象。在孔子看来,在这
样的社会中,人们都抛开一己私利,为共同利益而做事。而德才兼备的人被大家推举
出来管理众人之事,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睦相处,这就是大同世界。
重点知识
(一)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 “与”通“举”,选拔、推举。 ②矜、寡、孤、独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二)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①盗窃乱贼而不作:害人(古);偷窃财物的人(今)。 ②女有归:女子出嫁(古);返回(今)。 (三)一词多义: ① 亲:故人不独亲其亲(以…… 为亲;父母) ② 子:不独子其子(以…… 为子;子女) ③为:天下为公(是) 不必为己(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