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中全氮全钾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株中全氮的测定
2011-02-20 中国农业推广网
植株中有机氮经H2SO4-H2O2消化后,转化成为铵态氮,碱化蒸馏出来的氮用硼酸溶液吸收,以标准酸滴定可计算出样品中全单氮的含量。
植株中全氮测定的操作步骤如下:
一、准确称取过1mm孔径筛的风干样品0.25g于50ml的三角瓶中,加5ml浓硫酸(AR)和
1ml过氧化氢(30%, AR),小心摇匀,瓶口放一弯颈小漏斗,放置过夜;
二、在电炉上低温加热大约1h,待H2SO4溶液分解大量冒白烟,当溶液呈棕黑色时,取下
稍冷后,加10—15滴过氧化氢,摇匀,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呈无色清亮液后,再加热(大约40
分钟),以除尽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用少量水冲洗弯颈漏斗,将消煮液无损的转入至100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过滤。
三、吸取待测液10.00ml于蒸馏管中,加40%氢氧化钠溶液30ml,放入蒸馏处,另取10ml2%
硼酸溶液于三角瓶中,并把三角瓶置于接收处,开始蒸馏,滴出液的体积约为100ml左右,即可
停止蒸馏,加3—4滴定氮混合指示剂,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HCL体积。
植株中全钾的测定
作者:贾德凤文章来源: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点击数:116 更新时间:2011-1-21
土壤全钾含量的大小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土壤的供钾能力,却能反映土壤潜在的供钾能力。
一般而言,全钾含量较高的土壤,其缓效钾和速效钾的含量也相对较高。
因此,土壤全钾含量对了解土壤的供钾能力以及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植株中全钾测定的操作如下:
一、准确称取风干样品0.25g,倒入50ml的三角瓶中,加5ml浓硫酸,再加入1ml过氧化氢,轻轻摇匀,放上颈小漏斗,放置过夜;
二、在电炉上低温加热大约1h,待溶液大量冒白烟,冷却后,加入几滴过氧化氢,又加热,如溶液不清亮,再加入过氧化氢,再加热40min左右,直至溶液变为清亮,放置冷却后,将溶液无损的转入100ml容量瓶比色管中;
三、标准曲线绘制:吸取100·钾标准溶液0、1.0、3.0、5.0、7.0、9.0、12.0ml于100ml 的容量瓶中,加5.00ml空白液,即为钾标准系列浓度:0、1.0、3.0、5.0、7.0、9.0、12.0mg·L-1;
四、吸取待测液5.0ml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于火焰广度计上测定。
立冬季节冬油菜的平衡施肥
每生产100kg菜籽需要吸收氮8-11kg、磷3-5kg、钾8.5-12.8kg。
以湖北省油菜生产中的养分管理建议为例,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如下:产量水平200公斤/亩以上:推荐施用氮肥11~13公斤/亩,磷肥4~6公斤/亩,钾肥7~9公斤/亩,硼砂1.0公斤/亩;产量水平100~200公斤/亩:氮肥8~10公斤/亩,磷肥3~5公斤/亩,钾肥5~7公斤/亩,硼砂0.75公斤/亩等。
在施肥时期上,由于油菜生育期长,分次施用氮肥和钾肥,可以提高利用率。
为此适当增加施肥次数,除基肥外,还要追施越冬肥、蕾薹肥和花肥;对于直播和套播油菜在冬季需要增加一次提苗肥。
氮、钾肥的分次施用要适当降低基肥的用量,增加生育期中的施用比例。
具体施肥时期:对于移栽油菜:氮、钾肥总量的60%作基肥施用、20%作腊肥、20%作薹肥;而对于直播油菜:氮肥总量的40%作基肥施用、30%作提苗肥、15%作腊肥、15%作薹肥,钾肥总量的60%作基肥,30%作腊肥、10%作薹肥,其余肥料作基肥施用。
试验研究了油菜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积累过程,及油菜生长过程中N、P、K三大元素的需肥规律和油菜各器官中N、P、K元素的含量。
每生产 1 0 0kg油菜籽粒吸收氮9.4 8kg ,磷3. 61kg ,钾8.89kg ,氮、磷、钾比为1 :0 .38:0 .94 ;同时根据需肥规律研究了适宜的钾肥用量。
适宜的钾肥用量为 1 35kg/hm2 。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市农业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油菜氮磷钾元素施肥措施
【分类号】:S565.406.2
【正文快照】:
河南省是我国新的油菜集中产区,常年播种2 3~2 7万公倾。
每公倾产量在 1 50 0~1 950kg。
土壤钾素肥力不足和氮磷钾比例失调,是影响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探讨油菜需肥规律,我们在油菜主产区进行试验,为油菜高产施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1材料与方法1 .1
主要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注:
⒈一般大田作物包括相应的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养分数量;
⒉块根、块茎、果实均为鲜重,籽实为风干重;
⒊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主要借助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仅占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肥料信息网
主要作物养分含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