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产妇分娩方式的因素及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产妇分娩方式的因素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因素以及护理体会。

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主要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128例产妇进行了解,并针对选择的分娩方式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结果128例产妇中有79例选择剖宫产,占61.9%,其余49例选择顺产。

除了符合医学上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外,社会因素已经成为主要影响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原因。

结论来自产妇和医生的主观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分娩方式的选择,导致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产妇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因素,合理选择分娩方式。

标签:顺产;剖宫产;影响因素;护理体会
目前临床上产妇大多选择剖宫产术分娩方式,原因是多方面的,剖宫产对母婴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倡自然分娩对母婴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顺利的完成分娩需要产力,而孕妇的体力和精神状态是决定产力最主要的因素[1]。

现就影响产妇分娩的因素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在2013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1~38岁,平均为25.4岁。

这128例产妇中顺产的有49例,占39.1%,剖宫产的有79例,占61.9%。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8例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分娩方式、顺产原因、剖宫产指征、主观因素等变量建立数据库,分析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影响因素,并且进一步分析社会因素、胎儿因素、母亲因素与分娩方式选择的相关性。

1.3护理体会对49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采取对应的护理:①心理护理:护士和产妇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对产妇耐心的讲解分娩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产妇不良情绪。

只要在分娩过程中主动配合医生就可以顺利生产。

同时可以告知本医院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生技术,消除产妇紧张的情绪。

②生活护理:产妇在待产时鼓励进食高热量和易消化的食物,补充产妇的能量和体力,在宫缩期间,要嘱咐产妇注意休息,并且取左侧卧位,有利于改善胎盘和子宫供血,护理期间要静脉补液,补充能量。

③呼吸护理:在分娩前帮助产妇进行正确的呼吸,减轻痛苦,在宫颈开大至3 cm左右时采取胸式呼吸,宫颈开大至4~8 cm时采取浅慢加速呼吸,宫颈开大至10 cm时采取浅呼吸,宫颈开大超过10 cm时闭气用力[2]。

呼吸方式的调整对顺产有极大的帮助。

④产后护理:顺产后要注意是否出现出血,胎盘、胎膜是否娩出,娩出是否完整。

对产妇进行软产道的检查,如果出现裂伤,要及时进行缝合。

对79例剖宫产产妇的护理如下:①术前护理: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环境,保
证产妇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取左侧卧位。

护理人员要告知产妇手术的方式、麻醉方式、过程、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

护士在手术前准备常规化的器械、药物等,充分备血。

妊高症产妇要先进行解痉、降压、利尿治疗。

②术后护理:每隔1 h测量脉搏、血压、心率,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告知医生。

术后6 h改为半坐卧位,不要随意的转动或者抬高头部,避免发生头痛、呕吐等[3]。

1.4统计学处理研究中的基本的数据都采用SPSS 1
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的资料运用(x±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这128例产妇中顺产的有49例,占39.1%,剖宫产的有79例,占61.9%。

经χ2检验显示,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没有显著的影响。

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社会因素包括:为胎儿着想、为母亲安全着想、怕疼等;胎儿因素包括: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双胎多胎、脐带绕颈、胎膜早破等;母亲因素包括:妊娠合并症:系统疾病、产道炎症、妇科肿瘤等,妊娠并发症:妊高症、胎盘异常,难产:相对头盆不称、臀位及试产失败等,瘢痕子宫:包括上次剖宫产以及子宫粘连等。

这75例剖宫产各相关因素中构成比例最高的为妊娠合并症,其余依次为脐带绕颈、担心母婴安全、羊水过少、胎膜早破等。

社会因素、胎儿因素以及母亲因素和选择剖宫产呈现正相关,并且除了客观因素外,社会因素是相关因素中的主要因素,见表1。

3讨论
我院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这项研究中,社会因素、母亲因素以及胎儿因素和影响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因素呈现正相关。

剖宫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观念的改变,但是对母婴的健康存在着影响。

参考文献:
[1]杨芳,丁连芳.分娩期孕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203-204.
[2]王慧敏.产妇心理特征及分娩期精神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9):7057.
[3]张夕秋,孙金欣,赵荣荣.临产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8(14):3342-3343.编辑/肖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