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分钟尿量(ml)
标准化Ccr=CCr×标准体表面积(1.73m2)/个体体表面积
参考区间
男性:85~125ml/(min·1.73m2); 女性:75-115ml/(min·1.73m2)。
23
临床意义
Ccr能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并估计损伤程度:灵敏、 可靠
Ccr <80 ml/(min·1.73m2)------有损伤 Ccr 50~80 ml/(min·1.73m2)----不全代偿 Ccr 25~50 ml/(min·1.73m2)-----不全失代偿 Ccr < 25ml/(min·1.73m2)-------衰竭(尿毒症期) Ccr <10ml/(min·1.73m2)---------尿毒症终末期
2
第一节 概述
一、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一)肾脏的基本结构
肾为成对的扁豆状,红褐色,位于腹膜后脊柱两 侧的浅窝里。由肾实质和肾盂组成。肾实质分为两层, 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肾皮质由肾小球、肾小囊、 近端小管、髓袢和远端小管组成。肾髓质由集合管、 肾锥体、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组成。
3
肾单位是肾脏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人每
300mg/24h;随机尿mAlb<300mg/gCr 临床意义: 尿mAlb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 断指标,是判断肾小球受损程度的重要蛋白, 是糖尿病性肾病最早期的生化指标。
41
3. 尿蛋白选择性指数
选择性蛋白尿:尿中少量中大分子蛋白质,以白蛋 白为主。肾脏疾病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大量大分子蛋白质。肾脏疾病重
由于血肌酐和尿素浓度反应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较不 敏感,用于作为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更有临床应 用价值。
36
氨甲酰血红蛋白测定 CarHb (carbamylated hemoglobulin)
尿素
尿素
铵(NH4+) Hb
RBC 氨甲酰
血液CarHb浓度
氰酸盐
血红蛋白
反映患者近4周内
尿素的平均水平。
31
检测方法 酶偶联法 脲酶--波氏比色法
参考区间 2.9--8.2mmol/L
32
临床意义 增高
1、器质性肾功能损伤:如各种慢性肾脏性疾病发展到 后期引起的肾衰竭。血尿素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损伤 的指标,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患者,血尿 素增高程度通常与病情严重性一致。 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尿素轻度升高(>7mmol/L) 肾衰竭失代偿期尿素中度升高(17.9--21.4mmol/L) 尿毒症时尿素>21.4mmol/L
24
应用评价 测定GFR比测定血浆尿素和肌酐含量
更为灵敏可靠。
原因:肾脏有强大的贮备能力,只有当GFR 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浆中尿素及肌 酐浓度才出现增高。
25
肾小球滤过率与血肌酐、尿素氮浓度的关系
26
2.血清肌酐
肌酐的来源:包括直接从食物中摄取的外源性肌酐, 以及由体内磷酸肌酸去磷酸基并环化生成的内生性 肌酐。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检验教研室 龚晓华
1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 肾脏疾病生化检验常用项目(Urea、 Cre、UA、CysC、β2-MG、α1-MG、NAG、 THP)的检测方法、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 熟悉: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脏疾病的主要临 床生化变化 了解:浓缩稀释试验、尿渗量及血渗量测定
33
临床意义 增高
2、血尿素增高还见于肾前性和肾后性因 素,前者包括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 循环功能衰竭等,后者见于输尿管结石等 疾病引起的尿路阻塞。 3、血尿素可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的判 断指标。
34
35
应用评价
由于血尿素受高蛋白饮食、胃肠道出血、口服类固 醇激素、血容量(不足)等的影响(升高),因此, 血肌酐测定较血尿素测定更能准确地反映肾小球功 能,但反应较迟钝;而血尿素升高幅度较血肌酐显 著,提示为肾前性肾衰。
肾血浆流量、肾小管对各物质的重吸收和排 泌作用等。
19
肾清除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清除方式 物质
滤过 重吸收 排泌
清除值临床意义
菊粉

肌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gG、Alb × β 2-微球蛋白 √
× ×
部分 全部
葡萄糖
√ 全部
Na
√ 大部分
HCO3-
√ 大部分
对氨基马尿 部分 ×

× 极少
×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金标准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计算过筛系数或选择指数,反映肾小 球屏障功能
13
(二)凝血因子异常 高凝状态:
凝血因子浓度升高 抗凝血酶III丢失过多 血小板凝集力增高 聚集血小板释放β-血栓球蛋白
出血倾向:
体内蓄积的毒性物质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生成减少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凝血酶原的生成受到抑制
14
(三)血脂异常: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 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四)水平衡失调 尿量异常:少尿与无尿;多尿;夜尿增多 水肿 肾炎性水肿:肾小球滤过明显下降为主 肾病性水肿:低蛋白血症。
本方法特异性不高,易受假肌酐影响导致结果偏高。 如果选用25-60s为测定时间,可以有效的排除干扰, 提高了分析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28
参考区间
酶法 成年男性:59-104umol/L 成年女性:45-84umol/L
苦味酸法 成年男性:62-115umol/L 成年女性:53-97umol/L
39
(三)肾小球屏障功能的检测
1. 尿总蛋白
参考区间:尿蛋白定性:阴性;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5g/24h或<0.10g/L; 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0.045g/mmolCr或
<200mg/gCr. 临床意义:尿蛋白阳性或增高:病理性,
生理性
40
2. 尿微量白蛋白(mAlb) 检测方法:胶乳免疫比浊法 参考区间:尿mAlb排出量<30mg/L或
29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各种肾病、肾衰竭、心肌炎、肌肉损伤等。 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肌酐可不增高或轻度增高 肾衰竭失代偿期肌酐中度升高 尿毒症时肌酐可达1.8mmol/L,为尿毒症的诊断指标
之一。 2、降低:进行性肌肉萎缩、白血病、贫血、肝功能障
碍及妊娠等。
30
3.血清尿素
尿素是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分子量仅61D且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故可自由经 肾小球滤过。在成人,每天约产生16g尿素。主 要是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肾小管也有排泌, 当肾实质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浓 度增加。
9
三、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生物化学变化
(一)蛋白质及其代谢物异常 1. 氮质血症 指血液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含氮 物质含量明显升高。是肾功能衰竭的重要 临床表现。
10
氮质血症的病因及机制
肾脏排泄功能障碍。 肾前性:多继发于肾脏灌流不足,肾小球率过滤降低, 水钠重吸收相对降低,尿量减少。如:休克、严重脱 水等 肾性:肾功能衰竭。 肾后性: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压迫等 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 如:肾衰竭、感染、组织创伤等情况
肌酸是由精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在肝脏和肾脏 中合成,经由血液循环,在肌肉组织中以肌酸和磷 酸肌酸的形式存在。
肌酐是肌酸的终未代谢物。
27
检测方法 苦味酸法 酶法
血清样品去蛋白质处理后,肌酐与苦味酸发生反应, 生成橘红色的苦味酸肌酐复合物,在510-520nm附 近测定吸光度,通过与同样处理的肌酐标准液比较, 即可求出样本中肌酐含量。
15
(五)电解质平衡失调
1、低钠血症 2、高钾血症 3、低钾血症 4、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
(六)酸碱平衡失调
排酸保碱功能障碍,导致肾代谢性酸中毒。 病因 1、肾衰竭 2、肾小管性酸中毒
16
第二节 肾脏疾病的生化检验
一、肾小球功能检查
(一)肾清除试验 (二)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1、血清肌酐(Cre) 2、血清尿素(Urea) 3、血胱抑素C(CysC ) 4、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三)肾小球屏障功能检查 1、尿液总蛋白 2、尿白蛋白 3、选择性蛋白尿指数
17
(一)肾清除试验(renal clearance test ,Cx)
肾清除率:表示肾脏在单位时间内将某物质(X) 从一定量血浆中全部清除并由尿排出时被处理的血浆 量,他是衡量肾脏清除血浆中物质,生成尿液能力的 指标。
18
肾清除试验的临床意义 是反映肾功能最直接、最敏感的试验。 利用不同物质的清除率可分别测定GFR、
11
2. 蛋白尿 >150mg/24h,蛋白尿 >3.5g/24h,大量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70-100KD,以白蛋白
为主,70-80% 肾小管性蛋白尿:10-40KD,溶菌酶、
β-微球蛋白;若>70KD。应考虑合并肾 小球蛋白尿。
12
3. 低蛋白血症
总蛋白<60g/L,白蛋白<30g/L. 病因: (1)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 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以及终末期 肾病腹膜透析治疗时等 (2)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摄入不足:如尿毒症 (3)蛋白质合成障碍:肝功能下降 (4)蛋白质分解加速:组织损伤及组织分解增加
Ccr: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min)将肌酐从一定量血浆 中全部清除并由尿排出时被处理的血浆量。
22
检测方法
依据肾清除试验原理,收集一段时间内的尿量,同时
测定血和尿中肌酐浓度,依据公式可计算出血清肌酐
清除率。
尿液肌酐 (mol / L) 内生肌酐清除值(ml/min) = 血清肌酐 (mol / L)
43
检测方法 免疫透射比浊法 ELISA
参考区间
尿β2-MG<0.3mg/L 以尿肌酐校正<0.2mg/gCr 血β2-MG:1.28--1.95mg/L
检测方法: SPI=(尿IgG/血IgG)/(尿Tf/血Tf) 参考区间: SPI≤0.1高度选择性蛋白尿 SPI>0.2非选择性蛋白尿 临床意义 反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42
二、肾近端小管功能检查
(一)肾近端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查 1、β2-微球蛋白(β2-MG)的测定
M:11.8KD,由人体有核细胞产生,主要由淋 巴细胞产生,肿瘤细胞合成能力非常强。可从肾小 球自由滤过,约99.9%在近端小管重吸收降解,仅 0.1%从尿中排出。
不可逆
反应
在鉴别急、慢性肾衰和评估血透析
疗效上,较单次血尿素、肌酐测定更有价值。
37
4.血清胱抑素C(CysC)
又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属非糖基化的碱 性蛋白质,M:13KD,机体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均能 产生,产量相对恒定。其完全由肾小球滤过并几乎全 部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和分解,因此尿中浓度很低。
侧肾脏约有80~12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的构成如
下: 肾 单 位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 肾小管 髓袢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 皮质集合管
4
5
6
(二)尿液生成过程
7
(三)尿液的排泄
8
二、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
1.泌尿:可排泄代谢产物、废物、毒物、药物等; 调节水、电、酸碱、渗透压平衡; 2.内分泌:分泌肾素、前列腺素、EPO、1,25二羟 维生素D3 3.降解肽类激素和内源性活性物质:胰岛素、胰高 血糖素 4.参与氨基酸和糖代谢 5.维持血压
× 清除值为0,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清除值为0,接近阈值时反映肾小管重
× 吸收功能
× 清除率低,滤过钠排泄分数能反
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
清除率低,HCO3-排泄分数能

反映肾小管尿液酸化功能
反映肾小管排泌功能、代表肾血流量
20
(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检测 1.肾小球滤过率(GFR)
1)菊粉清除率: 金标准。为植物多糖,分子量小,完全从肾小球滤
检测方法 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浊度法
参考区间 0.6--2.5mg/L
38
临床意义
血cysC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较为理想的内源
性物质,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良好,且敏感性高于
血肌酐。
1、糖尿病性肾病肾脏滤过功能早期损伤的评价 2、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早期评价 3、肾移植患者肾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估 4、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改变监测 5、老年人肾功能评价、儿科肾病的诊断、肿瘤化 疗中肾功能的监测等。
过,肾小管即不重吸收也不分泌;但为外源性物质,测 定方法繁杂;
参考值:125ml/min。
21
2)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内生肌酐为肌肉中磷酸肌酸的代谢产物,人体肌肉以 1mg/min的速度将肌酐排入血中,严格控制饮食时, 血中浓度比较恒定。肌酐几乎从肾小球全部滤过,肾 小管不重吸收,肾小管基本不分泌,但血中浓度较高 时可由近端肾小管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