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作文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铭记历史作文素材
篇一:铭记历史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祭奠为我中华民族欲血奋战的先驱烈士
77年前的今天,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
北平城外,卢沟桥畔,蜿蜒流淌的永定河沉淀了一个国家的血难,沉默不语的卢沟桥石狮目睹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的斗争。
国难,家难,人难。
今天,让我们再度打开久已尘封的历史,再次回到那77年前的今天。
鲜血染红山河,哀思祭奠恩仇。
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幸福。
每一寸土地,都是前人和同胞的血肉;每一滴江水,都有中华民族的鲜血是为了奋勇明天的崛起
为了历史不再重演,为了鲜血不再白白流淌,强大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勿望国耻,奋发图强,振我国威!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转眼间离1937年7月7日,接近77年了。
历史总象
一个老人,给我们讲述着那年那月年日发生的事情,还有多少人知道那日,还有多少人纪念那日,我不是一个擅长写作的人,写不出华丽的词藻,写不出动人的诗句,仅以笨拙的文笔纪念那些无畏的先烈,纪念那个给中华民族留下耻辱的年月。
事过境迁,虽然我们这个和平年代的年轻人,都不曾见过战火,都不曾闻过硝烟,但历史的老人,能够把这一切展现在我们面前。
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为了纪念这特别的日子,并绚怀为我们国家浴血抗日的英雄们,写下这激越的文章,从而激励自己并时刻提醒:勿忘国耻!
77年前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远。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
77个春秋过去,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但历史的风雨怎能吹熄我们心的
卢沟桥的连绵烽火,和平的歌声中更不能隐去“七七事变”呼啸的枪声。
卢沟桥的枪声是我们民族奋起雪耻的号角,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是历史正义的惊堂木。
面对侵略者的凶残狂暴,长期积弱受辱的中华民族,在枪声中警醒,在枪声中奋起,用正义的枪声宣告我们民族的浴火重生。
牢记落的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纪念七七事变,不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的仇恨,而是让我们牢记历史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那枪声,是因为有些本应该记住历史教训的人偏偏患上了历史的“健忘症”。
日本侵华战争,明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3500万人伤亡的空前浩劫明明是对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战犯。
却偏偏有人否认东京审判,不顾受害国人民的愤愤之情,再三崇拜那些罪恶的亡灵。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更警示我们要永远的记住那场战争!77年前的一枪,打开了日本全面进军中国的第一枪,当今天我们最多人随着
日本右翼的思路在讨论谁打枪第一枪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而我们国人在对待历史的似是而非的态度与我们的史学家面对政治意识形态而有意让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每模糊的同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我们没有日本人的严谨态度,对待历史,我们回避的太多,对待现实,我们回避的还是太多,而真正可以让我们将仇恨化为动力的源头,我们找不到,我们找到的更多的是原始的冲动与集体无意识的盲目,当我们许多人抵制时,我们就开始抵制了,当我们太多人说上街时,我们就上街了,当我太多人说日本人坏时,日本就坏了,但无论如何,日本还在好好的存在着,日本在向海外派着兵,日本在申请着入常,日本在蚕食着中国的领土,日本人在看不起中国人,这一切的一切没有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从来就没有战胜过日本,而我们面对这种日本人的种种历史与现实的蔑视,心中之情可想而知,这种民族仇恨之复杂纠缠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而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之种种悖论又让这种仇恨不断在自身与外界的情感中放大。
今天,在七七事变77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却做的是要反思我们的历史,面对我们的现实,有建设性的开拓我们的未来,历史不相信眼泪,现实不相信眼泪,未来更不相信眼泪,只有仇恨的民族将永远是卑微的民族,我们需要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化仇恨为动力,去全民族的努力,少说多做,用自强去换取自尊,用努力去换来尊重,用智慧去换来强大。
致此。
20XX.07.07晚
篇二:铭记历史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或许有人会说:“历史不过是时间的堆砌罢了”。
但是,历史的内涵与意义就像万里长城那样,绝不止于砖瓦的堆砌,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了岁月的风霜雪雨,记录着国家的衰亡与兴盛,镌刻着民族的耻辱与荣光。
七十年前的炮声依旧响起在耳边,同胞惨死的场景至今不能抹去;战争摧毁的绝不只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践踏的绝不只是一处处温暖的家园!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被敌人无情地踩踏在脚底,那深入骨髓的民族伤痛,我们怎能忘却?我们不能忘却!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犹太裔作家伊利〃威塞尔警告人们:“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每一个中国人,甚至每一个华人都不能忘却这场浩劫!
但是,我们铭记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宣泄仇恨。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这句话被醒目地悬挂大屠杀纪念馆展厅里,这是一种理性而又高尚的历史态度。
美国总统华盛顿说:“一个民族若长期崇拜或仇恨另一个民族而无法自拔,这个民族就是奴隶之邦。
”只记住仇恨,只宣泄仇恨,这是一种浅薄,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长大和成熟。
历史早已定格,国耻应化作动力;没有反思,没有奋进,就没有中华民族真正的强大,同样有可能面临
第二次屠杀!
著名记者朱启平在其关于二战日本投降签字的报道的结语中写道——“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对新生的中国而言,自强是对这段历史最好的纪念。
七十年前,小小岛国何以敢在我中华大地恣意践踏?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代表也曾振臂高呼,要求国家主权和利益,可是有几个国家在认真倾听?大国的地位,需要有实力与之相匹配!而实力的累积,来自每一个国民的自强。
近代中国的每一次“受辱”,都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相关。
现在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之争,最终也依然是国家实力的较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即使是今天,中国的GdP位居世界前列,也并不意味着综合国力就“无可匹敌”。
起码现在,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尚有差距。
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而是尊重对手、重视对手、学习对手,使自己更强大、更自信。
国家利益寸步不让,国民心态,却应该包容和开放。
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曾经的辛酸与耻辱,锻造了华夏儿女誓死不屈的民族风骨;共同的荣光与梦想,溶成了炎黄子孙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脉搏,铸就了为中华崛起而殚精竭虑的民族情怀。
我们铭记历史,是记住战争的惨痛、文明的脆弱和侵略者的暴行,珍爱和平;我们铭记历史,是要反思过去的苦难,明确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奋发图强;我们铭记
历史,更是要居安思危,从中汲取进步的力量,背负使命,砥砺前行,开创中华民族最光辉灿烂的未来!
谢谢大家!
篇三:高三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集
高三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
孔子
1.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
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屈原
1.静静汨罗,守护着他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他的忠贞。
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他的心,与日月争辉。
2.他用他的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长久流传的赞歌。
一介书生的他,虽然没有回天之力,可他以他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中国人。
坚持真理,
热爱祖国,在世人眼中,就是屈原的代名词。
3.“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为了这一信仰,他受到谗言的中伤,由一个三闾大夫沦为被放逐的落魄诗人,但是灵魂的高尚足以震慑那些卑鄙的政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诗人的志向,更是一位爱国人士矢志不渝的人生信约。
不愿做亡国奴的他,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和愤恨抱石沉入了汨罗江。
作为一个诗人他是不用死的,作为一个心怀祖国的政治家,但当他知道国家灭亡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死。
屈原,带走了自己的肉体,留给人们一个永不泯灭的高尚灵魂.
4.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
上下求索,踽踽独行。
他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5.他用他的一身热血,谱写了一曲长久流传的赞歌。
一介书生的他,虽然没有回天之力,可他以他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中国人。
坚持真理,热爱祖国,在世人眼中,就是屈原的代名词。
司马迁
1.废寝忘食,他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含垢忍辱,他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
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2.他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耻辱,却还能镇定日若,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个不灭的信念,他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实现自己的诺言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