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单元八_《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天平3瓶钙片
学生准备每人8张圆片学具每组1张找次品记录表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学生自主回答)
2、你们真聪明,在平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
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

(老师出示2瓶钙片)
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学生回答想法)
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平。

如果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

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需根据天平的平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

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

(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

组织学生把用天平称的过程用图表记录下来。

⊙合作交流,研究探讨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容易就从3瓶钙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实
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问题。

那么,例2又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1、理解题意,动手操作。

(1)先让学生读题,说说“至少”的含义。

(2)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用图示和表格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法做记录,1名同学填表)
……
2.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1)分成的份数、分的方法与找出次品所要称的次数有什么关系?
(2)怎样分才能使找次品需要称的次数最少?
小结:分成3份去称,且每份的数量尽可能相等,能保证找出次品所需要称的次数最少。

3、验证练习。

师:用你发现的方法找出9个、10个、11个零件中的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看看是不是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也是最少的。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拼摆、画图、列表的方法找出次品,并明确分成的份数、分的方法与找出次品所要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发现找次品的关键,提高了学生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提高
1、质疑: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较多时是否也成立呢?
2、操作验证:课件出示教材112页“做一做”,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

3、组织汇报。

学生出示小组试验记录表,汇报小组的分法及称的结果。

4、讨论最优方案。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预设
生:分成3份的方法最好,因为这种方法找到次品所需要称的次数最少。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猜测,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来解决问题。

⊙课堂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13页2题。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找次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