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5-11-13T15:50:37.5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李庆学[导读] 山东曹县中医医院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适用于行全身麻醉手术的镇静药物,在临床麻醉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并得到广泛应用。
李庆学
山东曹县中医医院 274400 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300例患者均行全麻下择期开腹手术,且手术时间超过2h。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
观察组150例患者予以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对照组150例患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
对比观察患者给药后躁动情况,清醒时间,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注药后治疗组
的躁动率为66%,对照组的躁动率为82%,治疗组躁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的清醒时间、离开PA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手术中镇静效果显著,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临床麻醉;生理盐水;躁动本文主要探讨研究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300例患者均行全麻下择期开腹手术,且手术时间超过2h。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
观察组150例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71例,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72岁,平均年龄(45.26±2.48)岁,平均体重(62.15±6.64)kg,平均身高(165±12.08)cm;对照组150例患者中男性81例,女性69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79岁,平均年龄(18.46±3.18)岁,平均体重(63.14±4.89)kg,平均身高(165.28±13.78)cm。
参与本次研究的300例患者经临床检查ASA均为I级或II级,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症状[1]。
所选研究人员排除既往高血压病史、异常麻醉史、严重精神性疾病、恶性传染性疾病等。
本次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1)参与研究的的300例患者术前8小时内常规禁食禁水,进行全面检查,询问家族病史。
检测内容包括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2],做好详细记录。
(2)术前30min对患者予以肌注咪达唑仑和东莨菪碱,剂量分别为0.05mg/kg和0.3mg。
进入手术室后建立肘正中静脉通路,输注平衡液。
麻醉诱导:1-2mg/kg异丙酚,3-5μg/kg芬太尼,0.15mg/kg维库溴铵。
(3)2min后,行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氧流量为
2.0L/min,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为30-35mmHg。
微量泵输入异丙酚2-3mg/(kg h)和瑞芬太尼2-4μ/(kg h),简短静注维库溴铵0.1mg/kg维持麻醉[3]。
(4)同时对治疗组150例患者予以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
剂量为0.5μg/kg,注射时间超过1分钟。
对照组150例患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
(5)在所有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后,予以静注新斯的明0.02mg/kg、阿托品0.01mg/kg,当潮气量达到400ml以上,呼吸空气5分钟后,吞咽反射恢复,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
由两名麻醉科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判定麻醉质量[4]。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后躁动情况、清醒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变化。
1.4数据处理研究结束后,将所有的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以95%作为可信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
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麻醉后对注射右美托咪啶的治疗组和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显示注药后治疗组的躁动率为66%,对照组的躁动率为82%,治疗组躁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的清醒时间、离开PA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表2。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躁动情况比较(n%)
3讨论
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它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它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5]。
其中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主要部分。
要做好临床麻醉工作,必须要了解病情,做好正确估计,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和麻醉药物。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适用于行全身麻醉手术的镇静药物,在临床麻醉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手术中镇静效果显著,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民,张利萍,吴新民等.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7,23(6):466-470.
[2]邹鑫,王世端,冯伟等.右美托咪啶的临床麻醉应用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32(2):201-204.
[3]文竹,郑佳利.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14,20(21):3986-3987.
[4]刘征宇,温蔚,雷恩骏等.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应用于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935-4936.
[5]黄其健,翁险峰.右美托咪啶对苏醒期应激反应及寒颤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7):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