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关注破解引才留才难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陵市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关注破解引才留才难题
来,乐陵市坚持找问题、补短板,创新建立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实
行“企业出资设立、高校择优选派、研究生分批入驻”的筹建模式,推行“企业提出技术需求、研究生进行科研攻关、高校导师全程指导”的运作
模式,采取“
一、推行动因
主要是基于一点思考、融合两方需求、解决三个问题。

的实习期,也就是说高校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和愿望。

三是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化解中小企业引才难题。

二是解决专业硕士
社会实践问题。

三是破解校企合作困境。

二、主要做法
来,对接院校扩展到全国11家,建设企业扩大到财源支柱企业。


是纳入重点工作推动。

德州市科技局将研究生工作站纳入了创新平台建设
范围,乐陵市纳入全市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点内容。

三是完善政策推动。

对没有住宿条件的建站企业,驻站研究生免费入驻乐陵市人才公寓。

同时,每家新建研究生工作站给予5万元的科研资助,运行正常的给予1
万元的科研奖励。

四是强化监管推动。

明确专人负责企业、院校、专家教授、驻站研究生的协调沟通、考核监管,确保运行顺畅。

第二,高校积极参与。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参照山东理工大学的
做法,参与建站的相关院校建立了对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确保研究生工
作站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是积极选派专业对口学生。

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高校广泛发动研究生报名参加,并严格层层遴选,确保选派人员人岗相适、
专业对口、发挥特长。

三是支持导师主动参与。

驻站研究生开展课题攻关,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导师的倾力指导,为校企联合攻克技术难题提供
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第三,企业主动承建。

一是提供良好环境。

建站企业都为驻站研究生
和导师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并免费提供食宿。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


据研究需要,企业加大研发设备投入,并设立研发课题经费,保障科研工
作连续性。

三是给予相应补助。

驻站研究生每月保底补助800元,课题研
发顺利、承担工作量比较大的,能够拿到3000多元的补助。

三、取得成效
的探索和实践,齐鲁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
农林学院等11所院校,在乐陵先后建成20个研究生工作站,“柔性”引
进156名硕士研究生和5名博士研究生入驻,50多个高校创新团队提供
技术服务。

同时,先后帮助企业引进硕士研究生3人,引进长期驻站在读
研究生41人,占乐陵硕士研究生总量的44.6%,形成了专家、团队“不
为企业所有、但为企业所用”的引才、用才模式。

产5000台套马铃薯生产智能装备项目。

三是拓展了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与乐陵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
的11家高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对接相关科研院校30多家。

比如,泰
山体育的一个课题交付山东体育学院后,还一并引进了清华大学、山东省
体科所等方面的智力资源。

再比如,工作开展以来,1个创新团队获批德
州市领军型创新团队,1名导师获批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名导师
获批德州市现代首席专家,山东理工大学希成农机研究生工作站获第八届
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是提高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目标
的选题要求,有效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山东理工大学孙景彬同学的“马铃薯入库作业的智能控制”研究成
果获得“东方红”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一等奖。

五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科技部、科技厅、德州市科
技局以及合作院校校级领导,多次莅临现场指导调研,并对相关做法给予
充分肯定。

教育部、省科技厅、教育厅、中国产学研促进会网站以及大众网、光明网、中国山东网等媒体进行报道。

同时,山东理工大学将相关工
作纳入全校校企合作的重要议程,并在淄博、烟台、东营、潍坊等地市推
广建设达68家。

四、几点启示和体会
一是深入宣传发动是前提。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复制推广重在宣传发动。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要按照示范带动、样板先行的原则,主动“走出去”推介,积极“引进来”对接,组织开展样板参观、经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是校企需求对等是基础。

推进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谋求校企深入合作,满足企业、院校双方的需求是基础。

在企业选择方面,要选取具有一
定创新能力或创新基础的企业,特别是想创新、无思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院校选择方面,要选择专业对路、教授实践技能强的院校,避免唯“高
精尖”是取。

三是产教融合发展是关键。

研究生工作站的长效运转,离不开校企双
方的互动交流,更离不开校企双方的融合发展。

要充分发挥大学与企业这
两个核心要素的作用,推动大学科技创新中的“发现”环节与企业成果转
化中的“发展”环节紧密相扣,构成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基础。

同时,
严格遵循“企业出资设立、高校择优选派、研究生分批入驻”的筹建模式
和“企业提出技术需求、研究生进行科研攻关、高校导师全程指导”的运
作模式,推动合作长效深入开展。

四是完善制度建设是保障。

要完善保障制度,及时明确企业、研究生、教授三方面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比如,明确企业需要提供的生活、工
作保障,规定研究生在企工作时间、管理方式、待遇以及导师应提供的智
力支持等。

要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指导、监督,避免因企业前期投入大、短期不见效,提前解约、撤资,导致科研课题半途而废。

要完善留才
用才机制,不断丰富驻站研究生业余生活,努力提高待遇标准,持续优化
服务质量,大力营造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