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 掌握女字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女字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安”下边的文字,思考:女字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女”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女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安”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
“安、委”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女字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结合课本40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女”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董其昌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进一步巩固女字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教学目标:
1. 掌握四点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四点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兼”底下的文字,思考:四点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兼”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
“兼、烈”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四点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四点底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然、热”等字补上四点底,进一步巩固四点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第3课木字底
教学目标:
1. 学习木字底的写法,并能很好的运用在结字当中。
2. 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帖,端正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赏析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将本课的例字写美观。
教学难点:木字底的写法。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学生的作品)这是我们班***同学的作品,她在书法特长班刻苦练习,有很大的进步,只要你能专心、恒心、都会取得显著的进步,我们今天与***同学比比看谁进步最大,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他。
二、出示例字
师:我们先来看屏幕上的字:“集”,你们发现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回答
三、概括规律
师:边引导学生概括边板书
左右结构,这两个字的左偏旁都比较窄。
四、指导
(一)教师边范写边讲解“集、梁”的书写方法。
“集”字写法提示:
1.木字底第一笔撇折,撇稍长,折后提稍短;
2.第二笔撇折起笔的位置在第一笔起笔处的右下方,折后提的收笔处在撇的起笔下方的一条直线上;
3.第三笔提画略平,有点像右夹横,宽度同上面等同。
4.右边“合”字第一笔撇画注意与左边的穿插与避让,捺画可以写得舒展一些;
5.最后的“口”字写小一些。
6.整个字右边位置比左边低一些。
“梁”字写法提示:
1.左右结构,左部窄短,右部宽长。
2.右部上方紧缩,下方宽松舒展,竖弯钩长大突出,是全字的主笔,应当全力写好。
五、练习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六、欣赏讲评
师:下面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有进步的同学。
八个圈以上的同学上来,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师:小书法家把作品举起来,其他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
我想问你们写好这些字的秘诀是什么?
生:主笔放开,横画多的字要有长短变化、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七、课堂总结
第4课心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会心字底的写法。
2.在书写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习惯和坚毅的意志品质。
3.在书写训练中,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教学重、难点:
1.写好左窄右宽的汉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2.培养认真观察、细心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写字课上的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米字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神韵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汉字书法艺术哺育了古往今来无数书法艺术家: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等……他们的作品早已汇入了祖国浩如烟海的艺术宝库,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入汉字王国,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
(欣赏软笔书法作品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偏旁部首,心字底
板书课题--心字底的写法
2.繁体字的心字底怎么写
心字底的繁体,其实就是我们语言的言字,
3.言字是怎么演变来的。
请同学们看老师的下面的这个表格,从甲骨文,金文,篆文,行书,楷书,行书,草书,到我们现在的标准宋体,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写法仔细观察一下。
4.单独的一个言字还是很好书写的,但是作为一个偏旁,我们就要考虑一下这个字应该怎么写才能漂亮(投影出示汉字)
5.生仔细观察,可以小声讨论。
6指导把“宪”字写的漂亮。
总结这个字的结构特点:
7.投影示范汉字,边写边让学生说出每个笔画的名字,老师讲解书写的规律和注意的要领。
8.先请一个同学上来再水写布上面给大家书写一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指名上台书写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练习
老师边巡视,边指导学习写字。
五、缤纷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
六、评价小结
1、评价
(1)、互动,用五角星评价,
(2)、表扬写的好的同学,提高他们对书法的信心
2、小结
这节课大家写得很认真啊,一张张字都是那么漂亮!但是又得同学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水平,每一张完整的书法作品都是刻苦练习换来的,大家的进步不少啊!
二、提醒姿势【出示课件】
1、坐姿:①头正②身直③胸舒④臂开⑤足安
2、握笔姿势:(四点合一)三、学习书写“该”、“识”、“调”
1、出示课件“心字底”的演变过程。
(1)请同学看一看。
请同学说说有哪些变化?
(2)老师小结:
2、(出示田字格中的心字底)怎样书写才美观呢?
学生齐读
(1)教师示范书写“心字底”(2)生试着书写两个“心字底”。
(3)展评:大家共评
(4)出示课件:“宪”、“怜”。
让学生说说这2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师范写“宪”、“怜”。
4、每个字让生描红一个
第5课皿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习左偏旁皿字底的写法,并能很好的运用在结字当中。
2. 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帖,端正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赏析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将本课的例字写美观。
教学难点:皿字底的写法。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学生的作品)这是我们班一名同学的作品,她在书法特长班刻苦练习,有很大的进步,只要你能专心、恒心、都会取得显著的进步,我们今天与这位同学比比看谁进步最大,老师把给予奖励。
二、出示例字
师:我们先来看屏幕上的字:“盈”,你们发现了他的特点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回答
三、概括规律
师:边引导学生概括边板书。
四、指导
教师边范写边讲解“盈”的书写方法。
“盈”字写法提示:
五、练习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六、欣赏讲评
师:下面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有进步的同学。
八个圈以上的同学上来,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师:小书法家把作品举起来,其他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
我想问你们写好这些字的秘诀是什么?
生:主笔放开,横画多的字要有长短变化、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1. 掌握建字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
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建字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延”下边的文字,思考:建字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延”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
“延、建”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建字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结课本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延”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董其昌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进一步巩固建字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教学目标:
1. 掌握走之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走之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道”底下的文字,思考:走之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道”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
“道、通”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走之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走之底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道、通”等字补上走之底,进一步巩固走之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第8课同字框
教学目标:
1. 学习同字框的写法,并能很好的运用在结字当中。
2. 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帖,端正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赏析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将本课的例字写美观。
教学难点:同字框的写法。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学生的作品)这是我们班***同学的作品,她在书法特长班刻苦练习,有很大的进步,只要你能专心、恒心、都会取得显著的进步,我们今天与***同学比比看谁进步最大,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他。
二、出示例字
师:我们先来看屏幕上的字:“同”,你们发现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回答
三、概括规律
师:边引导学生概括边板书
左右结构,这两个字的左偏旁都比较窄。
四、指导
(一)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同、册”的书写方法。
“同”字写法提示:
“册”字写法提示:
五、练习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六、欣赏讲评
师:下面老师把这些字模奖励给有进步的同学。
八个圈以上的同学上来,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师:小书法家把作品举起来,其他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
我想问你们写好这些字的秘诀是什么?
生:主笔放开,横画多的字要有长短变化、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七、课堂总结
第9课国字框
教学目标:
1. 掌握国字框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国字框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本例字“国”下边的文字,思考:国字框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国”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国字框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国”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
“国”
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国字框,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结合课本40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国”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董其昌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进一步巩固国字框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第10课门字框
教学目标:
1.学会门字框的写法。
2.在书写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习惯和坚毅的意志品质。
3.在书写训练中,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教学重、难点:
1.写好左窄右宽的汉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2.培养认真观察、细心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写字课上的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米字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神韵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汉字书法艺术哺育了古往今来无数书法艺术家: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等……他们的
作品早已汇入了祖国浩如烟海的艺术宝库,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入汉字王国,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
(欣赏软笔书法作品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偏旁部首,门字框
板书课题--门字框的写法
2.繁体字的门字框怎么写
门字框的繁体,其实就是我们语言的言字,
3.言字是怎么演变来的。
请同学们看老师的下面的这个表格,从甲骨文,金文,篆文,行书,楷书,行书,草书,到我们现在的标准宋体,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写法仔细观察一下。
4.单独的一个言字还是很好书写的,但是作为一个偏旁,我们就要考虑一下这个字应该怎么写才能漂亮(投影出示汉字)
5.生仔细观察,可以小声讨论。
6指导把“开、关”字写的漂亮。
总结这个字的结构特点:
7.投影示范汉字,边写边让学生说出每个笔画的名字,老师讲解书写的规律和注意的要领。
8.先请一个同学上来再水写布上面给大家书写一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指名上台书写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练习
老师边巡视,边指导学习写字。
五、缤纷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
六、评价小结
1、评价
(1)、互动,用五角星评价,
(2)、表扬写的好的同学,提高他们对书法的信心
2、小结
这节课大家写得很认真啊,一张张字都是那么漂亮!但是又得同学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水平,每一张完整的书法作品都是刻苦练习换来的,大家的进步不少啊!
二、提醒姿势【出示课件】
1、坐姿:①头正②身直③胸舒④臂开⑤足安
2、握笔姿势:(四点合一)
三、学习书写“开、关”
1、出示课件“门字框”的演变过程。
(1)请同学看一看。
请同学说说有哪些变化?
(2)老师小结:
2、(出示田字格中的门字框)怎样书写才美观呢?
学生齐读
(1)教师示范书写“门字框”(2)生试着书写两个“门字框”。
(3)展评:大家共评
(4)出示课件:“开、关”。
让学生说说这2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师范写“开、关”。
4、每个字让生描红一个
第11课横长竖短横短竖长
教学内容:
学写“女”字旁
教材分析:
本课主旨是通过引导学生赏析,让学生发现汉字疏密匀称的现象,同时在匀称的基础上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体会到点画之间的搭配不是平直相似、了无变化的,变化只在毫厘之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范字,使学生发现横竖笔画重复繁多时的疏密匀称和细微变化。
2.使学生能准确地临习四个范字,提高其临习能力。
3.使学生充分感受颜楷结构上的特点,理解汉字的空间结构疏密匀称的布局,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养成乐于交流、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赏析范字,使学生发现横竖笔画重复繁多时的疏密匀称和细微变化。
2.使学生能准确地临习四个范字,提高其临习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充分感受颜楷结构上的特点,理解汉字的空间结构疏密匀称的布局,初步感受汉
字的形体美。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养成乐于交流、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以假乱真
现今,我们看到的“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许多作品,都不是“真迹”,而是米芾的仿制品。
传说,有一次,一个书画商人拿着一幅唐人的真迹,扣开了米芾的大门,有意要卖给米芾。
价钱有点高。
米芾说,你先放这里,五天后你再来,我若要,你把钱拿走;我若不要,你把画拿走。
米芾说完,商人走了。
到了第七天,商人来了。
米芾说,画我看了,不错,价钱太高,你又不让价,就请你把画拿走吧,说着把画打开,并说,你看好,是不是这张画。
商人客气地答道:没错,是是是。
商人把画拿走了。
第二天,商人拿着画又回来了。
一见面米芾就笑着说,我知道你今天准来,有朋友请我,我都没去,在这儿等你。
商人心里马上明白了,说:是我眼拙,把您的临本拿走了,今天特来奉还。
米芾大笑道:你不来找我,我也一定会去找你,你拿走了临本,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好了,原本你拿走,
临本还给我。
商人取走原本真迹,临本还给米芾。
米芾拿此事在朋友中叙说,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
2.出示范字,引导观察。
像这样横竖笔画重复繁多的字,在书写过程中,也要把它们写得均匀分布、平行对称。
3.出示课题“横长竖短横短竖长”
二、学习颜体“金”字与皿字底对比赏析。
1.先后出示“金”字和皿字底。
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金”字,仔细观察皿字底的形状特点。
3.师问:“金”字变成皿字底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4.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整体由宽变窄,高度保持不变。
三、练习指导,临写体验教师指导临写偏旁与范字
1.教师蘸墨在纸上示范写皿字底,学生书写模仿,边写边读运笔方法。
2.学生尝试书写皿字底四个字,同桌之间相互点评。
3.老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师生互动评析。
4.多媒体出示范字“铭”、“锡”,引导学生赏析左右两部的融洽搭配与避就,注意撇画向左伸。
5.学生尝试书写范字,每个字写两遍,小组交流互评,找出毛病。
6.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范写,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习作,找出需改进的地方。
7.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每个字再临写两遍。
四、分析评价
师生互动评价,拓展赏析
1.展示八个临写范字,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类,指出还需改进的地方。
2.学生巩固练习三遍。
3.赏析《颜勤礼碑》中其他带皿字底的范字;欧、柳、赵体的“铭”字。
第12课横长竖短横短竖长
教学内容:
学习横长竖短横短竖长。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堂笔画分布规律课,主要讲的是笔画之间排列匀称、疏密相当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学习汉字笔画之间分布均匀、部件之间搭配合理这一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西学习,写好多点之间、多撇之间间距匀称、有序分布的范字。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认识学习汉字笔画之间分布均匀、部件之间搭配合理这一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西学习,写好多点之间、多撇之间间距匀称、有序分布的范字。
教具准备:
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故事。
米芾拜石:
米芾一生喜欢把玩异石砚台,有时到了痴迷之态。
据《梁溪漫志》记载: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当时人们出于迷信,以为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动,怕招来不测。
而米芾立刻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所,摆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念念有词:我想见到石兄已经二十年了,相见恨晚那!
此事日后被传扬出去,由于有失官体,被人弹劾而罢了官。
但米芾一向把官阶看的并不很重,因此不感到后悔,后来还作了一幅《拜石图》向他人展示内心的不满。
这里可以看出米芾对玩石的投入与对傲岸不屈的刚直个性。
大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怀,并以此开创了玩石的先河。
拜石这件事,留给人们一个疯疯癫癫的米芾印象,但是事实上他并不是
真疯,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二、欣赏导入引导观察
1.展示《颜勤礼碑》中的三个例字,欣赏颜体端庄大方、疏密均匀、结构均匀的特点。
馳(驰)陽(阳)醴
3.由颜体楷书的特点引出话题,给学生两分钟进行交互讨论。
3.切入本课的主题“横长竖短横短竖长”,展示本课的四个范字。
無(无)爲(为)經(经)彭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由学生回答这四个字哪些笔画之间分布均匀有序。
三、练习指导临写体验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或直接在水写布上用毛笔书写四个范字,边写边讲析,启发学生思维。
2.教师提问:四个范字中哪些笔画之间分布匀整排列有序?有哪些轻重、大小、角度的细微变化?
3.学生开始对临本课的范字。
4.教师巡视指导并分小组进行第二次直观示范讲析。
检查时,发现毛病及时指出。
四、作业评价拓展赏析
1.同桌或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课堂作业,对比范字找出问题,提高认识,继续临习。
2.临习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多点之间多撇之间均匀排列的基础上,把握笔画的长短、轻重方向等细微变化。
3.学生课堂习作展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同评价,并评出本课的优秀团队、进步之星、优秀作业星、纪律之星??
4.出示欧阳询、柳公权和赵孟頫三家的“無(无)”字,让学生说说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