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151
引言
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参与具体的活动,通过切身的体验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对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显著成效。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学是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指在教学活动中,依靠创设情感或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互动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传统教学注重以“教”为中心,偏重理论灌输,学生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和到达终端后效力、完整性都有弱化,而对于自主性、自律性存在问题的学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挑战。

区别于此,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任务在于“设计”“、引导”和“启发”,设计情境或营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其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体验”,获得情绪方面的触动或满足,达到认知层面的理解或提升。

二、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功能
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场景进行学习,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就会将认识转化为一种习惯,就会终生受益。

1.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学生置身于教学活动的中心的位置,要求学习者完全投入于活动之中,甚至自主确定自己应该学习什么。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而变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向互动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以生涯探索活动为载体,能促使学生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是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过程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体,教师通过给学生参与活动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处于主动实践和积极探索的状态。

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或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等活动,学生不仅获得了经验和体验,同时也获得了主动学习的快乐,所以就利于学生达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三、在中等专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加入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对象的需求
中职学校内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自制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

经过研究发现,这群学生虽然在知识学习方存在很多问题,然而思维十分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却很强,在厌烦了传统的死板教学模式后,他们对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体验更为感兴趣。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体验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从课堂实践中获得更多成就感。

同时对自身的价值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并重从新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路线,认真对待今后的课程知识学习。

2.学生的学习现状需要开展体验式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刚刚进入校内进行学习时,会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方面感到陌生,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都简单的人为,只要学习一门专业技术,今后的就业变不成问题。

即使不
进行职业规划今后一样可以顺利工作,所以他们往往会无视职业规划课程,对专业知识的课程更为关注。

教师想要改变学生这样的学习理念和学习现状,首先要从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在课堂中增加体验式教学,设置更多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帮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职业规划对未来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

四、体验式教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亲身参与,感悟升华,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可按照如下过程开展:组织学生参与生涯探索活动――提出生涯相关问题――引导学习小组讨论分享――教师结合活动分享、运用理论提炼生活――引导学生再尝试行动。

1.生涯探索活动的情景引导
生涯探索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才能使学生有效参与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生涯探索的兴趣。

在此过程中,需要使学生理解参与活动的意义方式与方法、明确规则、了解活动的程序。

在情境引导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采用适用的方法。

2.生涯探索活动的参与体验
教师在生涯活动的情景引导之后,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进入生涯探索活动的参与体验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参与活动进行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观察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发现学生在生涯探索活动中的问题,控制学生在探索活动中的主题和时间,引导整个生涯探索活动的进程。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使学生在参与生涯探索活动是紧扣主题,对自身进行总结思考,通过参与生涯活动学会解决生涯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运用解决生涯问题的经验和方法进行生涯探索,从而激发学生自我认知。

3.生涯问题的讨论分享与成果展示
探索活动中,学生会有很多的体验,不同学生或小组之间甚至会出现不同的体验与感悟,此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再活动中的表现及探索活动本身的出发点,提出相关生涯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一步讨论思考。

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成员发言谈谈自己在生涯探索活动中的方法与感受,对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对有关问题的见解等。

各小组记录总结小组成员观点后,在课堂上分享讨论结果。

此时,教师的任务是倾听学生的成果分享,并做相应记录,随后,给予各小组的分享活动点评。

生涯问题的讨论分享环节,是使学生通过活动思考与自己相关的生涯问题,促使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一步反思和整理,是学生分享解决自己相关生涯问题的方法、经验、见解的过程。

与此同时,通过分享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其他的人观点和学习方法,也是团队学习的过程。

五、结语
总之,开展体验式教学既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又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权福军.“体验式学习”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6(7).
[2]陆萍.情感体验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课堂实际运用[J].学周刊,2015(10).
[3]阮晓莺.体验式教学法在课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教育导刊,2016(2).
体验式教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潘 敏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体验与实践更感兴趣,学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校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与自身就业价值观念,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了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正视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好的完成课程教学学习,以达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融合 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51-01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