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三 求索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三求索
真理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三求索真理
追求真理的过程
问题导思1.实践的含义是什知识梳理(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
动么?特点有哪些?(2)特点:实践具有②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③历史性2.为什么
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真理的含义及特事物及其规律的⑧正确反映点。

(2)特点:真理
是⑨客观的、有⑩条件的、?具体的(1)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
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4.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
的过程(3)上升性: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练习是最重要的④ 认知的来源⑤ 认知发展的驱动力⑥ 检验认知真实性的唯一标准,以及认知的目的(1)意义:真理是一种符号⑦ 主观性与客观性相一致的哲学范畴,以及
人们对客观性的理解
1.全面把握实践的特点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们的客观和物质认知活动之间的质的区别。

这就是实践活动和实践
活动的区别。

② 在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方式的实践中,人们创造了自然界中动态和
物质本能活动的差异。

没有新的物质生活方式。

③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创造了新
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
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
人活动的区①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的社会的烙印1
其他人的实践活动在历史上不断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不同的
2.如何理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1)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不是纯粹的主观认识,因为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
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2)受反映角度等因素影响,人们可以对同一事物形成多种不同认识,但特定角度的
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1.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纠错人类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只有改造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

2.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

任何真理都是与特定的过程有关的,这是主客观、理论与实践
的特定历史统一。

已经证明的真理,需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实践的特点
例1(2022年4月浙江选拔考试)马克思说:“最差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
蜜蜂好,这是因为他在用蜂蜡建造蜂巢之前,就在脑海中建造了蜂巢。

”这表明人们的实
践活动有()
①能动性②客观物质性③目的性④社会历史性a.①②c.②④答案b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建筑师在建造房屋之前,在自己的头脑中以概念的形式建造房屋,这表明实践具有主动性,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① ③ 符合主题的意思;② ④ 在材料中找不到
b.①③d.③④

体现,排除。

故本题选b。

“环境保护”的概念在世界上提出已经15年了。

当这一理念转化为人们保护环境的
自觉行动时,将为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这说明:(1)实践是人们在认识的
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是人类对环境的适
应性活动a.①②c.②③答案b
分析材料中的实践表明,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须具有一定的
社会品牌。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在历史中发展的,即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 ③ 符合主题
的意义;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活动,② 错误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
动物的本能活动。

所以选择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例2(浙江省2022年10月抽样检查)自从塑料被广泛使用以来,“白色污染”一直
困扰着人类。

最近,中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实验发现黄粉虫可以吞食并完全降解
塑料。

他们还从黄粉虫中分离出了以聚苯乙烯为生的细菌。

本研究对治理“白色污染”具
有重要意义。

因此()
a.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
识的目的
d、实践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完善的认知工具
解析材料中指出这项研究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c当选;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观点错误;b、d与题意无关,排除。

[方法点拨]区
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项内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强调认识来自实践;“实践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强调认知
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驱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实践
3
b。

①③d。

③④
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
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变式训练2“做蜡烛是为了清晰,求知是为了应用,学而不用犹如耕地不播种,毫无
收获”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知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命题感知】该考场频繁的命题是实践的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知的可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命题主要是选择题,也可以以综合题的形式进行测试。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提示f。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认知的
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认知的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
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多项选择题
4.(2021绍兴期末)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而不能
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要求。

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c.能动性答案b
通过对特定历史条件下历史人物评价的分析,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故选B;A.
4
b、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
c、d与题意不符,排除。

5.“在完成之前,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解析“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所以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6、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中人口红利的减少,中国从2022开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真理不断被超越和否定a.①②c.②③答案c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率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中人口红利的减少,中国自2022开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这说明实践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 ③ 符合主题的意义;实践的直接现实没有反映在材料中,① 它不符合主题的意义;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没有被否定或推翻。

④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所以选择C。

7.(2021温州期末)近些年来,关于“曹操墓”的真假之辩不绝于耳,大有胜负不分伯仲之势。

“曹操墓”的真假看来还需要考古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这是因为()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能动性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具有主客观结合的特点
解析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故d当选。

8.中国首次太空教学活动成功举办。

“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上演示了失重环境
5
b。

①③d。

②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