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醋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醋业发展的SWO T分析及对策
张雯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醋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山西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山西醋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山西醋业;发展;SWO T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TS26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9973(2009)09-0114-04 SWOT analysis of vinegar busine ss development in
Shanxi and its countermea sure s
ZHAN G Wen2ji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 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712100,China) Abstract:Thro ugh t he analysis p resent sit uation of vinegar business develop ment,p roblems in t he vinegar are found and some measures for promoting competition of vinegar business in Shanxi are provided.
Key words:Shanxi vinegar business;develop ment;SWO T anslysis;measures
SWO 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SWO T分析法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St rengt 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 unity)和威胁(Threat),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并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决策性结论。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1 山西醋业的SWO T分析
111 优势(St rengt h)
1.1.1 山西醋历史悠久,以“酸、香、绵、甜”著称
山西省的老陈醋是全国食醋行业的一个特定品牌,以“酸、香、绵、甜”而著称。
我国食醋西周已有,至明代已有大曲、小曲和红曲之分,山西醋以红心大曲为优质醋用大曲,所酿之醋最驰名者应首推中华老字号“益源庆”。
清顺治元年(1644年),梗阳(今清徐)中华老字号“美和居”改高粱大曲熏醋为老陈醋,形成该字号食醋的独特品味,被后世称为“山西老陈醋”,这无疑给根植于老陈醋发源地的山西陈醋集团留下了强大的产地正宗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1]。
山西醋好,主要好在它是由纯粮食加工而成,这是其一;其二是运用传统的工艺,酿造周期长,很少勾兑;其三,山西醋色、香、味俱全,很符合人们的生活习俗和饮食习惯。
山西老陈醋本身产品质量和品质很好,又拥有悠久的文化,这些都是山西老陈醋企业向外拓展的基础,也是优势所在。
1.1.2 在品牌经济时代,醋业的发展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首先政府采取措施整合醋行业,大力弘扬醋文化,积极为醋行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
其次山西的酿醋行业协会自成立以来,做了许多有
收稿日期:2009-05-12
作者简介:张雯佳(1975-),女,陕西太荔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
—
4
1
1
—
益的工作。
如协会已向国家工商管理局申请了“山西老陈醋”商标,来保护山西老陈醋这一历史名牌。
所有申请使用者必须达到相应的生产工艺、质量等一系列标准,在生产中也要接受监管。
协会与山西省物价局、省工商局、省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密切联系,从山西省醋的价格入手,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山西醋的指导价,对于低于指导价的企业要进行严格审核,对于经过检测和感官品评都达到山西醋质量要求的,协会将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并给予大力宣传。
1.1.3 山西是醋的原料产地,原材料供应充足
山西是小杂粮的“王国”,小杂粮品种占到全国的70%以上,优质杂粮恰恰是酿醋的原料基础。
山西省自产的高粱、豌豆的量足以供应山西的醋业发展。
1.2 劣势(Weakness)
1.2.1 行业规模小,集中度不够
,年产食醋30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而如此大规模的产量却分布在大小不等的1100家醋厂,那些投资少、技术低的小企业更是多如牛毛[2]。
1.2.2 技术落后,科研投入不足
山西省有陈醋品牌几十个,除了“水塔”、“美和居”、
“东湖”、
“四眼井”等,大多榜上无名。
企业由于缺少科学技术指导,无论在产品的科技含量,还是新产品的开发方面都显得后劲不足,阻碍了醋业的科技进步[3]。
1.2.3 打造品牌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
第一品牌知名度不高。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
山西省不乏身价千万上亿的醋企业,但几乎没见他们在媒体上打过广告。
有数千年历史的山西陈醋,也没几个人能答出其名门正宗的出处。
第二品牌效应不大。
据《国家质检报告》表明,国家质检总局评选出的2001年“国家免检产品”名单中,山西只有3家企业生产的醋产品获得了该荣誉称号,分别是“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水塔老陈醋”,“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老陈醋、保健醋”,“太原市古灯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山西陈醋”[4]。
相对于1100家醋企业,才有那么3家“榜上有名”,山西醋的品牌远远没有做大做强。
1.2.4 市场份额没有大的突破
近年来,全国食醋市场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山西省老陈醋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的市场,对长江以南市场开拓较少。
另外,出口量及出口国家也有很大限制。
1.3 机会(Opport unity)
1.3.1 加强对醋绿色保健功能的开发
在健康饮食消费中,绿色食品已经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而醋的营养成分丰富,以醋酸含量最多,游离氨基酸多达17种,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同时还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抑制血糖升高,降低血脂,促进新陈代谢,调解酸碱平衡,抗菌杀菌,防治疾病,美容护肤,延缓衰老等诸多特殊功能[5]。
醋作为一种绿色食品已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醋的各种保健、美容等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1.3.2 良好的政策氛围
目前,山西省正在掀起“经营山西、建设山西”第四次经济浪潮。
在这次改革中,政府将把醋作为切入点,这就会给山西老陈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为山西醋生产企业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1.3.3 山西醋业协会的大力扶持
山西省醋业协会为发展山西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
其中之一就是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交了“山西老陈醋、老陈醋、山西陈醋,山西熏醋、熏醋”五个证明商标申请;其二是启动了全国连锁醋超市的规划[6]。
山西醋超市倡导的“绿色饮食新食尚”这一定位是对市场机遇有利的把握,醋生产企业可以此作为契机发展山西醋业,提高山西醋业的营销竞争力。
1.4 威胁(Threat)
1.4.1 镇江醋业的快速发展
江苏恒顺醋业公司是拥有166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也是中国食醋业首家上市公司。
江苏恒顺每年创造的利润与税收是山西陈醋前三大厂家总和的好几倍。
这种客观数字的极大差异,主要源于山西醋生产企业的营销竞争力弱,设备投资、技术更新方面落后。
2004年,江苏“恒顺”集团一举收购了山西第三大陈醋企业,成立了山西恒顺四眼井老陈醋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计划生产规模将是目前山西本地最大
—
5
1
1
—
陈醋生产企业的两倍。
1.4.2 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
目前,辽宁、黑龙江、云南、贵州、安徽等不少省份的企业都已经开始利用山西老陈醋的品牌大肆生产不符合山西老陈醋工艺规范的山西老陈醋,严重损害了山西老陈醋的品牌信誉。
2 提高山西醋业竞争力的对策
211 加强分工协作,形成集群优势
山西醋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企业间缺乏联系,没有明显的分工协作,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212 建立行业自律性组织
政府监督应与行业自律并举,共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
在组建方式上可以企业自发建立为主,也可以在企业的自愿前提下,由政府协助组建。
213 加强醋行业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主动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加快对产业集群发展所需公共设施的建设,如交通、通信、电力、互联网等。
214 建设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合作网络醋的加工制作具有很长的加工链,从选料、配置、发酵、酿造、制品、保存到运输等。
实际上,整个环节大多数由单一企业自己完成,专业分工没有有效利用。
一些大型醋厂如“东湖”,“四眼井”等曾采取过给当地农户提供技术,由他们为企业加工产品,收购后贴牌销售的方法,但后来加工户却纷纷自立门户,推出自有品牌,与大企业分庭抗礼[7]。
这些小醋厂乱拉客户乱降价,扰乱了山西醋业市场。
可见,建设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合作网络,应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与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相结合。
215 促进醋业集群的知识创新与产品创新
创新是任何企业、组织发展不竭的动力,因此要不断培育集群内部的创新环境。
针对当前醋行业整体服务体系不完善、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弱、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地方政府更应努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抓关键技术,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大力培养熟工人,千方百计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加速醋业集群化。
3 提高山西醋业营销竞争力
311 产品策略
山西的老陈醋应从醋的解毒、美容、治疗、保健等方面研究开发醋的新技术,改变醋在人们心目中仅是调味品的形象,以增加消费者对醋的需求。
另外,山西醋的产品形象也是企业亟须创新的地方。
比如在醋瓶盖上设置拉环,方便打开;利用喷瓶装熏蒸醋,方便杀灭细菌;深加工浓缩醋胶囊,提高产品价值等等。
312 价格策略
山西醋的酸、香、绵、甜、纯位居首位,同样山西醋的价格也应当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实现价位回归。
只有通过政府的调控以及企业、行业的沟通,在尽量取缔那些小作坊,与大的醋企业共同商议的基础上,提价才有希望。
313 促销策略
老陈醋的品牌传播启动之初,可适当采取特殊媒体,如健康讲座、美容讲座、消费者回馈等,给消费者既定事实的印象,也可以在一些媒体上做相关软文攻势,比如:“天然的才是最健康的”、
“如何通过饮食呵护您的皮肤”、
“最省钱、最实用的保健品”等等。
此外,老陈醋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山西老陈醋集团已经建立了老陈醋博物馆,如能以醋文化为支撑,举办富有地方特色文化节,同时赋予文化节以旅游、文化传播、招商引资等多项功能,也会是老陈醋品牌传播突围的强劲补充。
314 分销策略
对醋生产企业来说,同样可以利用超市这一新业态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首先选定要进入的卖场,在其周围的一定半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全面布点,对卖场形成合围之势。
对卖场周围的终端进行全面包装,打出横幅,尽可能把产品陈列在显眼之处,并开展广泛的宣传促销活动[8]。
4 重塑品牌
4.1 借助政府打出自己的权威牌
在政府作用强劲的中国,国家权威部门的专业认证,政府机关颁发的辉煌荣誉、奖章带来的权威性和可靠感,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重大的影响。
政府的扶持和认可在中国是产品市场竞争的有利武器。
当然,有了各种权威品牌还要懂得在市场宣传
—
6
1
1
—
中去利用。
4.2 名人效应
利用名人、专家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用他们作为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宣传窗口,往往可以起到快速见效的神奇效果。
4.3 绿色品牌
山西老陈醋是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的醋中精品。
在人们对健康、生态、绿色需求日益增长的现代社会,以纯天然、纯手工、传统工艺为主要诉求的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老陈醋,不同于短期酿造的醋以及粗制滥造的勾兑醋。
5 实现跨越发展
山西老陈醋企业必须放宽眼界,把目光放宽放远,不能把目光仅停留在省内。
应运用老陈醋已有的知名度,扶植强势的领军品牌,利用大企业的威望,遏制小作坊的蔓延,为品牌的成长扫清障碍,同
,形成资源合力,进而树立国内乃至国际醋业领军风范,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山西老陈醋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参考文献:
[1]萧凤岐1食醋的历史与文化(续)[J]1中国酿造,2000
(5):34237
[2]李春耕1山西醋的超市突围战[J]1记者观察(上半月),
2007(11):43245
[3]贾文儒1对山西醋业发展的思考[J]1山西农经,2003
(2):37239
[4]2004年山西省著名商标揭晓49件农产品商标榜上有
名[J]1农产品加工,2005(2):21
[5]张芸.恒顺醋业房地产项目提升业绩[J].证券导刊,2004
(21):65267.
[6]山西老陈醋:标准助力走出危局———访山西老陈醋集团
公司王晓云[J]1大众标准化,2007(6):17.
[7]贾文儒1对山西醋业发展的思考[J]1山西农经,2003
(2):37239
[8]潘显好,俞传坤,范升红1荣盛化纤构建营销竞争力[J]1
企业管理,2007(5):48249.
(上接第109页)灭菌法和高温杀菌法。
高温杀菌法,是指在温为100℃以上(常用温度为105~121℃)加热介质中杀菌的方法。
巴氏杀菌法,是指在100℃以下(65~95℃)的加热介质中杀菌的方法。
凡产品的p H值<4.5的小菜制品,均可用巴氏灭菌法进行杀菌。
3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杀菌效果
311 减少污染数量
制品的细菌数量对杀菌效果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芽孢存在的数量,数量愈多,在同样的杀菌温度下使它们死亡所需的时间就愈长。
细菌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原料的新鲜程度和杀菌前的污染程度。
所以一是注意采用的原料要求新鲜清洁,从采收到加工要及时,加工的各工序要紧密衔接,不要拖延。
尤其是装袋以后到杀菌之间,停留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将因袋内微生物数量大大增加而影响杀菌效果。
二是原料经腌制整形后,最好预先放在“亚硫酸钠”与“氯化钙”混合的无菌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以减少污染数量。
三是注意加强卫生管理,原料处理、浸渍、包装、灭菌各工序各分开。
用水的质量以及接触的机械设备和器具都要符合卫生标准,制品中的微生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否则会影响袋装小菜的杀菌效果。
312 调节制品的p H值,降低芽孢细菌的抗热性绝大多数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在中性基质中县存最强的耐热性,随着基质p H值的下降,其中的细菌的耐热性也逐渐下降,甚至受到抑制。
如肉毒杆菌;在p H值4.5以下的制品中生长受到抑制,也不会产生毒素。
所以细菌或芽孢在p H值低的条件下,是不耐热处理的。
因而生产上常在低酸性制品中加酸,如柠檬酸、乳酸、醋酸等(以不改变原有风味为原则)。
适当提高内容物的酸度,以提高杀菌效果。
313 适当添加植物杀菌素
在制品的浸渍液中添加植物杀菌素。
如洋葱、大蒜、芹菜、生姜和芥末等,这样不仅能改变制品风味,还能明显地降低细菌芽孢的耐热性。
4 坚持保温商检
为了减少经济损失,确保袋装菜在流通,贮存中不致于发生败坏胀袋,无论采用哪种杀菌方法,都必须坚持保温商检。
其做法是将灭菌冷却后的制品,放在保温仓库内保持38~40℃温度,贮存1周左右;预定销往所温在40℃以上的热带地区或炎热季节,放在(55±1)℃下保温10d后去除胀袋,再装箱出厂。
—
7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