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书法家徐渭故居上,浅谈浙江传统园林式古建筑之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明代书法家徐渭故居上,浅谈浙江传统园林式古建筑之美
导语:在浙北沿海平原上的古老水镇绍兴市内,一条狭窄的巷道深处坐落着一座简朴低调却不失优雅的书屋,它的主人就是才华横溢、离经叛道的明代著名文人徐渭。

徐渭自谓“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但在当代海内外学者看来,徐滑在这些方面的成就几乎难分高下。

作为徐渭的故居兼书斋,因为院内一株盘桓苍虬、枝繁叶茂的古老爬藤,这座小院今天也被称为'青藤书屋'。

今天,我们就从明代书法家徐渭故居上,浅谈浙江传统园林式古建筑之美。

明代书法家徐渭故居兼书屋
明代书法家徐渭一生简介
作为书法家,徐渭的狂草奔放自由,字形连贯,一气呵成。

虽然他在世时就以戏剧创作闻名,但随着他创作的《雌木兰替父从军》被迪士尼公司改编为动画电影,他的剧作在近些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部取材自古乐府的戏剧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1998年的电影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将机智勇敢、荣归故里的木兰搬上荧幕。

相信徐渭若仍在世,迪士尼的宣传语'在逆境中绽放的花朵是最珍贵、最美丽的'也会深得其心。

与诗歌、戏曲等文学方面的名声相比,徐渭的写意画获得的关注较晚。

但他将粗笔与泼墨结合,并以生宣纸代替画绢的风格,对后来的写意花鸟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诗画中融入了南方地区独特风格的徐渭,虽然在世时艺术名声仅限于绍兴地区,但逝世后却在几个世纪间名扬四海。

徐渭雕像
徐渭的生平和作品常被拿来与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比较。

诚然,他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总是与穷困潦倒、近乎疯癫的生活相伴。

徐渭由父亲的小妾诞下后,即交由继室苗氏抚养。

随着苗氏在徐渭十四岁时逝世,他的生活便开始坠入痛苦的深渊。

他21岁结婚,却在短短五年之内承受丧妻之痛。

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徐渭曾隐居寺院一年,一边从事诗歌、戏曲等文学创作,一边准备科举考试。

然而徐渭应考八次,却屡屡落第。

据说他曾以各种离奇手段尝试自杀--其中包括将长铁钉插入耳窍、用木槌敲击头部、打碎阴囊等,都幸免于难。

由于徐渭偏执地认为第三任妻子张氏不贞,在将其杀死后承受了
七年牢狱之灾,五十三岁时才借万历皇帝即位大赦之机重获自由。

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中,徐渭在精神极不稳定的状态下仍然坚持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写意画之路,但这个成就却并未给他带来经济上的富足。

徐渭最终在穷困潦倒中逝世,享年七十二岁。

逝世之后,他的才华才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可。

徐渭故居的敞院
徐渭故居敞院
徐渭在绍兴市内的书斋仿佛一处世外桃源。

整座建筑由一座简约的江南园林式敞院与敞院后侧的多功能砖砌建筑组成。

除了一条蜿蜒屈曲的卵石小路,院内随意布置着几条石凳、一口古老的石井以及各种阔叶植物,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丛优美的绿竹。

绿竹之后的墙面上题有'自在岩'三字,宣示着徐渭追求自由的精神理想。

墙上书写的“自在岩”
砖砌建筑内部被划分为两个房间,其中书房的面积较小。

两个房间端头各是一处狭小紧凑的天井式院落。

这两处天井中较大的一座,与入口处的大型院落以一扇月亮门相连,另外三面分别是两堵白粉墙
和一面朴素的木制漆面花格窗。

这座极尽简约之美的小天井中仅有三个元素:一棵古树,一汪环绕着低矮石槛、从不干涸漫溢的小潭,以及整个书屋的标志性植物--一株从后墙石峰中盘亘而起的青藤。

在卵石小路旁的月亮门内,朴素的书房花格窗、环绕着低矮石槛的小潭、后墙下的标志性植物青藤纷纷映入眼帘。

据说天井中的潭水从不曾干涸或漫溢。

在青藤书屋内,园林式敞院的面积占总院落面积的一半以上,剩下的空间由两座天井与天井之间的建筑组成。

徐渭故居杂院
徐渭故居的杂院
建筑的另一侧是一处杂院。

院内的水井为浆洗衣物、准备食材提供了水源。

室外空间不仅便于晾晒衣物,夏天甚至可以直接在这里生火做饭。

徐渭故居书房
上述自然园林式天井侧旁是一条小路,直接通往书房。

书房以块
石铺地,室内仅布置一把坚固的座椅和一张硬木长桌,桌面上放置着书法创作必备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可以想象每当徐渭在书桌前从事创作时,只要抬头看向窗外,无论是匆匆一瞥还是注目凝视,青藤、石峰、潭水以及它们在墙面上投下的变幻光影都能为其创作带来无限灵感。

徐渭故居书房
书房旁边的另一个较大房间用途不明,但很可能曾被分隔为两部分,同时用作卧室和起居室。

今天,这座房间被改造为徐渭书画作品的展厅。

房间的另一侧是一处杂院,院中的水井和反光的墙面暗示出这里可能曾是准备食物与晾洗衣物的空间。

书房不仅朴素无华、简约静谧,而且与外部自然融为一体。

当徐渭站在或坐在书桌前面对花格窗时,天井内石峰、青藤、潭水的光影变幻就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无尽源泉。

书桌上放着书法创作必备的一套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而作为一座文人书屋,文人日常生活必需的长桌、座椅、书箱、文房四宝等,不仅尺寸合宜,而且朴素无华。

徐渭书房
无论是简朴的建筑结构、平面布局,还是优雅的院落、家具、装饰,极尽简约的青藤书屋成为徐渭优雅品位的最佳诠释。

诚如徐渭诗中所言:
'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
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
总结语:徐渭的这座简朴的故居兼书斋,在多个方面独具慰藉心灵的特质,实为这位潦倒的隐士提供了一处遁隐世外的精神乐土。

书屋内的小潭、土丘、石峰、绿竹、青藤等所有重要元素的布置方式似乎均体现出道家崇尚自然的特点,这座江南园林式的古建筑,成为徐渭创作灵感的无尽源泉之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