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研究作者:文鸿义
来源:《财会学习》2018年第20期
摘要:业财融合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相互协作,将其引入到企业内部控制中,可实现财务与业务信息高度共享,强化企业关键性的内控活动管理,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

本文从分析目前业财分离的内控缺陷对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入手,对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业财融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一、目前业财分离的内控缺陷对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
业财融合是指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在准确划分和界定业务与财务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进行融合。

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嵌入业财融合模式,可构建起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于一体的控制体系,进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在企业制定战略目标时,需要对拟定的多个项目方案进行筛选,利用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优选出最能够满足战略发展要求的项目方案。

但是,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受企业业财分离的内控缺陷影响,企业在进行项目决策时增大了决策失败的风险,阻碍了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缺乏业财融合的情况下,若企业盲目选择激进战略计划,则极易造成企业运作成本增大,财务风险增高。

二、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一)强化企业经营决策风险管控
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控制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从实质上来看,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价值管理活动。

但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之缺乏紧密联系,使得财务部门难以及时准确获取企业业务活动所产生的资料信息,导致财务管理控制活动滞后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与此同时,业务部门也无法及时获取成本费用、资产配置、财务风险等财务信息,造成企业经营决策缺乏有力依据,严重弱化了财务管理的价值分析职能。

(二)实现企业经营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企业管理中,业务管理以“开源增量”为主要目标,重视销售指标的完成,忽视与销售相关的成本费用支出控制。

而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嵌入业财融合模式,能够促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合作,找出各部门的职能差异,采用统一的标准汇总业务与财务数据,使生成的财
务业务信息能够准确反应企业当期运营情况,促进“开源增量”与“节流增值”措施相互协调,实现最大化的企业经营价值。

(三)推动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战略发展中,企业经常采用扩大经营规模的方式以期实现战略目标,但是这种经营方式忽视了对财务状况和业务结构的把控,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

而将业财融合嵌入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能够通过业务管理促进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通过财务管理对业务管理进行评估和指导,保证企业各项经营策略和管理措施与企业实际经营能力相适应,稳步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大化地发挥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

三、业财融合嵌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
COSO内部控制框架将内部控制系统划分为五大要素,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在控制环境中的应用
企业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活动的基础保障,要求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能和责任划分,构建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在控制环境中嵌入业财融合模式,能够促使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在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形成相互协作、相互牵制的关系。

(二)在内控活动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所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业财融合嵌入预算控制。

财务部门调查分析市场相关信息,收集业务数据,确定财务预算目标,并将职能部门上报的预算汇总成财务预算。

各业务部门严格执行预算。

企业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了解各业务部门预算目标实现情况,根据考核结果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

2.业财融合嵌入资产管理控制。

在固定资产购置前期,财务部门要对固定资产设备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和分析,业务部门要对设备制造商的经营规模、生产质量、商业信誉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企业管理层在掌握这些资料信息之后对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正确决策。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由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对固定资产进行验收,确认资产价值,对资产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如,A公司为拓展市场业务,拟购置压缩机全新生产线,建设新厂房,扩大产品生产量。

在固定资产购置之前,A公司项目建设部提出项目方案,财务部门对项目方案可行性进行分析,预估新设备和新厂房建设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以及预测生产线投产后销售与成本的变化,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等财务指标,使企业项目建设部了解该项目方案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盈利情况,并根据上述财务信息作出项目方案决策。

3.业财融合嵌入绩效考核控制。

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可根据生产经营情况,构建起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于一体的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各部门绩效进行考核。

(三)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风险评估要对企业经营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

在风险评估中应用业财融合的方法如下:由财务部门评估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再由业务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当前企业所面临的政策环境、行业发展以及技术投入等现状,决定开展具体的业务。

最后,由财务部门对拟定业务进行风险评估,为业务部门优化调整业务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强化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事前控制,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

如A公司为新建生产线和厂房拟定融资方案,管理层倾向于选择融资美元债,而外币融资方式是否适合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必须依靠财务部门进行风险评估。

财务部门对套现保值风险、银行利率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考虑到利息费和顾问费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影响,认为融资美元债的风险较大,所以不建议公司采用这种融资渠道。

(四)在信息沟通中的应用
信息沟通是收集、处理和传递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过程,将业财融合嵌入到信息沟通中,其目的在于提高财务与业务信息整合利用的时效性,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在业财融合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要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畅通信息传递渠道,财务部门也要将成本核算、公允价值、资产负债、企业利润等财务数据及时传递给业务部门,使各部门根据掌握的信息数据做好各自的工作,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五)在内部监督中的应用
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有力约束,能够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减少财务与业务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企业管理层通过内部监督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

在内部监督中应用业财融合模式,可将收集到的财务与业务信息作为审计监督证据,分析与评价内部控制的可持续性,监控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性,为内部控制体系完善提出更加有价值的建议。

四、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嵌入业财融合模式,可有效解决财务与业务衔接不顺畅的问题,促使财务与业务部门相互协作,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框架。

企业要结合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将业财融合嵌入到的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中,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碧锐.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管理会计实施初探[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8):82-83.
[2]刘鸣.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实现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9):104-105.
[3]李旻.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缺陷与优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8):122-124.
[4]张舒.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4(8):130-132.
[5]秦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执行的保障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5(6):64-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