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导学案[2020年最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 分子的复制 》 导学案(无答案)1 / 3DNA 的复制【学习目标】 1.概述DNA 分子的复制2.探讨DNA 复制的生物学意义3.理解基因与DNA 的关系【学习重点】 DNA 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学习难点】 DNA 分子复制过程预习案一、对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沃森、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复制方式为假说的具体内容为: DNA 分子复制时,DNA 分子的 将解开,互补的 之间的 将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 ,游离的 依据 原则,通过形成 ,结合到 上。
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 。
二、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实验材料:要分析DNA 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的,就要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
1958年,科学家 以 为实验材料,运用 ,设计了实验。
2、实验假设:假设 DNA 是半保留复制3、分析假说: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 和子二代DNA 的组成是怎样的? (如下图)4、实验过程:DNA 是肉眼看不见的,如何才能分辨DNA 呢? 方法:首先在 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 ,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后 ,得到含15N 的大肠杆菌, 再将这大肠杆菌转移到 培养液中。
然后, 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 ,再将提取的DNA 进行 ,并记录 。
探究案探究点一:如果DNA 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预期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完成)探究点二:如果DNA 是以全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方式复制,请画出预期实验结果(画出复制2次的过程,亲代大肠杆菌DNA 用15N 标记,放到含14N 的培养基上培养)5、实验结果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在新合成的每个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 。
这种复制方式是: 。
三、DNA 的复制探究点三、DNA 复制的场所和时间是?探究点四、DNA 的复制的条件探究点五、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包括哪些?探究点六、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及准确复制的原因探究点七、通过观察DNA分子半保留复制(连续进行复制N代)的图解思考问题:(1)1个亲代DNA分子复制n代生成的子代DNA分子总数是个。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第3章 第3节 DNA复制(1) 教案
课题名称第3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1)教师姓名学生年级高一下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考试大纲描述《DNA分子的复制》高考测试等级Ⅱ级: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见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DNA的复制》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遗传学中具有的重要的地位。
据课程目标,本节内容的要求“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是属于“理解水平”的要求。
学生分析学生特征,生理上表现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从能力方面分析,他们有一定的观察推理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完善。
从知识准备情况看,学生已经具有了DNA 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由于这一课时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问题情境看教学动画以外,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合作能力。
学习目标1.阅读课本54页,理解DNA复制的基本过程,能够说出DNA复制的基本环节和基本条件。
2.归纳描述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总结DNA分子准确复制的原因。
重点 1.DNA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2.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难点DNA分子复制有关的计算。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导(约2分钟)复习导入:复习DNA分子的结构跟随教师进行DNA分子结构的复习复习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思(约12分钟)★一、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推测和实验证据★阅读教材52-53页,独立思考,完成下列1-2: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自我复制的假说: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_______断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_____________原则,通过形成________,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 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DNA的复制——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尝试与实践一、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位于生物教材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
教材的第一节明确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节探究了分子的结构,本节将继续探究DNA的复制,明确遗传信息在亲子代之间的延续,为学生在分子水平理解遗传和变异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DNA分子的结构,已经具备一定的分子学基础,高一的学生直观思维已经非常成熟,抽象思维正在慢慢养成,已经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有较强的自主性没,所以本节可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DNA复制的概念(2)阐述DNA复制的方式(3)概述DNA复制的过程2.能力目标(1)利用学具模拟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深入理解DNA复制的过程。
(2)利用学具探究DNA分子复制的两种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认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三、重点难点1.重点DNA复制的方式2.难点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
四、教学策略1.设计理念思维导图策略思维导图运用人左脑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让思考、分析和记忆发挥出所有的灵感和潜能。
生物学科就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时不能仅限于掌握局部的知识点,而是要从系统的角度把知识点连接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本节尝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DNA分子的结构,再将DNA的复制过程整合到已有的体系中,完善思维导图。
◆任务推进教学在学生主体的课堂模式下,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先学后教。
任务驱动正是实现课内翻转的重要模式,将任务推送给学生,先学习后展示,最后教师点拨,实现课内翻转,先学后教,并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程模式。
◆问题驱动教学引导学生学具模拟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根据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推进。
利用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引导方法,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主体。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学案
《DNA 的复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程是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了解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从而保持亲子代之间的连续性。
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
同时,《DNA复制》又是后面变异部分的基础,因此有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难点重点:DNA 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难点:DNA 复制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但是,由于本节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仍然会感到吃力。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直观、比较、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把教材中的科学活动充分展开,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进一步巩固假说演绎法的四个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科学研究方法以帮助以后的学习和认知活动。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概述DNA 的复制过程、复制特点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讨DNA 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五、教学用具:1、多媒体课件PPT演示文稿(内有DNA复制过程的动画)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对DNA分子的结构的相关问题提问回答相关问题回忆同位素标记示踪法复习DNA分子结构的内容,帮助进入下一课的学习。
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第3节 DNA的复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DNA的复制的基本知识,了解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二、预习内容(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半保留复制思考:如何验证?(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复制的概念2、时间:3、场所:4、“准确”复制的原理(三)、DNA复制中的计算问题1、DNA复制次数与形成的DNA数的关系是2n个(n为复制次数);一个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数相等;双链DNA分子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
一个DNA分子无论复制几次,形成的新DNA分子中,只有两个DNA分子中含有原来的DNA链。
即: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①复制至n代,DNA分子总数为;② n代的DNA分子中,含原来DNA母链的DNA分子有个,占子代所有DNA分子总数的;③ n代DNA分子中,含原DNA的母链条,占全部单链的。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记住DNA复制的概念2、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
3、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学习重难点:4、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5、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二、学习过程(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沃森、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复制方式为_ 半保留复制_(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1.要分析DNA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的,就要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1958年,科学家以____为实验材料,运用____,设计了实验。
2.实验过程同位素:__、___,标记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方法:分析:①②子二代DNA出现了轻链带和杂合链带,说明了什么?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在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____这种复制方式是:_____(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什么是DNA的复制(DNA复制的概念)?2.特点: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原料:_________________能量:__________________酶: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_____________过程: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DNA的复制》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DNA的复制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DNA的复制原理和过程,并能够描述独立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则。
2. 教学重点•DNA的复制过程和原理•独立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则的描述3. 教学难点•DNA复制的原理和模式的详细说明•独立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则的深层次理解4.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学1.1.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DNA的结构和特点,并且激发学生对DNA复制的兴趣。
1.2. 向学生提问:“DNA是怎么来的?它和我们的生命过程有什么关系?”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步骤二:学习教学2.1. 讲解DNA复制的过程和模式,引导学生了解DNA复制的原理。
2.2. 分析独立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则的概念和意义,并与DNA复制的过程相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DNA复制的机制。
步骤三:归纳总结3.1. 确认学生掌握了DNA复制和独立配对原则、半保留复制原则的知识点和理解程度。
步骤四:拓展延伸4.1. 引导学生自己发散思维,探究DNA复制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应用前景等,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5. 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5.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5.2. 在讲解DNA复制过程和原理时,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5.3. 重点强调独立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则的理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它们对DNA复制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从DNA的复制入手,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变得理论更加完整。
而教学设计中,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做了详细地阐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好地完成了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大力发扬学生的主体作用,元认知能力和主动性得到较大的激发,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思考和探究机会,并且通过教学的评价也能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导学案(无答案)
第三节 DNA的复制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重难点)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复习回顾】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包括,,(A,G,C,T)2、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者:,)①DNA分子是由两条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结构。
②DNA分子中的和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即A与配对,G与配对)通过连接成碱基对。
【情境导入】DNA复制的概念:以为模板,合成的过程。
即1DNA→2DNA.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全保留复制:新复制出的DNA直接形成,完全没有旧的部分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分子一半是新的,一半是旧的【合作探究】一。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实验关键:如何区分亲子代DNA?实验技术:,实验材料:实验过程:•1、大肠杆菌首先放在什么培养基中陪养?•2、然后转移到什么培养基中培养的?•3、在不同时刻提取大肠杆菌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可能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讨论:每一种复制方式的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离心后会出现几条DNA带,它们分别位于离心管的什么位置?实验结果推测:①全保留复制:②半保留复制:•4、实验结论是什么?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概念:DNA的复制是指以为模板,合成的过程。
即1DNA→2DNA。
2.时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3.场所:4.基本条件:①②③④5.过程:①解旋:在___ _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DNA双链解开。
②以解开的__ _为模板,按原则合成子链。
③每一条子链与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形成两个新DNA分子6.特点:,7. 结果:一个DNA分子形成8.为什么复制能够准确进行?①为复制提供精确模板②能保证复制准确进行9.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传递给,保持了遗传信息的【学习检测】1. 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使()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精确进行自我复制,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的连续性C.能够精确地指导蛋白质合成D.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机会2. 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A.①③④②⑤ B. ①④②⑤③ C.③①⑤④② D. ③①④②⑤3. 一个DNA分子复制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分子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和DNA母链稍有不同D、和DNA母链相同,但T为U所代替4. 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第3节《DNA的复制》导学案
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分析探究DNA复制的方式。
(2)掌握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3)了解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过程和思路。
(2)尝试模拟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验科学家严谨的探究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2)通过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挖掘学习的潜能。
◆重点难点(1)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2)难点: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
预习案(限时20分钟,课前独立完成)◆自主预习见《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53自主预习部分◆资料补充: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实验目的:探究DNA的复制是半保留还是全保留2.实验原理:15N链比14N链重,不同DNA的质量:15N/15N > 15N/14N > 14N/14N,离心后分别位于重带(下层)、中带(中层)和轻带(上层),所以,通过观察子代DNA的离心所处的位置,即可推出DNA的类型,从而判断出DNA复制的方式。
3.试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4.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大肠杆菌(大约20min分裂一次,即DNA复制一次)、含15N的培养液、含14N的培养液、提取DNA的试剂和器材、离心机、离心管5.实验过程:(1)用15N标记的NH4Cl培养大肠杆菌数代,获得子代大肠杆菌的DNA (2)将上述大肠杆菌转移至含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3)提取在14N培养液中分裂一次后形成的大肠杆菌的DNA(4)提取在14N培养液中分裂二次后形成的大肠杆菌的DNA(5)将提取的三类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6.试验结果与结论◆兴趣探究与制作利用拉链模拟制作DNA第一次和第二次复制的结果(课前完成)。
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导学案及答案
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
①复制至n代,DNA分子总数为;
G0、G1、G2三代DNA离心后得试管分别是
图中的G0__, G1___, G2___。
⑵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
例是_______。
⑶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
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_______,条带②___________
⑷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DNA的自我复制
学习重点
1. DNA分子的复制的过程;2. DNA分子的复制的特点。
学习难点
DNA分子的复制的过程。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内容
教师
活动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半保留复制
思考:如何验证?
(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复制的概念
2、时间:
3、场所:
4、“准确”复制的原理
(三)、DNA复制中的计算问题
②n代的DNA分子中,含原来DNA母链的DNA分子有个,占子代所有DNA分子总数的;
③n代DNA分子中,含原DNA的母链条,占全部单链的。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沃森、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_
探究点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难点)
1.实验方法:(含15N标记的DNA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进行离心)。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教案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概述述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
2、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复制过程的实验的分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推理、归纳,培养科学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探究活动,让学生领略科学研究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已具有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知识,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
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由于DNA复制的过程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需要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DNA的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DNA复制的过程四、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DNA半保留和全保留复制的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果示意图DNA复制过程的分步动画六、教学过程设计七、板书设计第三节 DNA的复制一、对DNA的复制的推测:沃森和克里克认为是半保留复制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三、DNA分子的复制的过程1.概念2.时间: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3.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4.条件:⑴模板:两条母链⑵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⑶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5.过程:解旋——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6.特点:7.准确复制的原因:8.结果:9.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导学案 (无答案)
第3节DNA的复制【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课前预习】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将,互补的碱基之间的,解开的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依据,通过形成,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因此,这种复制方式称做。
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DNA的复制概念:是指以____________为模板合成____ _ ___的过程。
2、DNA复制的时间是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制过程:⑴解旋:利用细胞提供的______,在的__________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⑵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_______,在___ _ _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______________为原料,按照___________原则,在的__________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_____。
⑶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______盘绕成________结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4、复制的特点:⑴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5、复制的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准确复制的原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复制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8、复制的意义:将_________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探究情景1 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活动1:拼接DNA,模拟DNA的复制过程活动2:推导DNA复制两次之后子代DNA链组成情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2)
聚合酶的作用下,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 形成的
子链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 过程。
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自形成一个新的 DNA 分子, DNA 复制
这样,1DNA 分子→2 个完全相同的 DNA 分子。
6.特点:①DNA 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②是一种 代 DNA
半保留式复制。(即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 分子和亲
原有的链,另一条(子链)则是新合成的。)
7.“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 完全相同?
②碱基具有互补配对的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8.结果:一个 DNA 分子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 DNA 分 子 9. 意义:DNA 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高中生物《33 DNA的复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33 DNA的复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学习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学习难点:DNA分子复制过程学习过程:细胞在增殖的同时遗传物质也从亲代传递到了子代,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DNA是如何保持前后代的一致?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沃森、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复制方式为假说的具体内容为: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将解开,互补的之间的将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游离的依据原则,通过形成,结合到上。
这样,新合成的每个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1、要分析DNA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的,就要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1958年,科学家以 ___ _为实验材料,运用,设计了实验。
2、设计思路:能把复制的单链和原来的链做上标记,然后观察它在新 DNA中出现的情况。
3、实验过程同位素:、___,标记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方法:培养基类型结果在试管中位置亲代子一代子二代分析:①离心处理后,为什么子一代DNA只有杂合链带?②子二代DNA出现了轻链带和杂合链带,说明了什么?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在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这种复制方式是:_____。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什么是DNA的复制(DNA复制的概念)?2、特点: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原料:_________________ 能量:__________________ 酶: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_____________过程: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导学高中人教生物必修二配套文档:第3章 第3节 DNA的复制 含解析
第3节DNA的复制[学习导航] 1.结合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了解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早期推测。
2.结合教材图文,了解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3.归纳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及总结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重难点击] 1.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和特点。
2.DNA复制的有关计算。
【课堂导入】生物亲子代之间是通过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那么亲代的遗传物质如何“多出一份”来传递给子代?DNA的复制就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即1DNA→2DNA。
新产生的DNA分子是一个全新的DNA分子吗?是否像洗相片似的,有一张底片就可以洗出许多相片来?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DNA复制的过程。
一、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推测和实验证据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这样,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做半保留复制。
2.DNA分子复制的实验证据(1)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技术。
(2)实验原理①DNA的两条链都用15N标记,那么这样的DNA分子质量大,离心时应该在试管的底部。
②两条链中都含有14N,那么这样的DNA分子质量小,离心时应该在试管的上部。
③两条链中一条含有15N,一条含有14N,那么这样的DNA分子离心时应该在试管的中部。
(3)实验过程(4)实验结果①立即取出,提取DNA →离心→全部重带。
②繁殖一代后取出,提取DNA →离心→全部中带。
③繁殖两代后取出,提取DNA ―→离心―→12轻带、12中带。
(5)实验结果和预期的一致,说明DNA 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合作探究1.按照半保留复制的原则,上述实验过程如果再繁殖一代,结果会是怎样? 答案 1/4中带、3/4轻带。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导学案(2页)无答案
第3节DNA的复制
【学习目标】
1. 理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2. 概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3. 探讨并理解DNA分子复制的意义。
【学习过程】
任务一学习课本P52--53页,理解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探究过程及实验证据
①通过分析DNA分子的结构,设想其复制方式。
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思路:采用和实验方法,记录试管中DNA的位置。
原理:
复制一次,如果在试管中出现带,则假设成立。
复制一次,如果在试管中出现带,则假设不成立。
④得出结论:根据课本图3-12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是以的方式进行的。
任务二观看DNA复制的视频,结合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完成下列填空
过程:
任务三 学习课本P54页“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图文,完成下表
(1) (2)
(3)
思考:如果用标记15N的DNA分子在含14N的环境中培养,结合DNA复制的特点,则复制n次
后,子代DNA分子总数为________个,含有15N的DNA分子有________个,含有14N的DNA分子有________个,只含有14N的DNA分子有_______个,在所有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5N的链有_______条。
【易错警示】
对于复制n代的DNA分子,注意区分计算后代DNA分子中含有的母链数及含母链的DNA分子数。
【课后推送】
4
(基因何以“传宗接代”——基因的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探究DNA复制的方式。
(2)掌握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3)了解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过程和思路。
(2)尝试模拟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家严谨的探究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和
科学严谨的态度。
(2)通过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挖掘学习的潜能。
◆重点难点
(1)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2)难点: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
预习案(限时20分钟,课前独立完成)
◆自主预习
见《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53自主预习部分
◆资料补充: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实验目的:探究DNA的复制是半保留还是全保留
2.实验原理:15N链比14N链重,不同DNA的质量:15N/15N > 15N/14N > 14N/14N,离心后分别位于重带(下层)、中带(中层)和轻带(上层),所以,通过观察子代DNA的离心所处的位置,即可推出DNA的类型,从而判断出DNA复制的方式。
3.试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4.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大肠杆菌(大约20min分裂一次,即DNA复制
一次)、含15N的培养液、含14N的培养液、提取DNA的试剂和器材、离心机、离心管
5.实验过程:
(1)用15N标记的NH4Cl培养大肠杆菌数代,获得子代大肠杆菌的DNA (2)将上述大肠杆菌转移至含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
(3)提取在14N培养液中分裂一次后形成的大肠杆菌的DNA
(4)提取在14N培养液中分裂二次后形成的大肠杆菌的DNA
(5)将提取的三类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6.试验结果与结论
◆兴趣探究与制作
利用拉链模拟制作DNA第一次和第二次复制的结果(课前完成)。
说明:红色拉链为15N母链,浅色为合成的14N子链,并将制作出的亲代、第一代和第二代结果黏贴在展示板上。
导学案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一】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和实验证据
1.DNA是肉眼看不见的,试验用什么方法分辨亲子代DNA的呢?
2.用同位素15N标记的方法,子代经密度
梯度离心后得到的重带(底层)、中带(中
层)和轻带(上层)表示的DNA双链构成
分别是怎样的?亲代DNA离心后将处于那
一带?说明了亲代DNA类型是怎样的?
3.模拟结果展示并预测:全保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产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DNA的类型及离心结果分别是怎样的?有何区别?
【典例一】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
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则下图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合作探究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结合细胞分裂内容,讨论DNA复制的场所和复制时期。
2.从模板、原料、能量、酶四个方面,总结DNA复制需要的具体条件。
3.概括DNA复制的过程和并分析特点。
4.子代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是否完全一致?分析DNA能准确复制的原因并概括准确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兴趣探究制作:利用拉链模拟DNA复制的过程。
1.展示:边演示边描述DNA复制的过程。
2.思考:分析此实物模型在模拟DNA复制过程中有些不足?
【典例二】下图为DNA的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DNA复制
在
期。
(2)②过程称为,断裂的化学键
为键。
(3)指出③中的子链。
(4)③过程必须遵循原则。
(5)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
由此说明DNA的复制具有特点。
(6)将一个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含14N的4种
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分裂4次,问:含14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
的,只含14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
的。
含15N的DNA细胞总细胞数
的,只含15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
的。
(7)已知原来DNA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有40个,则复制4次,在复制过程中将需要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参加。
【典例三】将大肠杆菌置于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把 DNA被32P 完全标记的大肠杆菌作为亲代,转移到只含31P的普通培养基培养,使其繁殖
4代,则它们的 DNA中只含32P的DNA数与不含32P的DNA链数分别是()A.0、2 B.2、2 C.0、30 D.14、14 ◆归纳提升:将含有15N的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上培养,复制n次,
含15N的DNA分子:2个
只含15N的DNA分子:0个
(1)子代DNA共2n个
含14N的DNA分子:2n个
只含14N的DNA分子:2n-2个
含15N的DNA链:2条
(2)子代DNA链共2n+1个
含14N的DNA链:2n+1-2条
【特别提醒】解答此类问题时,应看准“含”还是“只含”,是“DNA分子数”还是“DNA分子链数”。
◆知识总结:DNA的复制
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复制条件a模板解开的DNA的两条链b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c能量 ATP
d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配对原则 A-T C-G
复制过程1、解旋2、合成子链3、螺旋
复制特点1、半保留复制2、边解旋边复制
复制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课后作业: 自主学习第13学案,当堂达标第7题为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