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特产》课件PPT(1)PPT、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汪翠玲整理打印)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 诗歌的
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 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
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 歌…… 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 去轻叩 诗歌的大门吧。
龙眼原产于我国南 部及西南部,现我 国龙眼主要分布于 广菠西萝、广广泛东分、布福于建南北 和回台归湾线。之间,使世界 重要的水果之一,原 产于中、南美洲,17世 纪转入我国,我国是 菠萝十大主产国之一,
红橘原产于我国, 主产贵州、四川。 果 红哈皮,密薄有瓜,光主产色泽新泽,疆鲜肉。 质细嫩、酸甜可 口。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 Nhomakorabea田。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上渔者 品 (宋)范仲淹 读 诗
江上往来人, 句
但爱鲈鱼美。 了 君看一叶舟, 解
特 出没风波里。 产
找一找不是同一类的特产
刺绣 铁画 景泰蓝 玉雕 丝绸 湖笔 徽墨 雨花石 端笔 宣纸 北京烤鸭 德州 扒鸡 云南白药 平遥牛肉
作业
为家乡的特产设计一份广告。 (抓住特点,条理清楚)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 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 句。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搜集的资料,使同学们了解全国各地 丰富的特产,加深对我们祖国的了解,培养同学 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了解更多我们祖 国的情况。 3.口语训练:做一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家 乡的一种特产。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铁画是一种工艺品, 用铁片打成的线条构 成图画,涂上黑色或
刺绣是一种工艺品, 用彩色丝线在丝织 物上绣上花鸟、景
玉雕用玉石 雕刻成的工 艺品。
丝绸,是由蚕的蚕茧抽丝后编 制取得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再 经过精心编制而成的纺织品。
浙江湖州制造的毛笔。
雨花石是花形的石,是石质的花。
安徽徽州出产的墨。 用广东高要县端溪出产的石头 制成的砚台。 安徽宣城、泾县出产的高级纸张。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 在小 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 请大 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 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现在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怎样向 客人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呢?
分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各显身手 介绍特产
鸭梨为河北省古老地 方品种,适应性强, 果实大而且美肉质细 脆甘 泛多蔗种汁原植,产于香于热甜印带度及,亚现热广带 地区。甘蔗种植面积最 大的国家是巴西,其次 是印度,中国位居第三。 中国蔗区主要分布在广
1. 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 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 昔,
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 况与心情。
3.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 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 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师引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
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 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 搜集诗歌 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 自己喜欢的 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 本)(4)举行诗 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 识竞赛、合编小诗集 等活动。 6. 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 整) 7.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 人记录讨论 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 、科学以及 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 料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 一个鲁 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 流。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 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 ”三个
生字。
2. 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 怎么解决 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 整理等工作。
诗海拾贝 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一、教学目标:
1.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 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
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 了解古诗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 人的
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 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
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 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介绍特产 说说产地
哈密瓜 龙眼 甘蔗 红橘 菠萝 鸭梨
福建 新疆 贵州 广西 四川 河北

钥匙出招:
留心商店的字号,也能 了解很多特产。
丝绸 辣椒 茶叶 枸杞 香菇
浙江 四川 湖北 湖南 宁夏 甘肃
福建 浙江 安徽 福建 安徽
景泰蓝是我国特种工艺品 之一,用铜做成器物的胎, 把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在 铜胎上填上珐琅彩釉,然 后烧成。
情感。
4. 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那就 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 基础。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 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 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 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 示活动成 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 们提出 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