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4.10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五 道大题,共 7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注:请将1—14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遒qiú 劲 莅wèi临 颓圮pǐ 百舸争流kě
B.弄lòng堂 潜qiǎn能 彷徨 huáng 追根溯源 shuò
C.凌侮wǔ 游说shuì 榆yú 阴 泪下沾襟jīn
D.噩 è 梦 踌躇zhú 长篙 hāo 浪遏飞舟 è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 九洲 风华正貌 麻雀虽小,五脏全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鹬蚌相争,得利
明枪躲,暗箭难防
德国科学家在人马座中发现一运行速度奇快的毫秒脉冲星,其环绕轨道一周所需时间仅为分钟是地球和月球距离的约倍,是目前已知距离最近的双星系统。
这颗脉冲星与伴星距离约为万公里但质量却达到木星的8倍多伴星直径约为木星的%它处在一个双星系统中
①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没有大度 的气量,言语刻薄,则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将割伤自己。
②“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等巨幅标语在北京的广场、街
头 在目。
③有考生和家长表示,平行志愿靠分数说话,体现的是硬碰硬的实力,在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情况,而不是与他人,心态更加理性平和。
B.宽容 赫然 博弈
C.宽厚 赫然 博彩
D.宽厚 显然 博弈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案件的调查过程中,他利用职权和各种关系假公济私,为犯罪嫌疑人——他的小舅子开脱罪责,激起了极大的民愤。
B.传统教学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即所谓课堂教学,无非就是传递书本知识,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人接受能力。
C.我国《物权法》在经历13年的争论和立法机构高层人士空前绝后的7次审读之后,最终于今年3月份获得通过。
D.由此可以进一步看出,美国所需要的世界秩序应该是天下惟美国左右逢源,并非真的允许“和而不同”。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四中校区气势恢弘,各种建筑布局合理,教学楼、综合楼、食堂豪华而气派,见之让人耳目一新。
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C.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D. 他看着在画中与人物和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的细长双腿的仙鹤和身体苗条的白鹤,脸上不露一点声色。
7. 下面对联不够工整的是
A. 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
徐行不困稳地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
B. 德积从宽处 福向俭中求
C. 福分洋洋如东海 鹤寿悠悠似南山
D. 古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纪年法有很多,比如僖公三十年,是王公年次纪年法 ;“甲子年”、“乙丑年”是干支纪年法。
B.民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
C.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很有讲究,比如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
D.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比如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千秋等。
一般人的死称: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溘逝等。
?
二、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共24分)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 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
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 下列对“易水诀别”部分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
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天子巡狩①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
”实欲袭信,信弗知。
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人或说信曰:“斩谒上,上必喜,无患。
”信见计事。
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在公所。
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
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
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②。
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
”遂械系③信。
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绛、灌等列。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注:①巡狩,天子亲往诸侯境内巡视。
天子所至,诸侯都要来朝见。
用桎梏锁起来拘捕关押。
《淮阴侯列传》.下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素与信善 善:友善、交好
B.高帝以陈平计 以:用
C.信由此日夜怨望 怨望:抱怨、希望
D.信知汉王畏恶其能 畏恶:害怕、嫉妒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骂曰:“公非长者!”
B.弃甲曳兵而走
C. D.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
18.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今有事,亡去不义
B.信初之国
项王死后,亡归信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C.欲谒上,恐见禽
D.高祖且至楚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19.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行县邑,陈兵出入:到各县邑巡视时,进出都带着武装卫队
B.所以不击取楚,以在公所:(沛公)之所以不攻取楚地,就因为我在您这里
C.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天下已经安定太平,我当然就应该享受
D.生乃与哙等为伍:我这一辈子竟然与樊哙这般人为伍
20.下列对本文意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韩信位尊权重,招致疑忌,险酿杀身之祸。
B.韩信卖友保身,彻底解除了刘邦的疑忌,并被封为淮阴侯。
C.樊哙因韩信去拜会,深感荣幸,礼敬有加。
D.韩信才高气傲,不屑与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同列。
(三)阅读《再别康桥》,完成文后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
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
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
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
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
.第一节诗中用了三个“轻轻的”,从修辞角度讲,可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填空(共15分)
24.7分)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2)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
(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将焉取之?
(4)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 携来百侣曾游, 。
(6) 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
25.8分)
(1)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作者是 ,其中“沁园春”是词的 。
(2)《荆轲刺秦王》选自西汉 编定的 体史书《 》。
(3)《鸿门宴》选自 时期 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
四、翻译下列句子(9分)
26.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10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34567 8CDDBBABC
二、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共24分)
91011121314BC CC D A
20. B(并没有解除刘邦的疑虑)
项羽的亡命将领钟离家在伊庐,一向跟韩信友善。
项王死后他就逃命来归附韩信。
汉王怨恨钟离,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楚国逮捕钟离。
韩信刚到封国,到各县邑巡视时,进出都带着武装部队。
汉6年,有人上书告楚王韩信造反。
高祖用陈平的计策,“天子要出巡,会合各封国诸侯。
南方有云梦泽,派使者告诉诸侯到陈会合,我要到云梦泽去巡游。
”实际上要袭击韩信,韩信不知道。
高祖将要到楚国,韩信要起兵造反,又想自己没有罪,要晋见皇上,又担心被捉拿。
有人劝说他:“斩了钟离晋见皇上,皇上一定高兴,就没有忧虑了。
”韩信就去跟钟离商量这事。
钟离说:“汉王之所以不攻打楚国,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
如果要抓了我去向汉王讨好,我今天死了,你跟着也就要灭亡了。
”就大骂韩信说:“你不是忠厚的人!”最终就自杀了。
韩信拿了他的头,到陈晋见高祖。
皇上命令武士捆绑了韩信,载在随行的副车上。
韩信说:“真的象人们所说的,‘狡兔死了,用来猎兔的走狗就被烹杀;高空的鸟捕完了,良弓就收藏起来;敌国消灭了,出谋划策的臣子就要灭亡。
’天下已经统一安定,我当然就应该被烹杀!”皇上说:“有人控告你要造反。
”于是用刑具锁绑了韩信。
到了雒阳, 赦免了韩信的罪,封他为淮阴侯。
韩信知道汉王害怕和嫉妒他的才能,经常借口有病不参加朝会和侍行。
韩信因此日日夜夜怨恨不平,平常总是怏怏不乐,对跟周勃、灌婴地位相同感到羞耻。
韩信曾经拜会过樊哙将军,樊哙跪拜着迎送,称自己“臣”,说:“您大王怎么竟然肯光临臣!”韩信出了门,笑着说:“我这一辈子竟然跟樊哙这般人为伍!”
(三)阅读《再别康桥》,完成文后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21. A?
22. D?
23.反复;对心目中的圣地——康桥的无限眷恋。
(意近即可)
.
25.
四、翻译下列句子(9分)
略
五、片段作文(20分)
29.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