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长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反馈练习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长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反馈练习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7分)
阔chuò() zhàn()酒作yī()不xǐng()人事
旗zhì() zǎi()子 zuàn()着 qǐ()gài()俯kàn() nuó()动消qiǎn() wén()丝不动
星xiù() kuí()梧恐hè() yì()想天开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2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
满坐.寂然()中间力拉
..崩倒之声()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不能名.其一处也()两股.战战()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
....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B.“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想模式已不知不觉的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

C.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
感动得头昏目眩
....。

D.正值中美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
...波.。

4、下列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
(1)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来赢得更多的掌声。

(2)千方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

(3)正如翻译家傅雷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4)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

A. (3)(4)(2)(1)
B. (2)(3)(4)(1)
C. (2)(4)(1)(3)
D. (4)(3)(2)(1)
5、下列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2分)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

②这项活
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④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

⑤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6、名著阅读。

(5分)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需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邓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
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作者,文段中的“洒家”是,结合上段情节对该人物性格作评价
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后,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紧急行动。

来自部队、公安、消防、医疗机构以及民间力量的上万名救援人员
持续奋战在玉树震区救灾第一线,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慰问指导,各地群众向灾区伸
出援助之手。

国际社会纷纷对中国政府指挥下的抗震救灾工作表示高度赞扬和积极评
价,并祝愿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
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
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诗歌鉴赏(5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全词的上片写景,“_____”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____
___ 的特点。

下阕抒发的感情是。

(二)文言文阅读(7分)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

少南渡,依姊夫邓当。

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
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
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
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①虞:意料,预料。

②造次:鲁莽,轻率。

③拊(fǔ):抚摩。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⑴数.讨山越 ( ) ⑵君宜顾.之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译文:
11、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的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3分)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裴松之《江表传》)答:
(三)议论文阅读(11分)
精神手杖
①明朝宰相张居正,自幼聪慧,勤奋好学,被誉为神童。

十三岁赴武昌乡试,湖北按察会事陈束看了他的试卷,拍案叫绝,以为录取张居正当无问题。

不料,来武汉巡游的湖广巡抚顾玉麟却说“最好让张居正落第”。

陈束迷惑不解,顾解释说:“居正是个将相之才,如过早让他发达,易叫他自满,断送了他的上进心。

如果让他落第,虽则迟了三年,但能够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使他清醒,促其发奋图强。

”在顾看来,一个有远大前途和雄心壮志的人,应该能够经受住“落第”这种暂时的挫折,让他的发展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顺利的境地,使他的意志得到磨练。

这样他就会知道,要真正干成一件事并不容易。

张居正后来成为中兴明朝的一代杰出政治家,他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革新政治,匡正时弊,这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韧精神,应该说与他少年“落第”的经历不无关系。

②人生挫折难免,源于生活中的矛盾难免。

由于人们认识事物总有其局限性,对客观世界的矛盾,又总是处在一种知之甚少、不知者甚多的状态中。

况且,认识到了的事物也不一定就能处理好。

所以,在我们的面前,总是弯道多而直路少,逆境多而顺境少。

诚然,挫折总是要给我们造成损失的,因而我们要尽量减少挫折的出现。

但是,挫折一旦发生,只要处理得好,它就能够为我们深化认识提供契机,通过解析疑团,使人们变得更加成熟,也给事物的发展带来转机。

那种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的人,只能是意志薄弱者。

而意志坚强的人,往往受阻更拼搏,跌倒即奋起,绝不服输,绝不畏缩不前。

鲁迅认为:“不能真心领得苦痛,也便难有新生的希望。

”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因此,我们说,有挫折的人生才有力度,有挫折的人生才能称为丰富。

③对挫折缺乏耐受力的人,很容易把生活的某个断面、某个阶段甚至某件事看成是人生的全部,把人生的某个瞬间,视为生命的永恒。

一次重大的挫折,一次偶然的失败,就倍感人生无望,意志消沉,痛不欲生,他们把人生拥有的无数个机会看成只有一次,认为一次失败,机会的大门就再也不会对自己敞开。

比较现实的例子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十几年的拼搏到了显现最后结果的时候了,中榜者欢天喜地,而落榜者则愁容惨淡,有的慨叹命运的不公,有的感到前途无望。

对这样的朋友,我们劝他看一看张居正“落第”的故事
④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他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

以《人间喜剧》而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拥有顽强的精神,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决不轻言失败,决不向命运低头。

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

”这根手杖成了巴尔扎克坚定人生信念的象征,使他具有直面每一个挫折的勇气,从而战胜了一次
又一次磨难,铸就苦难而辉煌的人生。

年轻的朋友,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道你不也应
该拥有一根这样的“精神手杖
....”吗?
12、本文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 (2分)
13、简要概括第①段选用的事实论据。

(不超过36宇) (2分)
14、第②段划线句子“岛屿和暗礁”指的什么?“激起美丽的浪花”有什么含义? (4分)
15、结合全文,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精神手杖”的深刻含义。

(3分)
(四)说明文阅读(6分)
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喜获破译
①2006年5月18日,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告完成。

②在人体全部22对常染色体中,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块头最大。

其基因数目多达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破译难度也最大。

一个由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才完成了1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

③据估计,人类染色体大约由2万到2.5万个基因组成。

科学家在破译1号染色体的过
程中,至少
..发现了1000种新基因。

④人类基因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就像一座巨大的金矿。

它将促进生物学的不同领域如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发展。

人们从中更可以发掘出诊断和治疗5000多种遗传疾病的方法,阻止甚至扭转一些疾病的遗传。

其中,超过350种疾病被认为与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问题有关,包括癌症、老年痴呆症等。

⑤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解读和研究人类遗传物质DNA的全球性合作计划。

领导1号染色体测序项目的格雷戈里博士说:“公布人类最后也是最大一个染色体的测序,标志着建立在人类基因测序基础上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掀起高潮。


16、从文中可知,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基因研究的什么工作?(2分)
17、第3段中加点词“至少”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
18、第4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五)记叙文阅读(13分)
绝唱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
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

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③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④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

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

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⑤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

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⑥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⑦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

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

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

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⑧何况,它还有散落满池的莲子呢!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盖这片古老的荷池。

⑨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19、文章第⑥段“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圆明园残荷为什么会给作者强烈的“震撼”结合本段内容,概括回答。

(2分)
20、本文第②至⑤段文字分别表现了荷叶与荷花的美,但又对其“最美”提出质疑。

这样
写的用意是什么?请具体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写得很好,试评析其妙处。

(2分)
22、文章第⑦段说“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这种“力
量”与“精神”?这些形象是如何具体表现这种“力量”与“精神”?(4分)
2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一波三折,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B、作者借对残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C、在构思上本文颇有特色,一是文眼显现,反复照应,二是说理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D、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修辞手法,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

(8分)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在上海隆重开幕。

为了让同学们
更好的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将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

作为筹备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走近世博】请结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请用
简洁的语言阐述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2分)
【宣传世博】班级要举行“迎世博”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2分)
【响应世博】世博会中国馆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

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
未来城市发展。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低碳经济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
大会期间,“低碳生活”这一名词又逐渐走进普通群众。

所谓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
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1)学校准备就“低碳生活”开展教育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标语中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2分)
(2)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请列出两条。

(2分)①

第四单元反馈练习答案
3、B
4、C
5、改病句答案:①在“联合”后加“举办”,④去掉“近”或“多”
6、《水浒传》、施耐庵、鲁智深;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7、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表达对遇难同胞的哀悼。

8、异孤寂荒凉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9、⑴屡次⑵拜访
10、不探寻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11、勇而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而有成。

12、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13、张居正经受住“落第”的挫折,意志得到磨练,成为杰出的政治家。

14、挫折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15、帮助人们战胜挫折和磨难的坚强,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大无畏的勇气。

16、 (基因或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17、不可以,至少的意思就是不少于,说明数量多于1000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严谨性。

18、列数字,具体而准确的说明研究成果在医学上意义重大,成果非凡。

19、①圆明园残荷即使残破也要高高挺立,即使被摧折也要守住自己的根,显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1分②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相映衬,具有象征作用,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民族气节。

1分(共2分)
20、质疑是为引出下文写残荷之美(为下文表现残荷精神与力量张本)1分,用荷花、荷叶“红红绿绿的俗美”“迎合季节的庸美”来反衬(衬托)残荷“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精神美)”1分(共2分)
21、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绿叶的美1分;运用叠词,增加了音韵美1分。

22、用枯梗、枯叶、衰蓬等来表现“力量”与“精神”。

枯梗:只要没被折断,就毅然在空中高高的耸立着。

枯叶:只要没被撕破,就依然在空中高悬着,即使倒伏,也守着自己的根。

衰蓬:有的虽变成黑色,也依然在空中高举着,向上,不屈,自信,孤高,永远无法摧毁。

莲子: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

(以上4点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3分)23、B
会徽释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扣住主题,意思对即可)
(1)少坐汽车多行走, 低碳健康我拥有;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低碳让地球解脱苦难(要用上修辞)
(2)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任何电器一旦不用立即拔掉插头、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多步行,骑自行车少开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