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六校联考2016-2017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累积与运用(24 分)
1、诗文名句默写。

(10 分)
( 1)五岭逶迤腾细浪,
( 2)僵卧孤村不自哀,
( 3)河山破裂风飘絮,
( 4)橘生淮南则为橘,
( 5),大渡桥横铁索寒。

( 6),恨别鸟惊心。

( 7),夜泊秦淮近酒家。

( 8),零丁洋里叹零丁。

(9)耳朵里有不行捉摸的声响像
在哭泣,。

2、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4 分 )
①泥 nìng ( )② yùn怒()。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
③qī跷 ()④万l ài 俱寂 ()
3、解说下面文段中的加点字。

(4 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

③其实味不一样(
.))②何坐()

④贤人非所与熙.也()
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
A.为防止校园不再发生践踏事故,教育局要修业校常常性地睁开安全教育。

B.环境整顿工作获得了明显收效的原由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这让好多人谈起了亲子教育的话题。

D.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理解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理。

5、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
项(
)(2 分)
A. 全校学生摆列在操场上,人好多,却很齐整,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
B. 小沈阳的表演风趣搞笑,凡是使大人忍俊不由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
C.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对分别,流连忘返,大家希望能萍水相遇....在新的校园里。

D. 我问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他一面摆弄着,一面弄虚作假地说:“待会儿你就理解啦。


....
6、填入以下语句连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
念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由于你在。

即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
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能够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
,身不由己地
长远的念书能够令人养成恭顺中也会。

而倾听,是让人。

①沿袭倾耳细听的姿态②倾听一些尊贵的灵魂喃喃自语
逊和全神贯注⑤不由得赞不绝口
③神彩倍添的绝好方式④谦
A. ⑤①④②③
B. ②④⑤①③
C. ⑤①②④③
D. ②⑤④①③
二、阅读与赏析(36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达成后边题目。

(4分)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小孩捉柳花。

7、这首诗紧扣初夏的光景、,描绘生活风情,诗趣盎然。

(2分)
8、体会“闲看小孩捉柳花”中“捉”的妙处。

(2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达成文后题目。

(10 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②,是仆与君奕世③为通好也。

”元礼及来宾莫不奇之。

太中医生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
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④。

【注】①清称:有高傲称赞的人。

中表亲戚:跟父亲母亲家兄弟姐妹的儿女之间的亲戚关系。

②仲尼:孔子的字。

伯阳:老子的字。

师资之尊:“拜为尊师”的意思③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④踧踖:忐忑不安的样子
9.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字。

(4 分)
①诣门者()②既通()
..
③莫不奇之()④人以其语语之()
..
10. 以下句中的“之”与其余三句意义和用法不同样的一项为
哪一项(
)(2
分)...
A、人以其语语之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 、楚王闻之D、吾欲辱之
...
11.翻译以下句子。

(2 分)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12. 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文举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色。

(2 分)
(三)拔掉那颗蛀牙(8 分)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难堪。

姐姐比她漂亮。

由于想要儿子,父亲母亲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仍是女儿。

此后,又生了弟弟,弟弟明显是最得喜爱的。

父亲母亲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
的,对这个家没关紧急,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

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立誓,她要报复全部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

三个孩子中,她的学
习是最好的,由于,没有其余地方突出,她就拼死地学习。

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
芽,日昼夜夜地“健壮”成长。

⑤她默不作声,常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

即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
了。

于是,她去街坊的窗下,借着光,能够看到子夜。

她是个坚毅的女孩儿,坚毅到不会掉眼
泪。

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

父亲母亲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
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

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能够吃
一个礼拜。


⑥终于去读了,居然感觉非常自由。

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

冬季还好,馒
头不馊。

夏季,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

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卫生间,可
她素来不哭。

整整三年,她一直是整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念书,整个县城都惊动了。

全部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仍旧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以后,她仍旧默不作声,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

并且,她冰
冷的内心拒绝暖和,怕他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籍,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

整个县城又惊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

但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

此刻,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没关系。

⑩去美国以后,她仍是一个人,无人沟通,内心一片空白。

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
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

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并且内心充满了恨。

有恨的人,必然不快乐。

你应当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直是他人对不起她啊,因此,她向来拒绝和家人
联系。

子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

叫了一声“妈”
以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

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
了过来。

声音哽咽着,仿佛她赏赐了他们什么。

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

次日,又发
呆。

她决定归国。

⑿是一顷刻间决定的——归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

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

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
开花,有淡淡的芳香。

爱发性情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鹤发;喜爱打人的父亲
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

父亲母亲仰头看到她的时
候,眼神里都是慌张的,张开两只手,不知要
干什么说什么了,仿佛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迥然不一
样!
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眼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缄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

母亲哭着,抹着眼泪。

她认为自己足够坚毅,认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究竟仍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亲母亲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

父亲母亲养老,
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屋了,弟弟要开个商场,这下,也有资本了。

做完这些后,她忽然感觉自
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本来能够这样快乐。

13. 联系全文谈谈标题《拔掉那颗蛀牙》中“蛀牙”的含义是什么。

( 2 分)
14. 第( 12)段中有一处光景描绘,请把这句话找出来,并谈谈这处光景描绘的作用。

(3分)
15. 第( 11)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响能否删去?为何?( 3 分)
(四)写荷( 14 分)
朱群英
⑴因一湾碧水,我便开始写荷。

⑵在水之湄,荷婷婷如盖。

一叶碧绿沉静地睁开,从水面慢慢地升起,水在荷叶的上边,亦在荷叶的下面,荷涌动,水便涌动。

自池边向河内心漫去。

⑶于是想起伞,对天撑着,一束束的阳光采集在伞下,没有风,没有雨,荷便显得分外
地幽远、明媚。

眼光踏着一片荷叶,一寸寸地远去,小小荷塘,竟无边的宽阔。

⑷荷是水中的君子,出污泥而不染纤尘。

画荷是一种境界;唱荷也是一种境界;写荷仍
是一种境界。

沉静的地面,荷叶慢慢升起像一只张开翅膀的水鸟,又像是一只小小的船,横于水面。

阳光不过一片金黄色的落叶,与荷轻轻的摩擦,既而又被一阵风吹走,消逝在茫茫的黑夜之中。

⑸雨中看荷,像是把自己平放在水上,小雨轻吻着嫩绿的荷叶,一种迷人的音乐把你融
入荷叶以内,你摇动着,荷亦摇动着,便会有一种神韵,轻轻地咬你,细口细口地啄你。

雨水积在荷心,又一叶一叶地倒入水中,安静的荷捕获着一种清爽的动感,一滴晶莹的水珠,悬在荷心,挂在你的眼角。

雨过此后,一弯彩虹横于荷塘,那聚在荷心的水滴,亮闪闪地滚
动着,发抖着,像是从荷叶上亮起的一盏小小油灯。

⑹夏季的荷变得无边的茂盛,整个荷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把一个一
个荷池连成一个整体,间或有一只红红的荷花,倏地跃出水面,大模大样地把花瓣松开,露
出黄黄的花蕊,含苞欲放的荷躲在叶下,很不简单被人看到,像是害羞,在往上长,向来高
进荷叶,花蕾慢慢地养大,像要胀开似的。

有一线蜻蜓,向来飞进来,落在花蕾上,停住后
一动不动。

夏季的荷由浅入深,像是一种境地,放眼望去,竟有一种无穷的空间。

⑺夜幕降临,清爽的荷塘便掠起一绺细风,轻轻地袭来,有一种沁凉,沿着荷叶一圈圈
地荡开,月光很轻,从荷上挪动。

月下的荷塘萌发一种令人茅塞顿开的模糊,一朵莲花,忧如
在梦里。

一叶一叶的花瓣,挤开浓浓的黑夜,忧如从污泥里抽出。

配上蛙鼓,荷塘便喧杂起来,
探荷的人忧如一片荷叶轻飘飘的浮在水上,借着月色,荷叶依旧地洪亮,碧透。

像水
同样青嫩的荷绿忧如一池易碎的翡翠,没有月光的夜晚忧如有一缕幽香自荷中掠起,沾在袖上,掸也掸不去。

荷在安静的夜色中,浓浓地抒怀,于安静的田园光阴是一处雅致的点缀。

天亮了,荷也一一地亮起来。

⑻莲子熟时,一条窄窄的小船划破荷塘,向深处驶去,采莲女藕节同样的手像一尾鱼,
在碧翠的荷叶中游动着,碧的水、绿的叶、红的花、白的手,无一不行为夏季荷塘的主题。

便有一种斑斓,借荷为一种寄望,寓荷为一种归宿。

⑼于是伏案写荷,纸上的荷逐渐地醒了过来。

⑽便有轻轻的摇摆。

(选自《散文天地》)
16.第⑶段的划线句子“眼光踏着一片荷叶,一寸寸地远去,小小荷塘,竟无边的宽阔” 中,为何“小小荷塘”却“无边地宽阔”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3 分)
17.联合文章剖析第⑹⑺两段中加点词的含义( 4 分)
(1)间或有一只红红的荷花,倏地跃出水面,大模大样地把花瓣松开
....
( 2)探荷的人忧如一片荷叶轻飘飘的浮在水上

18.第⑻段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成效?( 3 分)
19.作者经历了几次看荷的场景?纸上“清醒过来”的荷有哪些特色?试联合文章剖析。

(4分)
三、表达与沟通(40 分)
作文:
与德高望尊、博学睿智的智者同行,也许你能获得一次心灵的启示;与积翠如云、鸥
翔鱼游的大自然同行,也许你能接受一次灵魂的涤荡;与大方无私、真挚以待的挚友同行,
也许你能收获一份从未有过的感人
请你以“与你同行,真好”为题作文。

要求:①写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觉。

②内容详细,有真情实感,字数许多于600 字。

③格式要规范,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齐。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答题卷
一、累积与运用(24 分)
1、诗文名句默写。

(10 分)
(1)( 2)
(3)( 4)
(5)( 6)
(7)( 8)
(9),
2、①( )②()③()④()(4分)
3、①②③④(4分)
4、()(2分)
5、()(2分)
6、()(2分)
二、阅读与赏析(36 分)
(一)
7、(2 分)
8、(2分)(二)
9.(4分)①()②()
③()④()
10.()(2分)
11.(2 分)
12.(2 分)
(三)
13.
(2 分)
14.
(3 分)
15.
(3 分)
(四)
16.
(3 分)
17.( 1)
(2)
(4 分)18.
(3 分)19.
(4 分)题目
3
600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答案)

4、C(2 分) 5 、D(2 分) 6 、B(2分)
(一)
7、梅子、芭蕉、柳花(任选两个即可)(2分)
8“捉”字不单写出了柳花漫天飞舞的初夏情景,并且写出了孩童开朗可爱,轻灵自然,
别有生活情味。

( 2 分)
(二)
9. ①到,前去②已经③以为奇④告诉(4分)
10.B ( 2 分)
11. 以前我的先人孔子以前拜您的先人老子为师,因此我和您是世代通好。

(2 分)
12.聪慧机智、出言不逊、才高气傲、狂放自傲。

(意思对即可)(2分)
译文:孔融十岁的时候,跟从父亲到洛阳。

那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

到他家去的
人,都是些才干出众的人、有高傲称赞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告。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
对下面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已经通告上去,上前坐下来。

李元礼问:“您和我
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回答说:“以前我的先人孔子以前拜您的先人老子为师,因此我和
您是世代通好。

”李元礼和他的那些来宾没有不对他的话感觉诧异的。

太中医生陈韪此后才
到,他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慧,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干。


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必定很聪慧吧。

”陈韪听了恭顺而不安,惊慌失措。

(三) 13.(2分)“那颗蛀牙”比喻主人公对父亲母亲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默不作声、性格畸形发展。

14.( 3 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芳香。

衬着一种清爽、和蔼的氛围,
寄寓着父亲母亲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从头回归之意。

15.( 3 分)不能够删去。

由于家人的反响让她感觉到亲情,从头审察亲情;是她感情
变化的重点。

(五) 16、(共 3 分)荷塘虽小,但是作者的眼光跟着荷花由近及远,逐渐睁开,内心的感情也逐渐丰富,因此说“无边地宽阔” 。

17、(共 4 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尽情开放的情景。

( 2)“浮” 字形象地写出了荷塘风景带给人身心的轻快和安静,表现了人与景相交融的
情景。

18、(共 3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采莲女优美的姿态,突出了夏季荷塘的活力、活力与漂亮。

19、(共 4 分)作者经历了雨中看荷、夏季看荷、夜晚看荷三个场景。

分别写出了荷清新、充满活力、安逸安静三个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