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考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渡荆门送别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在《渡荆门送别》中,诗人李白用“____”来描绘了荆门山的壮丽景色。
2.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中的“楚国”指的是今天的____。
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大荒”指的是____。
4. 诗中的“月下飞天镜”形象地描绘了____的景象。
5.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思念之情。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答案:B
2. 下列哪一项不是《渡荆门送别》中描绘的景象?
A. 荆门山
B. 楚国
C. 黄河
D. 江水
答案:C
3. “山随平野尽”中的“平野”指的是什么?
A. 平坦的田野
B. 广阔的平原
C. 平静的湖面
D. 平坦的山丘
答案:B
4. “江入大荒流”中的“大荒”是什么意思?
A. 荒芜的田野
B. 广阔的原野
C. 荒凉的沙漠
D. 无边的大海
答案:B
5. “仍怜故乡水”中的“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爱
B. 怜悯
C. 怀念
D. 羡慕
答案:C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简述《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描绘的景象。
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荆门,远眺荆门山逐渐消失在广阔
的平原之中,而长江则流入了辽阔的原野,形成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尽管诗人已经远离故乡,但故乡的江水仿佛在送别他,让他感到了故
乡的温暖和亲切。
四、阅读理解题(共20分)
阅读《渡荆门送别》全文,回答问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观?(5分)
答案:诗人描绘了荆门山、楚国、平野、长江、月亮、云彩等自然景观。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5分)
答案: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离别的感慨。
3.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两句诗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
答案:这两句诗通过月亮和云彩的描绘,象征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4. 诗人为什么“仍怜故乡水”?(5分)
答案:诗人“仍怜故乡水”是因为故乡的水象征着故乡的联系和情感,即使远离故乡,诗人依然怀念着故乡的一切。
五、写作题(共20分)
请以“离别”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要求内容健康,情感真挚。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