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体验模式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以《七律·长征》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MIRROR学科
情景体验模式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文/喻秀琼
在教育不断变革的今天,各种教学模式竞相绽放,应运而生的情景体验教学渗透于素质教育的各个学科,这种模式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受到青睐。
教师利用已有的资源或条件,创设一种课堂内容与学生体验相结合的教学场景或氛围,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形成独特体验。
现根据自己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文的情景体验教学设计,分析情景体验教学模式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
一、分析:掌握学情,以学定教
《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参”给出了本文的三维目标,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七言律诗这种形式及其所表达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有明
以《七律·
长征》为例
57
EDUCATION TODAY
April 2021
今
日教育
显的距离感,《七律·长征》这首诗的年代背景也距离学生比较远,长征、毛泽东对学生们来说都是很陌生的,加之以诗词的形式表现,小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
这些都可以通过创设诗歌的赏析和探究的情景来解决,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与体验,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二、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生动形象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上课伊始,我先让孩子们阅读课后资料袋,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有个大致了解,然后播放电影《长征》的主要片段——“飞夺泸定桥”,让学生真切感知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热爱伟大领袖的思想感情。
然后再介绍写作背景: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毛泽东以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
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都兴奋不已,并对相关视频和诗句感慨万千,急切地想去感受课文中的诗句。
三、赏析:情景再现,产生共鸣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课文的目标和重难
点,创设合理的情景,让学生在快乐中品味和赏析这样的诗句,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对这样的现代诗,在赏析诗句时不必每句都去解读,而是把关键的词句找出来,用创设的情景去完全消融它们。
在教学具体描写万山千水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我用简笔画画出“五岭”的直观示意图,请学生看,这就是弯弯曲曲、连绵起伏、长达数千里的“五岭”,
这弯弯曲曲、连绵起伏的样子可以用诗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逶迤)那乌蒙山又是怎么样的呢?(山很高,气势很雄伟,十分险峻)你能不能读好?读出你理解的“逶迤”和“磅礴”。
再让学生找出说明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词语(对“腾细浪”“走泥丸”进行理解)。
教学“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利用多媒体出示金沙江和大渡河视频,金沙江水浪滔滔,不停拍打着两岸直插云霄的峭壁,理解“水拍”和“云崖”。
大屏幕展示图片特写——大渡河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只剩下13根铁链高高地悬在湍急的河流之上。
手指图片问学生:你敢过这样的桥吗?理解一个“寒”字。
回忆课前看的电影《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片段时,22名勇士手攀铁链,冒着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不怕流血牺牲,奋勇向前,终于夺下泸定桥的情景。
利用图片赏析最后一句诗“更喜岷山千
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对“寒”和“暖”的理解及其意境的体会,是学生比较难把握的,所以在学习这两行诗句时,我借助相关资料,通过情景再现,学生对具体的事件、环境有了深入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以及对红军战士情感的体会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诵读: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朗读是语文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单纯的学生朗读或教师范读都会略显枯燥。
待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后,我播放了3段音乐,有舒缓的、忧伤的、豪放的,请学生们边听边记下这3段音乐的序号,并提问学生:“你希望用哪一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诵,为什么?”有的学生希望用第3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因为这段音乐体现了雄伟的气势;有的学生选择第2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因为音乐很忧伤,很多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牺牲了,旋律比较切合。
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配乐朗诵,把诗句和音乐进行整合,有助于感受诗歌的意境。
学生自主选择一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体现。
小学阶段的诗歌形式大多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儿童所需,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现音乐、形象、文字的综合情景,学生听着、看着,就会唱、会诵,还能有真真切切的体会,这样的诗歌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小学校
对这样的现代诗,在赏析诗句时不必每句都去解读,而是把关键的词句找出来,用创设的情景去
完全消融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