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援助事迹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警援助事迹报告
多年来,省武警总队第四支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广泛开展助残助学、捐资助学活动,大力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帮助贫困学校和学生改善学习生活环境,为军地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牢记使命宗旨,培育“传统之花”
武警四支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队伍,特别是在“双拥共建”方面,有着更加辉煌的历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多年来,基于这一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支队全体指战员始终牢记X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坚持发扬支持政府、热爱人民的优良传统,认真履行职责,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互助共建活动。
特别是xxx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
支队入城后,支队官兵对人民真诚相待,发扬“老高原”“老人们”精神,在支队X 委正确的xx下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不失时机地参与地区开发建设,特别是广泛开展的捐资助学活动,有目共睹。
近年来,基于任务的特殊性,充分发挥捐赠活动的主体作用,坚持“xx共同文化和人才教育”的原则,不断丰富共建内容,拓展共建层次和方式,扩大扶贫范围。
提起支队捐赠活动的感人故事,支队全体官兵无不惊叹不已。
无论是支队进驻草原时,还是进驻城市后,都没有失去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无论换成哪个支队队,都将继续开展警民共建、捐资助学活动。
支队除了积极参加指挥部和总队组织的捐赠活动外,还坚持每年自发组织教育捐赠。
现在,支队官兵一直在说:要进一步发扬我军拥政爱民、支队支持共建的优良传统,把这一束“传统之花”连接起来、传播开来。
二是加强xx和团结,唱好《情歌》
温暖每一个贫困学生的心,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是支队全体官兵的共同心愿。
正如支队政委陶三平所说:“是社会培养和造就了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有责任尽最大努力帮助社会办学,帮助贫困学生入学。
我们的恋爱活动一刻也不能停,我们的情歌要一直唱下去。
”支队入城前,面对车站恶劣的环境和众多群众的贫困生活,官兵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捐赠“希望工程”“助残脱困”“1121”活动应运而生。
今年7月,吴洪亮,一个县市三年级的小学生,因为父亲的残疾和母亲的重病,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
他无法送年仅18岁的小吴上学,只好辍学在家。
时任xx部主任的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召集全部门官兵,向小吴说明家庭困境,并主动从工资中拿出400元钱支持小吴返校。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支队官兵踊跃捐款捐物给小吴。
不到半天,官兵们就向小吴家捐赠了2400元现金和一些学习用品,并及时送到了小吴家。
在官兵的支持下,小吴
支队入城后,通过当地xx及相关单位,与市、乡xx村小学建立共建帮扶关系。
自2000年以来,支队的共建和筹资活动一直没有中断。
每当有重大节日或特殊情况,支队总是以慰问、捐款、捐赠、聚会、座谈等形式与xx村小学师生开展各种活动,并派出官兵到学校参观布置各种设施。
7年来,支队共捐赠善款6000元,物资150余件,书刊200余种,举办联欢会12余场。
在指挥部和总队组织的各类捐赠活动中,虽然支队人员少,但每次捐赠金额均居全总队第一。
年,通过尽可能节约各类资金和官兵自愿捐款,我们向市实验小学、中山路小学自愿捐赠学生铅笔盒300余个、作业本500余本、图书1500余册。
三、明确原则和目标,种植“责任田”
“帮助穷人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在xx支队的带领下,全体指战员精心浇灌和培育了自己的“责任场”,期待xx的“收获”,把社会和他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温暖留给他人。
官兵们提到已经或正在资助的贫困学生和共建单位,总会感到高兴。
看到返校的辍学儿童,看到面貌发生变化的贫困学校,他们总是感到无比自豪。
高尚的精神总是出现在支队官兵的实际行动中。
由于支队在捐资助学方面的无私行动和突出表现,兵团曾开展“四支队捐资助学”活动。
为继续保持光荣传统,献出一份爱心,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真正感受到绿色军营的温暖,支队官兵一致表示,要继续下大力气,进一步拓宽捐赠救助范围,提升救助实效。
年初以来,支队按照发挥突击队支援地方建设作用的总体思路,积极借鉴其他单位开展“助残捐钱助学”活动的经验,动员官兵积极发挥形象工程的示范作用,精心实施希望工程,积极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制定长远目标、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安排。
每半年坚持对本单位捐赠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并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与个人评比挂钩。
同时,支队X委注重畅通共建渠道,广泛征求受资助单位和个人意见,努力在互帮互学中弘扬和唱响共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