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核》教学反思
《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的是一夫妻俩生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

枣核利用自己身材小巧灵活惩治了县官,为民解恨的事。

一副勤劳聪明、不畏强暴的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枣核是如何惩治县官的。

2.通过描写枣核的动作描写,感受枣核的小英雄形象。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巧设表格,突破重难点。

本堂课的重难点是“枣核惩治县官妙处在哪里”。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紧紧抓住课文重点段落,抓住枣核的语言、动作描写,以枣核利用自身身材小巧灵活惩治了县官、教训了衙役们、为百姓们报仇雪恨的经过,创设表格,逐层递进,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枣核这一人物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在讲解表格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抓住枣核语言动作中的重点词,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深入地朗读,既培养了语感,又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2.巧补空白,拓展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紧紧抓住与文本有密切联系的“空白”,重视“空白”,巧用“空白”,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教到“枣核惩治县官”时,我适时地抓住文本的空白点:围观庄稼人亲眼目睹此情此景会说些什么。

然后出示设计的写话练习。

我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想象他们最想说的话。

学生兴趣盎然,思绪如泉涌流淌于笔尖。

不一会,一段段精彩、动情的人物内心独白跃然纸上,妙语如珠,入情入境,想象合情合理,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

3.在课堂教学的最后,设计了一个枣核送匾额的环节,让学生思考一下匾额上会写些什么,然后动笔写下来。

旨在让学生动笔的同时揭示文章的主旨,丰满人物的形象。

4、让学生演课本剧。

让学生在感受人物的同时,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和语言表现出来。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联想是桥梁,想象是翅膀。

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不足之处
1.时间没把握好,前松后紧,读写结合没有在课上完成。

在复习检测时可省略有关内容把节省下的时间用到学习下面主要内容上面来。

2.朗读欠缺,只注重朗读指导,忽略了学生尝试朗读,应让学生亲自体验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巧妙处。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接着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然后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小组讨论枣核是如何惩治县官为民解恨的?全班交流。

最后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用自己的话试着复述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