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10年广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集(上,共10份) 通用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九年级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0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
答案选出来.
1.下列生活用品中,没有..
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是( ) A .实验室小灯泡 B .数码照相机 C .数字电视机 D .电子计算机 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能够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 .人们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和发声频率范围是一样的
D .地震前,动物能听到人听不到的声波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人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越好 B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高速向前飞行 C .用力抛出的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D .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滑轮组时,增加承受拉力的绳的段数,是为了提高机械效率
B. 自行车的转动部分都装有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C. 骑自行车上坡前紧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
D. 拖拉机安装履带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5.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物态变化现象。

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秋季早晨,山脚小草上铺了露珠,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的
B .冬季,在浴室洗澡时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C .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掉了
D .冻豆腐的小孔是豆腐里的水在冰箱里吸热结冰,被取出后冰熔化留下来的 6.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用来说明发电机原理的实验装置是( )
A
.晚上能看到自行车的尾灯 B .有经验的渔民用叉捕鱼 C .利用激光修笔直的隧道 D .利用平面镜检查视力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用电器之间才能控制用电器
B.所有电源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不能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
D.电流表必需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9.停在公路边的汽车,能保持静止不动,是因为汽车()
A. 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B. 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C. 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D. 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0.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小
B.在真空中传播时,波长越长的电磁波频率越高
C.我们生活的空间充满了电磁波,所有的电磁波对人们都是有害的
D.电磁波是一种信息运载工具,具有传播速度快、运载容量大的优点
11.小星乘超市的自动扶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小星的()
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不变B.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12.下列知识连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物理量与对应的单位B.器材与其作用
内能J 电压表测通过用电器的电流
比热容J/(㎏·℃) 电流表辨别火线和零线
热量J/㎏测电笔测电路两端的电压
C.能量转化与常见事例D.物理学家与其成就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奥斯特发现电子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焦耳发现电磁感应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法拉第第一个揭示电磁之间有联系的科学家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小明用10s时间将重物从长5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

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2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则推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_J,功率是 W。

推力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N。

14.把重9 N、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N,物体排开的水体积是m3。

若要将实心物体全部压入水中,还需要施加N向下的压力。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N/kg)
15.如图3所示的CRH2型动车组由5节车箱组成,车组总功率为6000kW,最大牵引功率为4800kW,
最大行驶速度为200km/h 。

(1)某乘客将一只绣球挂在车厢顶棚上,一乘客看见绣球突然向右侧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高速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形,主要目的是为了 。

(2)为保证车组正常行驶,每节车箱上供乘客饮水用的电热水器耗电 功率不能超过2800W 。

一节车箱内的电热水器5min 最多可产生热量____________J,这些热量可使____________kg 的水从20℃升高到
70℃。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过 山 车
当你在游乐场乘过山车奔驰之际,你是否会想到:过山车为什么不需要引擎来推动就能“翻山越岭”呢?
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 一“发动机”就是重力势能。

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在处 于最高点时达到最大值,当它开始下行时,它的势能 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由于摩擦,损耗了少量的 机械能,所以随后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 山丘”低(如图4所示)。

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停下来。

(1)过山车通过A 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后面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是由于过山车运动过程中,将部分机械
能转化为 ;
(3)过山车第一次下行后,是利用 作为“发动机”的;在生产与生
活中,与过山车利用了相同“发动机”的有 (举一例即可)。

三、作图题(9分)
17.如图5的装置中,画出横杆上重物受到的重力,并且画出动力F 的力臂。


3 图4
18.如图6所示是发光点S 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通过作图找出S 的位置,并将两条
入射光线补充完整。

19.请你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 的电路图(画在方框内),并将右图中的器材按所设
计的电路图连接起来(用笔连线表示导线)。

四.计算题(第20题7分,第21题8分,共15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
20.如图8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 标有“6V 6W”字样,R 2=3Ω,当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
为1.2A ,这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 (1)灯正常工作电流和电源电压U ;
(2)电阻R 1的阻值及通电1min R 1所消耗的电能; (3)当S 1、S 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消耗的功率
图8
21.如图9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该种液体的重为18N ,液体的深度为0.5m ,若容器重为20N ,容器的底面积为0.002m 2。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5×103P a。

求:(g 取10N/kg ) (1)该种液体的密度。

(2)距容器底为0.2m 处A 点的液体压强;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A
图6
图9
五、问答题(5分)
22.(1)(3分)在一个大口玻璃瓶内放入一些水,然后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的同时看到瓶
内出现“白雾”,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2分)在高山上为什么很难将饭煮熟?
六、实验、探究题(共19分,23题6分,24题6分,25题7)
23.(6分)下面是小明进行物理实验时进行的基本测量,请帮他完成: (1)如图10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 _________A 。

(2)如图11所示,电压表的读数是 _________V 。

(3)如图12所示的刻度尺,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

(4)如图13所示,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_____N。

(5)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如图14所示,则其读数为:___________g 。

(6)图15中的寒暑表的温度,读数是 ℃。

24.(6分) (1)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
U
和电流 I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10
图11 cm
9
8
7 6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a. 请在图16中画出I随U变化的图像。

b. 从图像上(或数据表中)可以看出,U 增大时,
I ____________,该导电材料的电阻值R 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与各支路电流关系”的实验中,选择的实验器材有:3
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额定电压均为2.5V的小灯泡两只、一只电流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实验器材按图17所示的电路连接;
②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
③分析实验数据,探究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图17
c. 请你指出小明选择的实验器材中存在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实验器材修正后,小明通过实验测得了如上表所示的一组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
你认为能否得出“I C=I A+I B”这一结论? 说出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7分)张老师为了考查同学们对初中物理实验的掌握和应用情况,课前为他们准备了如下器材(见下图),要求每小组完成一项实验活动,并按下列要求写好实验设计和分析。

(1)、探究的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所需器材(填写器材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简述实验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结论或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cm12345678910
细线金属块
酒精水盐水弹簧测力计量筒液体压强计
图16
2010年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每空各1分,共16分) 13.1000J ; 50w ; 800J ; 800N
14.漂浮; 9N ; 9×10-4
m3
; 1N 15.(1)向左转 减小空气阻力; (2)8.4×10J5,4kg 16.(1)变小; (2)内能;
(3)重力势能;水利发电(或滑滑梯)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题
18题
19题
四、计算题( 15分) 20、(7分)解:(1) 当S 1、S 2都闭合时,R 2短路,R 1与L 并联接入电源两端
∵L 正常发光
∵P L =I L U L ∴I L =
L
L
U P =V W 66=1A ……………………………………(1分)
∴电源电压U =U L =6V ……………………………………………(1分) (2) R 1=1
1
I U =L I I U 1=A A V 12.16-=30Ω…………………………………(1分)
W 1=U 1I 1t=6V ×0.2A ×60S=72J (1分)
(3)当S 1、S 2都断开时,R 2与L 串联在此电路中
R L =L
L
P U 2
=W V 6)6(2=6Ω…………………………………………(1分)
I L =I =R U =L R R U
+2=Ω+Ω636V =32A .......................(1分)
P L =I L 2
R L =2)3
2(A ×6Ω=2.67W …………………………………(1分)
21.(8分)
解:(1)(2分)由p=ρ液gh 得
(2)(3分)h A =0.5m-0.2m=0.3m
p a =ρ液g h A =1×103kg/m3×10N/kg ×0.3m=3000Pa (3)(3分)因为容器水平放置
所以F=G 总=G 水+G 器=18N+20N=38N
五、问答题(5分)
22、答:(1)答:向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越来越多,当瓶内气体推动塞子向外做功时,气体的
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2)答:因为高度越高气压越小,而且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减小而降低,当水的沸点降
低了饭就很难煮熟。

六、实验探究题(23题6分、24题6分,25题7分,共19分) 23、(各1分)(1)0.48 (2) 2.4 (3) 2.80 (4)23 (5) 81.6 (6) 3.6 24.(1) a. 作图1分,b. 增大;(1分)减小(1分)
(2) c. 电源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1分,若说“选的电源有问题,应该选用一个2.5V 电压
的电源”或“应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又或“应选额定电压为4.5V 或6V 的小灯泡”都对)
d. 得出这一结论不恰当,(1分)因为选择了相同规格的灯泡,且只测量了一组数据(1分) 25、(1)、(1分)探究的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测定小金属块的密度;
B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 ρ液p gh = 5×103Pa 10N/kg ×0.5m
1×103kg/m3
= p 器 = F
S = = 38N 0.002m 19000Pa
C、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E、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符合题意都可得分
(2)、(2分)实验所需器材(填写器材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简述实验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写出实验结论或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相应的目的完成(2)(3)(4)等要求,表述清楚则可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