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偏差学生的帮教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偏差学生的帮教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转化行为偏差学生,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由于我们学校个别学生行为偏极、学习基础差、人情关系淡薄、缺乏合作精神和心理不健康等现象。

如果不加强管理、教育,最终导致流生,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特作此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把各位行为偏差的学生与校行政干部和班主任“一帮一”结对,进行每周一次谈心教育活动,并每学期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这些行为偏差学生在思想上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在行为上改正过去的不良习惯。

做到标本兼治,无流生,无案发。

三、具体工作:
1、摸底编组
各班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进行摸底编组,对学生成绩差,行为规范差,又有逃学现象的学生,报学生科登记备案,并根据这些偏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出几位重点加强教育的对象,这样使转化工作有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2、帮教结对
为了使行为偏差生的帮教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教育力度,组织校行政干部和班主任与行为偏差生一对一结对,展开帮教活动,并要求做到“三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制度落实;“两定时”:学生定时汇报思想、师生间定时交流与沟通;“三有”:有记录、有措施、有实效,每月行为偏差生需写一份思想汇报,班委写上鉴定,以此作为撤消处分的依据。

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不良现象的免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使行为偏差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从组织上得到了保证,人员上得到了落实。

3、多种形式加强对行偏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1)、行为偏差学生的主要表现是行为差,而行为差的原因是道德品质差。

故纠正行为偏差,在于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为此,结对帮教的教师对帮教的学生要经常进行思想教育。

(2)、在单一的说教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这些行为偏差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接受教育。

一学年结束举行一次以“我的特长和闪光点”为内容的娱乐性活动,提高他们进取心。

(3)、经常与行偏生家长保持联系,互通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发现不良倾向及时反馈并教育,并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功能。

(4)、利用假期班主任上门家访工作,针对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行为偏差的学生(尤其是受过处分的学生),班主任亲自上门家访并做到有目的、有记录、有家长的意见与签名。

行为偏差学生的帮教策略
要使行为偏差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需要各种条件。

其主观条件是:行为偏差学生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应有深刻的认识,并有改正这些不良行为的强烈欲望。

行为偏差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既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外部的教育。

我校十分重视行为偏差生的转变工作,从每月一次德育领导小组会议的讨论研究,到利用家长学校共同学习、及与社区建立网络帮教等形式,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我们认识到:作为学校为行为偏差学生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促使这些学生的主观条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并发生根本性转化,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学校方面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指学校要具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同时要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间的互帮互学关系,在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都关心行为偏差学生的氛围。

1、建立学校三级帮教网络
为了让每一位行为偏差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建立了学校三级帮教网络,即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行为偏差学生的一对一帮教关系;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班主任、科任教师与行为偏差学生的一对一帮教关系;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优秀学生与行为偏差学生的一对一帮教关系。

学校老师经常在下班后或休息日,组织部分教师或自行去学校周遍的电脑房或网吧检查,发现情况及时教育。

2、强化常规认知,增强自我意识
加强对行为偏差学生进行德育常规和法规教育,如我校每学期请来法院少年庭或附近派出所的有关同志,为全校同学上一节法制教育课,还组织他们观看一次有关影片或是展览;对于行为偏差的学生,我们会专门请来校外这方面的专家或者校长,直接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

目的是让他们懂得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体会到社会、学校的关心,以不断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教育他们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良行为,总结教训、痛改前非,主动有效地改正不良行为。

同时,综合治理老师加强对行为偏差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个别谈心,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控力,防止他们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以免受到“传染”,加入团伙,从而增强他们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爱心工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科学地了解和研究每一位行为偏差学生,善于调动他们的情意因素。

我校年青教师占到70%的比例,不足之处前面已经阐述,但这也是我们的优势:与学生年龄接近,更宜与他们沟通,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家庭方面
行为偏差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这是需要一个父母关系融洽,对子女的教育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懂得一些正确养育孩子的教育思想,以身作则,明确学校对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并能积极配合的家庭。

1、我们通过家长学校组织家长进行学习,增强他们教育子女的责任感,明确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向他们指导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

2、我们还要求各位家长大力支持、配合和参与学校的帮教工作,主动向学校反映子女各方面的情况和表现,正确而严格地教育子女。

学校向家长公布校长室电话,班主任向家长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和家庭电话,与家长们建立了最快的信息通道,把行为偏差学生的表现和点滴进步及时向家长交流,家长也把子女的各方面的情况反映给学校,为及时表扬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不断纠正不良行为提供了保证。

(三)社会方面
良好的社区环境就是指行为偏差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康的、充满着对他们关爱的社区环境。

我们依托社区,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学校定期向街道青保办反映学生所存在的一些行为问题,求得他们的帮助。

涉及到在社区、街道、里弄的行为偏差学生,由校方委托该区域的相关人员与这些学生建立假期帮教关系,建立了学校与这些区域的帮教网络,让他们时常督促、帮助行为偏差学生完成假期作业,教育他们遵纪守法,不去青少年不宜的场所。

对行为偏差的学生,我校认真做了教育探索,积极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点滴成绩。

当然,我们在行为偏生生的教育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的教育内容上进一步应讲究针对性,即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适应时代特征;而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教育方法上要勇于创新
行为偏差学生的帮教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这里,我们还要呼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商业、饮食、文化娱乐等部门的综
合管理,如电子游戏室、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等,除了明文禁止中、小学生涉足外,更应对于违反条约和法规经营者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从而改善广大中小学生生活的外层空间,减少那些不良风气对学生们的侵蚀。

我们应该及早地有效地改正行为偏差学生的不良行为,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