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课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草原》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所见所闻。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笔记。

一、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等,散文有《猫城记》、《草原》等。

二、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人民生活,表现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蒙汉民族的深情。

三、文章结构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了草原的美丽和辽阔;第二部分(4-9段)写了草原人民的生活和民族风情;第三部分(10-12段)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留恋和感激之情。

四、重点词语
1.渲染:在绘画或文字描述中,为了突出某种效果而进行的浓墨重彩的描绘。

2.勾勒:在绘画或文字描述中,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事物的轮廓。

3.拘束:限制、约束。

4.洒脱:不拘束、不拘泥于形式。

5.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6.襟怀:指人的心胸、气度。

7.洒脱不羁:形容人的性格不拘束、自由自在。

五、重点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2.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4.那么清新,那么明朗,那么愉快。

5.我若是个诗人,定要写一首长诗,来颂扬这里的美景。

六、思考与练习
1.作者笔下的草原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2.作者在草原上感受到了哪些情感?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请你用一段话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草原。

七、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草原的歌曲或文学作品?请与同学分享。

2.草原上的民族有哪些独特的风情和习俗?请你介绍一下。

3.如果你有机会去草原旅游,你最想做什么?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