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
目录
中文摘要 (2)
1.前言 (3)
1.1什么是动机 (3)
1.2什么是旅游动机 (3)
2.旅游动机的功能 (3)
2.1激活功能 (3)
2.2指向功能 (3)
2.3强化功能 (3)
3.旅游动机的分类 (3)
3.1按人们需要的层次性分类 (3)
3.1.1放松动机 (3)
3.1.2剌激动机 (3)
3.1.3关系动机 (3)
3.1.4发展动机 (3)
3.1.5实现动机 (3)
3.2按常见的旅游目的分类 (4)
3.2.1健康、娱乐的动机 (4)
3.2.2好奇探索的动机 (4)
3.2.3审美的动机 (4)
3.2.4社会交往的动机 (4)
3.2.5宗教信仰的动机 (4)
3.2.6为别人尽心尽责的动机 (4)
3.2.7商务动机 (4)
3.3按旅游动机在行为中的作用分类 (4)
4.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 (5)
4.1经济因素 (5)
4.2时间因素 (5)
4.3社会因素 (5)
4.4个人因素 (6)
5.旅游动机的激发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
摘要:旅游动机就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收入水平、休暇时间、生活环境和旅游欲望是产生旅游动机的基本条件。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旅游动机,但一般而言,旅游动机主要有逃避现实动机、好奇探新动机、健康娱乐动机、审美动机、社会交往动机、扩展和更新生活动机。

激发旅游动机必须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优质服务、旅游促销宣传、旅游创新等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关键词:旅游;旅游动机;旅游动机产生条件
1、前言
1.1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由需求引起的,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

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

1.2什么是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就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

2旅游动机的功能
2.1激活功能
旅游动机对人们的旅游行为的产生具有激活作用。

人们在潜意识中有时会出现外出旅游的需要、欲望,但在多数情况下不会轻易产生具体的旅游行为。

在一定条件下,当这些需要、欲望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就会产生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才是引起旅游行为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2.2指向功能
强烈的旅游动机总是与明确的旅游目标相并存。

旅游动机表明了人们想去旅游的欲望、倾向。

强烈的旅游动机会进一步转化为旅游偏好,即对具体的旅游目标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态度,为旅游决策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2.3强化功能
旅游动机对旅游行为的过程起维持和调整作用。

旅游动机自它产生之时起,就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只要动机不消失,活动就不会停止。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维持着旅游活动的进行,调整着活动的方向。

3、旅游动机的分类
3.1按人们需要的层次性分类
3.1.1放松动机
放松动机以解除紧张感、压迫感、消除疲劳为目的。

3.1.2剌激动机
剌激动机以寻求新的感觉,新的剌激,形成新的思想为目的。

3.1.3关系动机
关系动机以建立友谊、爱、商务伙伴关系等,或解除人际烦扰为目的。

3.1.4发展动机
发展动机以得到新的知识、技能、阅历、尊重,提高个人声望和魅力为目的。

3.1.5实现动机
实现动机以丰富、改变、创造人的精神素质、价值为目的。

3.2按常见的旅游目的分类
3.2.1健康、娱乐的动机
健康、娱乐的动机表现为在紧张的生活和工作之余,为了放松、修养、娱乐的旅游。

3.2.2好奇探索的动机
好奇探索的动机主要特点是要求旅游对象和旅游活动具有新异性、知识性和一定程度的探险性。

如布、麦哲伦的探险旅游。

3.2.3审美的动机
审美的动机是指旅游者为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而外出旅游,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如徐霞客、李白、杜甫、苏轼等的士人漫旅。

3.2.4社会交往的动机
社会交往的动机以发展人际关系、公共关系为目的。

其特点是旅游者要求旅游中的人际关系友好、亲切、热情和得到关心。

如探亲访友旅游、公务旅游等。

3.2.5宗教信仰的动机
宗教信仰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如玄奘、鉴真的宗教旅游。

3.2.6为别人尽心尽责的动机
如外出旅游是为了让父母、妻子、儿女和其他亲人或恩人得到快乐。

3.2.7商务动机
商务动机的旅游表现为更为普遍。

3.3按旅游动机在行为中的作用分类
旅游动机在行为中的作用大小,可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1]
比如,外国旅游者的主导动机是文化方面的动机;
华侨、港澳台同胞的主导动机是交际方面的动机;
国内旅游者的长线旅游,主要是出自于文化方面的动机;
短线旅游主要是出自于健康动机;
商人、公务员等的旅游,主要出自于业务方面的动机。

等等。

4.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
旅游动机就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收入水平、休暇时间、生活环境和旅游欲望是产生旅游动机的基本条件。

人们的社会性需要以及好奇心是产生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可以说是客观条件,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人们的旅游行为最终也不会发生。

[2]一般而言,促使旅游动机产生的主、客观条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4.1经济因素
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要满足这种消费就要在经济上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既有可任意支配的收入。

可任意支配的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日常生活必需品支出和固定支出后的余额。

从理论上讲,可任意支配的收入一般用于轿车、旅游等奢侈品和精神消费品。

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超过日常开支后,才会产生外出旅游的动机。

经调查,现今我们大多数家庭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又大步奔向小康,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改善,日常生活消费方面的支持比重慢慢下降,大部分家庭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的促使旅游动机的产生。

[3]
收入水平的高低是旅游消费的经济基础,它不仅仅决定着旅游动机能否产生,同时还影像着旅游者在旅游行为中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消费方式。

但是,收入水平只是影响旅游动机的一个条件,并不是决定促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唯一条件。

4.2时间因素
人们产生旅游行为,同时需要足够的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之外,用于满足精神需要的时间,即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一天工作以后的闲暇时间,周末的闲暇时间和休假的时间。

一般来说,一天工作之后的闲暇时间是不足以让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周末闲暇和休假,特别是休假时间是人们外出旅游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是人们旅游动机的产生的有利因素。

在我国,人们都有着比较充裕的闲暇时间。

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是人人都可以依法享有的闲暇时间;一周工作5天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十一”的7天小长假以及各种法定假日的三天假又无形中给人们创造了更多的闲暇时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企事业单位的带薪年假制度也在慢慢得到普及,促使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

这些充裕的闲暇时间都为人们旅游动机的产生提供了有利因素。

4.3社会因素
社会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条件发展,文化因素以及社会时尚等。

旅游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不可能脱离社会条件而单独存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对旅游动机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诱发旅游动机的产生,只有当整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相当发展时,才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建设旅游设施、开发旅游资源,从而提高旅游的综合吸引力,诱发人们旅游的兴趣和愿望,同时,也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相对丰富,经济支付能力增强时,人们才会产生旅游动机。

[4]
社会时尚是促进旅游动机的产生。

为了寻求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与社会大众保持同步,得到社会的认同,人们之间才会相互模仿,从而形成时尚,从而把旅游当成其他消费品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时,它就会像日常消费品一样会形成时尚。

4.4个人因素
个人的旅游欲望是旅游动机的诱发性因素,没有旅游的欲望,也不可能产生外出旅游的动机。

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刺激性,在人们的享受与发展需要不断增强时,它对许多人产生了吸引力,促使人们产生外出旅游的意愿。

对于处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高度紧张环境中的人们而言,逃离城市的喧嚣,换换环境,享受一下轻松的生活,调整疲惫的身心是他们的渴望。

另外,在适当的时间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偶尔的体验一下他乡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大自然的秀丽风光,也是人们的期盼。

这种逃避大城市的喧嚣,到异国他乡去探新求异的心理,对人们旅游动机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使人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处事的态度有所不同。

兴趣广泛,喜欢新异事物、乐于结交朋友的人,热衷于外出旅游;喜欢安静、稳定生活的人,乐于利用闲暇的时间在家读书、看电视、做家务,而不太愿意去参加在他们看来费时费力又费钱的旅游活动。

前者对旅游总是抱有强烈的愿望,而后者则需要一定的诱导因素,才会有可能产生旅游的欲望。

5.旅游动机的激发
激发旅游动机,就是通过提高人们旅游的积极性刺激旅游者的兴趣,以促使一些潜在旅游者积极地参加到旅游活动中去。

为此,旅游企业必须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原始古朴的旅游资源,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基础。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要以自然为本,尽可能地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风貌,以满足旅游者求真求实的心理。

在景区景点分开发建设过程中,只有维护自然之美,又利用现代技术去建设它,才能达到形、声、色的和谐和美感的目的,对旅游景点景区的任何过分修饰甚至全面毁旧翻新都是不可取的,因此,自然景观应尽力保持原始天然的美,人文景观
应保持原有的风韵,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

富于个性的旅游产品是激发旅游动机的条件。

独特的个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所在。

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要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以别具一格的形象去吸引旅游者,并不断的进行强化,渲染,来增加它的魅力。

比如九寨沟正是以它独到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原始古朴的山水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旅游者,成了人人向往的“神话世界”。

另一个方面,越是民族的往往就越是世界的。

因此,应该保持某些旅游产品的传统格调,突出民族性,注重地方特色,比如建造一些具有本地区、本民族风格的木屋、竹楼、帐篷等,不仅达到了与景区的统一和谐,又给游客带来了新鲜感和美感。

美观、实用、方便的旅游设施是激发旅游动机的保证。

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具有吸引力,仅仅是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和基础,而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保证是齐全配套的旅游设施。

旅游设施的数量、规模、档次、位置要充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要保证旅游者能够开心的进来,安逸的出去。

在设计上要造型独特,外观雅致,内部舒适。

旅游设施要满足具有不同特征的旅游者群体。

尽善尽美的服务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前提。

这就要求我们的旅游企业必须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和国际惯例,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为广大的旅游者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比如,旅游线路安排要合理,新颖;餐饮服务人员要热情,周到;客房服务要标准,娴熟;导游人员要耐心细致;驾驶人员要技术过硬,安全意识强。

总之,所有的服务都必须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尽力让旅游者体会到旅游是愉快的、舒适的、安全的,做到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5]同时,借助旅游者向周围人宣传旅游的经历和感受,也可以诱发周围人的旅游动机,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旅游活动中间来。

促销活动是激发激发旅游的促进剂。

促销活动可以突出旅游企业的形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争取更多的客源。

比如最近炙手可热的团购,相对低廉的价格,让人们更要渴望加入进来,刺激了老游客产生新需求,激发新游客的旅游动机。

旅游创新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关键。

创新是一切活动的动力,同样也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关键。

目前旅游市场上围绕考验意志和耐力的极限游乐项目,比如蹦极、卡丁车、攀岩、速降等,主题虽然比较类似,但是花样繁多,另年轻人趋之若鹜,使经营者获利多多。

现今还是针对不同阶层、对象、年龄设计的高、中、低价位的长、中、短线路,既有针对老年人的“夕阳红”,又有针对散客的“自然之旅”。

由于主题设计十分鲜明,推出线路新颖,针对性强,旅游者积极参加,旅行社收益也是十分可观的。

[6]
结束语
旅游动机对人们的旅游行为的产生具有激活作用。

旅游动机才是引起旅游行为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曾延忠.旅游心理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2] 吕勤,郝春末.旅游心理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3] 孙喜林,荣晓华.旅游心理学[M].东北财大出版社,1999.
[4] 邓辉.旅游偏爱及其形成分析.理论与实践[J].2005
[5] 刘纯.旅游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 依绍华. / 游业亟须改变产品结构.中国经济时报,2006.(责任编辑白海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