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
析-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取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到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200例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

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的接种护理,实验组儿童给予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对比两组儿童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儿童经过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后,整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和对照组儿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充分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未来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儿童;接种;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预防;作用
疫苗接种不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而是国家强力和免费推行的一个医疗体系。

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是提高儿童免疫能力,防范疾病的一个可靠途径。

按照国家规定和要求,儿童自出生开始就要开始接种疫苗,现行的疫苗主要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麻疹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1],这些疫苗都是针对一些传染性强的疾病研制的,可以在接种后有效的防范这些传染病,增强孩子对疾病的免疫能力。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接诊注射疫苗的200例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具体的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到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200例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

对照组儿童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为(3.12±1.23)岁;实验组儿童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为(3.13±1.22)岁。

纳入标准:所有儿童均符合注射疫苗的身体条件;注射的疫苗主要包括了麻风疫苗、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和百白破疫苗[2];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脏器功能疾病患儿;过敏体质患儿;中途退出研究者。

两组儿童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观察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接种护理,实验组儿童给予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在进行注射前,为了避免儿童在注射后产生一些接种带来的不良反应,可以多和医师沟通自己家儿童的情况,尤其是过敏体质和身体有缺陷的如早产儿等,需要详细的给医师说明情况再接种,避免接种后产生不良反应。

严格选取合格的注射疫苗,保障注射环境的干净卫生,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注射,如果受到儿童体质的限制,医师建议暂时不接种的,可以后续再定时间进行接种。

为了谨慎起见,可以在儿童接种后的30分钟到一个小时,在接种的医院先休息一会,等待一段时间,确定儿童没有什么不适后再回家。

同时做好儿童的相关信息统计,做好预后随访工作,回家后,家长要注意保持儿童疫苗注射部位的清洁、干净,防止病菌进入疫苗接种的部位引发感染,加强营养的补充,提高儿童的机体抵抗
力[3]。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儿童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出结果。

不良反应包括了局部反应、耦合反应、全身反应,发生率以百分比进行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行卡方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见,对照组儿童在接种疫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儿童,经过卡方检验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儿童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疫苗接种后可以预防很多的传染性疾病,能够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安全成长。

个别的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有“接种反应”[4],“接种反应”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的接种反应,包括儿童接种后的局部或者全身的不适,如在接种部位出现疼痛感,也有儿童在接种的十几天内出现高烧和皮疹,这些症状一般都会因为疫苗慢慢的被身体吸收自然消失。

类似的还有发热和萎靡不振以及莫名的烦躁和哭闹,这些都是接种疫苗的副作用[5],同样一般会自行消退。

但是还有一种接种后的反应就非常需要引起注意,一般称之为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是跟每个儿童的体质等息息相关的,有些儿童会在接种后昏厥,有些会在接种后大量的长皮疹,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儿童,这需要引起高度注意[6]。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接诊注射疫苗的200例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

结果显示:实验组儿童经过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后,整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和对照组儿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充分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未来成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参考文献:
[1]张银.浅析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临床护理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3):260-261.
[2]陈祥芹,牛延丽.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在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健康之
友,2019,(23):220-221.
[3]刘美玲.儿童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8):110-111.
[4]杨月,韩一楠,张玫, 等.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及不良反应认知与行为调查[J].社区医学杂
志,2019,17(20):1254-1257.
[5]袁义琳.针对性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J].健康必读,2019,(30):133-134.
[6]江春梅.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
究,2019,17(9):162-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