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冲突论社会冲突的根源和形成(达伦多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冲突论社会冲突的根源和形成(达伦多夫)
【教材】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三版
作者候钧生
第七章:社会冲突论
第二节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达伦多夫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冲突论的内容。

01
社会冲突的根源
01
社会冲突的根源→阶级结构
1、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社会结构
达伦多夫说:“关于冲突的社会学理论……对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冲突进行描述是很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要证明,这样的冲突是以特定的社会结构安排为基础的,因此只要这种社会结构存在,冲突就一定会产生。

2、社会学理论的任务
因此,社会学理论的任务就是从特定的社会结构推导出冲突来。

而不是把这些冲突归结为心理学变数(侵略性),或归结为描述性的历史变数(如黑人向美国移民),或归结为某种偶然性。


3、特定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
显然,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而不是别的。

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就是阶级结构。

02
划分阶级结构的依据
但是这种阶级结构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划分的,而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

他认为,到了20世纪,西方工业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阶级革命也有了新的基础,这就是权力的占有与否。

03
关于两种阶级
1、什么是权力?什么是权威?
对“权力”和“权威”的解释,基本上沿用了韦伯的定义。

权力是不顾反对而把某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

权威是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的权力。

2、现代社会形成的两个阶级
他认为,现代社会就是围绕“权力”和“权威”而形成了两个阶级:
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另一方面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

这两个阶级存在于社会的任何一个组织中。

3、对社会组织的看法→强制协作联合体
所以,社会组织不是一个产生于共同愿望的系统,而是一个强制协作的联合体,是具有一定权威结构的群体。

4、在联合体中的阶级
【角色地位:支配-服从】在强制协作联合体中,作为资源的权力与权威,其分配不可能是平等的,于是就形成了支配与服从两种角色地位。

【成员: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因而也就形成了支配与服从两个阶级的不同成员;发号施令者是统治阶级的成员,服从命令者则是被统治阶级的成员。

【统治阶级:身居高位&中间地位】具体地说,身居高位只行使权威而不服从任何人的管理者,与占据中间地位、既对某些人行使权威又对另一些人服从的管理者,都属于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地位最低】地位最低又不能对其他任何人行使权威的人,则都属于被统治阶级。

在某一种强制协作联合体中,统治角色与服从角色有清晰的界限和分化层次,但整个社会存在多种统治与服从的社会结合形式。

不管怎样,不同程度的压迫、强制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有系统的社会对立和冲突正是由此而生的。

02
社会冲突的形成
根据达伦多夫的观点,强制协作联合体中,或者说社会组织中,虽然存在着社会对立,但不是说冲突就一定发生。

社会冲突的形成是有条件的。

达伦多夫用“准群体”和“显群体”这两个概念阐述了社会冲突的条件。

01
群体冲突——权威关系合法性
达伦多夫说:“假如把群体冲突理解为关于权威关系合法性的冲突,那么,在经验上,群体冲突也许是非常容易进行分析的。

1、统治群体的利益--统治合法性意识形态
在每一个团体中,统治群体的利益都表现为一种价值,正是这种价值构成了一种有关他的统治合法性的意识形态。

2、从属群体的利益--威胁意识形态
相反,从属群体的利益则构成了对这种意识形态以及包含着这种意识形态的社会关系的威胁。


02
群体利益:潜在-显在与准群体-显群体
1、群体利益:潜在-显在
同时他又指出,群体利益有“潜在”与“显在”之别。

潜在的利益是由人们所承担的角色决定的客观利益,但是,它处于人的无意识状态中。

显在的利益则是为人们所意识到的,并被人们作为目标来追求的利益。

2、准群体
当统治阶级群体和被统治阶级群体的利益尚处于对立性潜在利益状态时,这两个群体不过是“准群体”,即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而不是组织起来的团体。

3、显群体
然而群体的潜在利益总是要向显在利益转化的。

当群体以显在利益为基础时,群体中的人们便产生了共同的阶级意识,觉知了共同的利益,并组织起来追求这种利益,这时准群体变成了显群体。

显群体是组织起来的,具有明确利益要求和奋斗目标的群体,如党派、工会等。

在显群体中,曾经是潜在的利益的要求变成了被明确阐述出来的斗争纲领或意识形态。

于是,冲突公开化了。

4、准群体转化为显群体的三个条件
准群体转化为“显群体”,达伦多夫认为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
o具备基本的技术保证,包括领导者、物质设置、纲领和意识形态。

o政治上必须有一定的政治自由,法律上必须允许结社联盟。

o准群体内部之间有沟通的可能程序与正式程序。

03
群体冲突的解决——制度化调节
达伦多夫还认为,一旦社会冲突形成了,企图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

在现代社会中,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冲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