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庚烷燃烧反应中间自由基的光谱测量_叶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2卷,第4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ol.32,No.4,pp
898-9012 0 1 2年4月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Ap
ril,2012 正庚烷燃烧反应中间自由基的光谱测量
叶 彬1,李 萍1*,张昌华1,王利东1,唐洪昌1,李象远2
1.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52.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摘 要 采用ICCD瞬态光谱探测系统和化学激波管,在点火温度1 408K,点火压力2.0atm,燃料摩尔分数1.0%,当量比1.0的条件下,拍摄了正庚烷燃烧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瞬态发射光谱,光谱曝光时间6μs,拍谱范围200~850nm。

确认了在所拍光谱范围内主要是OH,CH和C2自由基的特征辐射光谱,表明小自由基OH,CH和C2是正庚烷燃烧过程中重要的反应中间产物。

所拍时间分辨光谱显示,在正庚烷燃烧反应中,OH,CH和C2自由基一出现很快就达到其浓度峰值,但CH和C2自由基随着反应的进行迅速减少至消失,OH自由基持续的时间却长很多。

实验结果为了解正庚烷燃烧反应微观过程和验证其燃烧反应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中间自由基;发射光谱;ICCD;激波管;正庚烷
中图分类号:O433.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4/j
.issn.1000-0593(2012)04-0898-04 收稿日期:2011-09-29,修订日期:2011-12-
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91016002)资助 作者简介:叶 彬,1987年生,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e-mail:y
ebin63301698@163.com*通讯联系人 e-mail:lp
scun@163.com引 言
碳氢燃料的燃烧是超声速燃烧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提高燃烧研究水平对发展超声速飞行器推进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OH、CH和C2这类小自由基是燃烧过程中重要的中
间产物[
1]
,探测和研究它们对于燃烧分析十分重要。

这些自由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信息对于构建和检验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也必不可少。

在激波管实验条件下,国外已有对碳氢燃
料燃烧过程中OH自由基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研究[
2-
4],但对CH自由基研究得很少,对C2自由基还未见有研究报
道。

Davidson[2]和Vasu[4]
先后测得了点火压力在2~3.8atm
和15atm附近的正庚烷燃烧反应中间产物OH自由基浓度随时间的连续变化。

就我们所知,还未见有对正庚烷燃烧过程中间小自由基OH,CH和C2的同时光谱检测。

本工作在激波管中,采用瞬态光谱探测系统ICCD,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拍摄正庚烷燃烧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瞬态发射光谱,同时对三个自由基OH,CH和C2实现实时检测。

瞬态光谱测量技术在研究自由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可在一次燃料燃烧反应实验中,同时对多个自由基进行实时动态光谱测量,获得多个反应中间自由基各自相对浓度从产生、变化到消失的过程。

这些中间自由基信息为从分子水
平上认识碳氢燃料燃烧反应的微观过程提供了第一手实验依
据。

1 实验部分
采用化学激波管、
ICCD瞬态光谱探测系统、光谱单色仪系统、光电倍增管、示波器、压力传感器和透紫外石英光纤等组成测试系统,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激波管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点火温度和压力,用ICCD同时测量燃烧过程多个自由基的微秒量级瞬态发射光谱,用单色仪监测CH自由基的出现以控制测试系统的同步。

激波管驱动段(高压段)长6m,夹膜段长5cm,被驱动段(低压段)长5m,低压段末端为实验段。

由聚酯膜将高、低压段隔开,采用电热装置破膜。

实验段靠近端壁处装有两个相距18.9cm的压力传感器(PCB Model 113B24)测试激波速度。

实验时,先用真空泵分别将高、低压段抽真空,然后将氦气注入高压段作驱动气体,在低压段注入混合均匀的被测气体—正庚烷、氧气和氩气混合气体。

加热电阻丝破膜产生的入射激波在低压段端面反射,由反射激波对燃料进行点火。

点火温度和压力可由入射激波速度和一维正激波关系计算得出,通过调节驱动气体种类和高低压段压力比,可以对点火温度和点火压力进行控制。

燃料燃烧中间自由基的测量在反射激波后的低压端面附近区域进行。

在实验段压力传感器PCB1的相同横截面上插入二根透紫外石英光纤。

触发光纤末端接至单色仪入射狭缝,单色仪出射波长选在CH自由基特征光辐射431.4nm处,出射光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号去触发脉冲发生器产生一电压为5V的窄脉冲,用此电脉冲外触发DG535,由DG535在设定的延迟时间后打开探测器ICCD快门,从而使被测光信号的到达与快门开启达到同步。

ICCD(PI-MA

Fig.1 Experimental setup
1024RB)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快门开启时间最短5ns
;灵敏度为每个光子1~80个计数;光谱范围200~900nm。

2 结果与讨论
实验点火温度1 408K,点火压力2.0atm,正庚烷摩尔分数1.0%,当量比1.0,氩气为浴气。

以CH自由基的出现标志燃料的着火,以这一时刻作为拍摄瞬态光谱的时间零点。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利用ICCD瞬态光谱系统拍摄了正庚烷燃烧反应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瞬态发射光谱,部分结果如图2所示。

图中“
延时”表示相对于时间零点拍摄光谱的时刻;“门宽”表示探测器快门开启的时间,即曝光时间。

通过对图2(b)各光谱带的分析和指认,确定出它们归属于OH,CH和C2自由基的特征光辐射。

由此可知,在正庚烷燃烧反应中,能发射电子光谱的自由基主要是OH,CH和C2,其他可能的反应中间产物自由基的发射光谱都位于大于850nm波长的红外区域。

图2(b)显示有较强的C2自由基的发射光谱带,可知C2自由基浓度是比较强的,它可能与OH和CH自由基一样在正庚烷燃烧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迄今为止,正庚烷燃烧反应机理中未涉及C2自由基的相关反应。

本实验结果为正庚烷燃烧反应机理构建中应包含C2自由基的相关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Fig.2 Emission spectra in the combustion reaction of n-hep
tane/O2/ArT=1 408K,P=2.0atm,Xn-hep
tane=1.0%,Ф=1.0,gate width=6μs(a):Delay:1μs;(b)Delay:25μs;(c):Delay:70μs;(d):Delay
:200μs 图2从光辐射角度反映出了正庚烷燃烧过程动态变化的
概貌。

因各自由基相对浓度与其自身特征辐射光强度成正
比,反应过程中三种自由基特征光辐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反映各自由基自身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在燃料着火后

98第4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μs,三种自由基已有明显的特征辐射光谱带;而到25μs
,自由基光辐射达最强,即此时反应过程中各自由基浓度为最高;随着反应的进行,到75μs时,除OH自由基的特征辐射带较明显外,CH和C2自由基的特征辐射已基本消失,说明此时OH自由基还保持有一定浓度,但CH和C2自由基已基本消失,同时,由于激波管已被加热,出现了明显的管壁光辐射连续背景以及在589和767nm处的管壁杂质原子光谱;反应持续到200μs时已接近结束,此时还能分辨出OH自由基光谱,说明OH自由基还保持有较低的浓度。

图3给出了实测光谱数据得出的正庚烷燃烧过程中自由
基OH(306.4nm),CH(431.4nm)和C2(516.5nm)特征辐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历程。

由此结果可见,燃烧反应开始后OH,CH和C2自由基的浓度迅速增大,很快达到峰值,其
后CH和C2自由基浓度很快减小以至消失,但O
H自由基浓度的减小却相对平缓,特别在45~200μs之间仍然有着较低的浓度,说明OH自由基可能涉及多步基元反应,不停地产生和消失。

为了进行比较,图3还给出了Curran[5]
机理预测的自由
基相对浓度变化情况。

定性地说,实验结果和机理预测结果的CH自由基相对浓度变化趋势相同,都为迅速上升和下降,但机理结果的上升和下降更陡峭,且自由基持续时间更短。

对于OH自由基相对浓度,两者的上升趋势相同,但机理结果显示OH自由基在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浓度不变,这与实验结果差异较大。

因机理中未涉及C2自由基,无法对此进行比较。

机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间有差别,这可能来自于机理对一些影响燃烧的因素考虑不全。

本课题组在今后对其他碳氢燃料燃烧反应自由基的研究中会进一步检验CH和OH自由基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Fig.3 Comparison of curr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a kinetic mechanism developed by 
Curran et al[5]
3 结 论
在点火温度1 408K,点火压力2.0atm,正庚烷摩尔分数1.0%,当量比1.0条件下,对正庚烷燃烧反应中间自由基进行了光谱测量,首次在激波管燃烧实验中实现了对多个自由基同时进行实时检测。

研究结果表明:在200~850nm波长范围内燃烧反应的发射光谱带归属于OH,CH和C2自由基,说明OH,CH和C2自由基是正庚烷燃烧反应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实验测到了C2自由基较强的光辐射,说明
正庚烷燃烧反应机理中如果不包含C2自由基的相关反应,
机理是不完善的;在正庚烷燃烧反应过程中,OH,CH和C2自由基一出现很快就达到其浓度峰值,随着反应的进行,CH和C2自由基浓度迅速减小,但O
H自由基持续的时间却相对长很多,这可能是由于OH自由基涉及多步基元反应。

得到的正庚烷燃烧过程中重要小自由基OH,CH和C2
的光谱信息及其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历程,对了解燃烧反应的微观过程和验证正庚烷燃烧反应机理非常重要。

References
[1] Markus Kohler,Andreas Brockhinke,Marina Braun-Unkhoff,et al.J.Phys.Chem.A,2010,114:4719.[2] Davidson D F,Herbon J T,Horning D C,et al.Int.J.Chem.Kinet.,2001,33:775.[3] Cook R D,Davidson D F,Hanson R K.Proc.Combust.Inst.,2009,32:189.[4] Vasu S S,Davidson D F,Hanson R K.Combustion and Flame,2009,156:736.[5] Curran H J,Gaffuri P,Pitz W J,et al.Combustion and 
Flame,1998,114:149.0
09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第32卷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 of Intermediate Free Radicals of n-Hep
tanein the Combustion 
ReactionYE Bin1,LI Ping1*,ZHANG Chang-hua1,WANG Li-dong1,TANG Hong-chang1,LI Xiang
-yuan2
1.Institute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Sichuan University,Cheng
du 610065,China2.Colleg
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Abstract Using 
an intensified spectroscopic detector CCD and a chemical shock tube,transient emission spectra of n-heptaneduring the reaction process of combustion were measured,with exposure time of 6μs and a spectral range of 200~850nm.Exp
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an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1 408Kand pressure of 2.0atmos,with an initial fuel mole fraction of1.0%and an equivalence ratio of 1.0.Measured emission bands were determined to be produced by OH,CH and C2freeradicals,which reveals that small OH,CH and C2r
adicals are important intermediate products in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n-heptane.Time-resolved spectra indicate that radical concentrations of OH,CH and C2reached their peaks sharply;however,CH and C2reduced and disappeared rapidly while the duration of OH was much longer in the reaction.This work providesexperimental data for understanding the microscopic process and validating the mechanism of n-heptane combustion reaction.Key
words Intermediate radical;Emission spectrum;ICCD;Shock tube;n-Heptane(Received Sep.29,2011;accep
ted Dec.28,2011) *Corresponding 
author关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收取审稿费的通知
尊敬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广大作者、读者同志们,本刊自2006年底采用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投稿系统实现网络采编以来,进一步扩展了审稿专家队伍。

本刊参考同类期刊的现行做法,决定自2010年12月1日以后登记的稿件向投稿作者收取审稿费100元/篇,在您投稿之前,为免受经济损失,请您必须考虑:
1.没有创新的一般性稿件,请您不要投稿。

2.没有国家级基金资助的稿件,请您不要投稿。

3.不是光谱专业的稿件,请您不要投稿。

4.与其他文章重合率超过10%的稿件,请您不要投稿。

作者在投稿后,将会收到缴纳审稿费的通知。

请作者及时从我刊网站(http://www.gpxygpfx.com)查询稿件是否处于交审稿费状态,在收到通知后,请及时缴纳审稿费;如在10天之内没有收到您的审稿费,被视为自动放弃,本刊不再受理。

汇款时,请写明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收件人姓名等信息,以便准确寄回发票。

汇款方式(在附言里写明审稿费)
:邮局汇款: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社(收)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62181070,62182998电子邮箱:chngpxygpfx@vip.sina.com感谢您多年来对《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的支持和厚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社
2010年12月1日

09第4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