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是简单打倒既得利益他们也没安全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今,南巡”已经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事 “
件之一 写入 当代 史 。x4 平那 次途 经 武 昌 、 圳 、 g, 深
民间金融高利贷化 、民间资本热钱化的问题 。大 量 民间资本 、 钱多 , 人急 , 大家想赚快钱 , 结果导致 两个“ 癌症”高利贷和高房价。 : 但是温州问题背后 实际上是实体经济的空心化问题。美国为什么爆
现代民主和市场体制需要进一步改善 ,但它
们仍然是可行的 ,而且人类迄今 尚未找到更好 的
选择 。
中国经济飞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 , 经 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结构性问题 已经到了必须再启
动新 一 轮改 革 的关 口。
下一步改革该怎么走?国家如何形成新的改 革共识702年全国“ 21 两会 ” 尚未开幕 , 各方关于
发金融危机?有人研究表明是因为美国产业空心 化了 , 制造业衰退了。 我们也要防止制造业和实业 的空心化 ,温州问题正折射出我国制造业和实体 经济的空心化。 我们要寻找经济发展 的新动力 , 实现跨越 “ 中
珠海 、 上海等地的巡视, 以及他在巡视期间发表的
诸多讲话 ,被视为对走到十字路 口而变得有点犹
识, 明确未来改革的路线图。
我们对改革要持一种开放 的理解心态。我们 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能够推行下去?这是改革者的 策略问题 , 就是要在既得利益之外培养新的利益 , 用新利益来克服老利益 。回溯历史 , 在改革早期 , 因为城市既得利益比较强大 ,领导层首先进行 的
是农村改革 。 在毛泽东时代 , 农村基本上被体制所
的重大问题 , 防止改革停 留在部门层面的“ 小修小
补” 以致 出现 “ , 按下葫芦浮起瓢 ”许多老问题久 , 改不革 、 问题层出不穷 的局面。 新 三要破除推动主 体的“ 门化” 防止让既得利益者设计 改革和推 部 , 进改革 , 防止部 门利益对改革的锁定 。 比如“ 3 新 6 条” 允许民间资本来发展小型金融机构 , 但是最终 形成“ 上面放 , 下面望 , 中问一个顶 门杠” 的执行难
地、 劳动力 、 能源 、 矿物以及资本价格( 利率和汇率)
的管制。政府必须改革垄断企业 ; 对国有资产实施
公平有效的私有化 ; 改革税收制度 , 以全面落实改 善社会福利的目标。 此外, 增加在社会保障、 必 医 疗、 教育、 住房和环境等公共服务领域 的开支。
经济危机在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蔓延 ,使人 们对 自由市场的未来命运产生了怀疑。 然而 , 中国 的故事并不能成为反对 自由市场制度的理 由。相 反, 中国过去 3 年的成功 , 由于实行市场改革 0 是 的缘故。 要继续前进 , 中国现在必须转变政府在经
奠定了一定 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社 科新 论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3 02 期
在城市改革开始后 ,因为国有经济部门既得 利益比较强 , 以, 所 改革者先不动国有部门。国有 部门的改革 , 只是政府向企业 的分权 , 或者中央向 地方的分权 , 可以说是一种体制内部改革。 如何培 养新利益?领导层就容许在国有部 门之外逐渐发 展出非国有部 门来 ,其 中既包括私营经济也包括 外资经济。 随着他们的成长 , 国有部门 自 然感到压 力, 等到时机成熟的 19 年 , 9 8 国企开始全面改革 。
从改革的条件来看 ,现在的形势 比改革开放
之初 , 很多方面都好太多了。刚改革开放的时候 , 也存在既得利益者 , 改革的阻力也很大 , 甚至比现
在更大 , 当时的阻力来 自意识形态 、 思想认识 、 组
织体制和财力多个方面。 我们再看今天 , 改革条件
比当初好多了。 关于怎么改 , 前争论很大。 目 执政党应该通过 进一步的思想大解放 ,尽快推动社会形成改革共
三是进行金融体制 的改革 , 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
通过三项改革创造制度红利 ,使我们 的国家从 中 等收入成功迈 向高收入 国家 。
( 邓摘 )
纪念“ 南方讲话 "告 别“ , 克里斯玛”
21 0 2年 2月 的这个 星期 中 , 两个 日子让 人 有
( 邓摘 自{1 纪经济报道}02 3 3日 2世 21 年 月
者持这种思维的话 , 改革注定要碰壁 。 这是革命而 不是改革的思路。 改革是要在现行的既得利益之外 , 培养出新 的利益来 , 同时对既得利益者要逐步改革 , 改变他 们追逐利益 的方式。 等到新 的利益培养出来之后 , 再动既得利益 , 效果就好很多。 新利益一方面对既 得利益构成 了压力 ,另一方面也能消化改革既得 利益所产生的成本。
等收入陷阱”必须要靠改革 , , 做好改革的“ 顶层设
计” 。一要 破 除改革 设计 的 “ 片化 ” 碎 。系统设 计 、
通盘考虑 , 打好政策“ 组合拳” 防止“ , 头痛医头 、 脚
痛 医脚 ” 的短期政 策 。二 要 破除改 革 目标 的“ 应急 化” 。要有 长远 的 战略 目标 , 抓住 和解 决事关 长远
社 科新 论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3 02 期
和呼声 中找答案。
改革不是简 单打 倒既得 利益 他们也 没安 全感
2 年前 , O 邓小平南巡重新定义改革 ,O 2 年后 ,
( 王摘 自 环球时 ̄ }02年 2月 2 《 K 21 9日
李希光 / 文)
现代 民主和市场体 制仍然是 中国改革最好 的选择
当前有从发展经济 , 转向完善法治和提供公共服务。
第二 , 经济体制必须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 政 府则发挥监管的职能。 要实现上述 目标 ,政府必须废除各类经济和
市场活动的审批程序 ( 有必要实施监管的行业除 外) 必须停止干预市场价格和交易, 。 逐步废除对土
郑永年接受( a 2 世纪经济报道 》 的果 访认为 ,
关于要不要改革 ,整个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分歧不 大。 除了极少数认为中国模式( 他们所说的中国模 式与我通常所说的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通常所说 的中国模式是一个 中性词) 就是最好的人 , 社会中 的大多数人都想改革 ,即便是很多人认为会反对
形成“ 制度红利” 推动新一轮发展 的最重要的 改革有三项 : 一是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 拓宽投资渠 道。 当前不仅要解决融资渠道的问题 , 而且要拓宽 投资渠道 , 解决大量 的民间资本“ 彷徨 、 纠结 , 钱没 地方投” 的问题 。二是进行财税和分配制度改革。
了他们 的后路。 任何一个层次的改革 , 如果其操作
豫的中国改革进程的一记棒喝。 感 I 5 小平 , 感谢 “ 南巡” 。从此以后 , 中国改 革的方 向变得清晰 , 步子变得坚实 , 中国开始 了举
世 瞩 目的黄 金增 长 二 十年 。他 的那些 经 典话
语——“ 胆子要大一些 , 敢于试验 , 看准 了的, 大胆 地闯”“ ,谁反对改革开放 , 就让他们睡觉去好 了” , “ 把尾 巴夹得紧紧地 ,要沉着 、沉住气 ,要藏拙”
改革走向的辩论已硝烟四起。
中国政府在上世纪 7 年代末启动改革开放 0 的进程 , 随后放弃了计划经济 , 转而采用了社会 主 义市场体制。这使 中国经济得以避免崩溃并迅速
增长。在转型的初期阶段 , 由于市场尚不发达, 政 府有必要发挥 主导作用 ,因此产生 了与东亚或 日 本模式类似的政府主导型体制。如今 ,这种政府
情况。
成长起来的非国有部门既可 以接受部分破产国有
企业的资产 ,也可以为国企下岗工人提供很多工 作 岗位。
很 多人往 往认 为 ,既然 改革 的 阻力在 于 既得
利益者 , 那么就要针对他们 , 剥夺他们 的利益。但 是前面的经验告诉我们 , 先不要急于不切实际地
触动 既得利 益 , 望一 下打 倒既 得利 益者 , 期 甚至 断
王 尔德 /文)
想起已故 的中国伟人邓小平 :9日, 1 是他逝世 1 5
周年 的忌 日;1日, 2 则是他后来 被称 为“ 南巡 ” 截
止 日二 十周 年 的 日子 。
破除改革的碎片化 、 应急化 、 门化 部
辜胜阻在 匕 日报} o2年 2月 2 京 21 7日撰文
指 出 :前 段 时间 出现 的温州 问题 表面 上看起 来是
隔离。 尽管农村改革也有阻力 , 但这些阻力因为不
济 中所扮演的角色 ,继续朝着建设 自由市场体制 的方 向推进改革。这是一项未竞 的使命。 ( 汤摘 自 中国经济信,}0 2 — 秦晓 / 《 f 2 1/ 4 - 3 文)
是体制 的主体 , 改革 的阻力 比较小。 这是农村改革 很成功 的主要因素。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改革
改革的既得利益者 。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既得利益者虽然从改革 中获益较多 , 但是他们在现在这种局面下也会感 到缺少安全感 ,所 以我们看到大量的富人将财富
转移 到海外 。
主导型模式的使命 已经完成 ,接下来我们应该摆
脱特殊利益团体的掣肘 , 转变政府职能 , 进一步推
进 市场 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