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一课一练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两则》一课一练2
适用年级:八年级建议时长:0分钟试卷总分:48.0分
一、单选类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0分)(单选)
A. 江阴要塞(sài)瓶塞(sāi )
B. 锐不可当(dāng)上当(dàng)
C. 横渡长江(héng)蛮横(hèng)
D. 星宿(xiǔ)住宿(sù)
2.新闻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了()(2.0分)(单选)
A. 我军解放南阳的背景
B. 三路军的渡江情况
C. 我军对人民群众的安抚
D. 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
3.这则新闻为什么要介绍南阳的历史背景()(2.0分)(单选)
A. 为了让读者了解南阳。
B. 为了引出下文。
C. 为了前后呼应。
D. 为了体现南阳的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
4.这篇新闻发表于()(2.0分)(单选)
A. 1947年7月
B. 1948年11月
C. 1948年7月
D. 1947年11月
5.为什么不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要概述一年多来南阳我军的战况。
()(2.0分)(单选)
A. 因为我军南阳之战失败,不值得说。
B. 作者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出一年多战况。
C. 南阳解放之日是一年多伟大胜利的好时机,其次,总结一年的战绩可以说明将军为什么弃城而逃。
D. 给读者留下悬念。
6.下列不属于南阳战争取得的成就是()(2.0分)(单选)
A. 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建了七个军区,扩大了老根据地。
B. 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档的武装力量。
C. 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D. 蒋军弃城而逃,我军占领南阳,但并未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填空类
1.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dāng
B. dàng
当(____)选妥当(____)当(____)面恰当(____)(4.0分)
2.填一填。
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曾这样介绍: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在古典名著中对曹操这一人物进行了艺术性的刻画。
这一名著是____,作者____。
(2.0分)
3.填一填。
本文作者____,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新中国的缔造者。
(5.0分)4.填一填。
毛泽东____人,主要作品都收集在____中。
(2.0分)
5.填一填。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____。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____。
(2.0分)
6.填一填。
A.及时性
B.真实性
C.简洁性
新闻的特点____: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____:报道及时迅速。
____:语言简明扼要。
(3.0分)
7.新闻的语言具有真实、准确、及时的特点。
请根据这三大特点对以下句子分类。
真实性____ 及时性____ 准确性_____
A.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B.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的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
C.1948年11月5日电。
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D.一年多时间内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3.0分)
三、综合类
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长江女神”芳踪已逝
(1)一位瑞士富豪的后裔和一群科学家想要拯救生活在中国长江水域的白鳍豚,然而,没人知道这种动物是否还存在。
(2)上个月,瑞士人奥古斯特·弗鲁格率领一支由中国、日本、瑞士及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开始搜寻白鳍豚的下落。
白鳍豚是一种生性害羞、视力极差的淡水哺乳动物,数百年来在中国传说中一直被誉为“长江女神”。
(3)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科学家们就曾估计,当时长江里仅剩约200头白鳍豚,在穿梭于长江水道的货船和渔船的夹缝中苦苦生存。
而到1997年人们最后一次亲眼目睹白鳍豚时,科学家们再次估计,这种动物最多就剩下17头左右了。
中国的白鳍豚已被逼到了绝境。
(4)“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消失可不是件小事。
”来自美国的生态学家鲍勃·皮特曼一边用望远镜搜寻远处的水域一边如此说道。
(5)白鳍豚的境遇凸现了中国为其经济的急速发展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是空气和水域的严重污染。
白鳍豚这种长吻似剑、具有神奇声纳系统因
而能在浑浊江水中自由穿行的大型水生哺乳动物,由于缺乏政府的有力保护和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眼下看来已经沦入万劫不复之境。
(6)为了这次活动,弗鲁格召聚了一批来自东西方的科学家,其中包括美国商务部属下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的海洋生态学家皮特曼,还有中国知名的白鳍豚保护专家王丁。
(7)“白鳍豚是一种美丽的动物,位列食物链的顶端,并且亲近人类。
如果长江无法养育白鳍豚,那里也就不适合人类生活了。
”王丁望着沿江不断排出污染废物的工厂说。
(8)关于白鳍豚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两千年前,晋朝学者郭璞对中国最古老的辞典《尔雅》作注时详细描述了白鳍豚。
后来,这种神奇的动物不知不觉间进入了爱情故事,摇身一变成为美人鱼一样的美丽女子的化身。
因此渔人都将它称作“长江女神”,还说它能预测坏天气。
(9)瑞士科学家乔吉奥·皮利里于上世纪70代晚期来到中国开始对白鳍豚进行深入的研究,直到此时,人们才开始对白鳍豚有所了解。
(10)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白鳍豚的数量急剧下降。
它们喜欢栖息的沙洲没有了,河道也被炸毁了。
白鳍豚和渔民争食,经常陷入渔民捕鱼的渔网。
船只的马达声也令它们茫然。
(11)1978年,中国政府决定成立科研小组,专门研究这一濒危物种,这个组织目前的主管人就是王丁。
王丁在中国被称为“白鳍豚先生”,他是从1980年开始喜欢上这种动物的。
当时,渔民把一头受重伤的白鳍豚送到了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交由他照料。
(12)王丁和他的同事把这头名为“淇淇”的白鳍豚放养在一个鱼塘里,帮它敷用一种传统中药药膏,逐渐使它恢复了健康。
王丁和同事们继续照料淇淇,直到它于2002年7月寿终而死。
“失去它就像失去了家里的亲人一样。
”王丁说。
(13)弗鲁格见到王丁后被他对事业的热忱所深深感染。
白鳍豚的处境岌岌可危,弗鲁格认为人们为拯救这种濒绝动物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中外科学家在如何保护白鳍豚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14)曾有一头白鳍豚和几头体型较小的江豚一起被转移到了相对封闭的保护区,结果江豚活了下来,而白鳍豚却死了。
时光流逝。
到2004年,渔民们几乎已经见不到白鳍豚了。
弗鲁格开始组织中外科学家搜寻它们的下落。
(15)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研究人员将轮流搜索江面寻找白鳍豚的踪影。
如果能发现10头以上白鳍豚,他们将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但是目前看来希望渺茫。
船上的大多数科学家担心他们一头也看不见。
(16)多年来,皮特曼一直在全世界的江河湖海里搜寻珍稀的海豚和鲸类物种。
他说,这次行程将是最艰难的一次。
“预想中的几近灭绝的现状使得发现白鳍豚的几率变得微乎其微。
我之所以来是要向它们致以最后的敬意。
”(选自《华尔街日报》,本文获2007年普利策新闻奖)
(1).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文体中的____部分。
(1.0分)
(2).文中第一自然段用了____、____、____表达方式。
(3.0分)
(3).文章引用了东西方多国科学家对“拯救白鳍豚”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分)(多选)
A. 凸显了白鳍豚的濒危处境,拯救工作刻不容缓。
B. 表明“拯救白鳍豚”希望渺茫,凸显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忧虑。
C. 凸显报道的客观性,增强说服力。
(4).下列对新闻通讯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2.0分)(多选)
A. 将白鳍豚喻为“长江女神”,表明了人类对白鳍豚的喜爱;但是人类的虚伪残酷又将白鳍豚逼上了绝境。
B. 这篇新闻运用多种记叙方法。
文中关于白鳍豚的传说,属于插叙,它提供一种背景材料,让读者在品味神奇动物的美的故事时,感叹当前白鳍豚的严酷的生存现状。
C. 东西方科学家对拯救白鳍豚的一致看法,既凸显了白鳍豚的濒危处境,说明拯救工作刻不容缓,也表明拯救白鳍豚希望渺茫,传达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现状的担忧。
D. 这篇新闻虽然多角度分析问题,更容易让读者信服,但透出“西方中心论”的痕迹,因而削弱了报道的说服力。
E. 本文虽以白鳍豚为新闻报道对象,但却从中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可谓小中见大。
2. 阅读下面课内的文段,回答问题。
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
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
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zǔ gé)_____。
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
我(wǔ zhuāng)_______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
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
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
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
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
(1).本文选自____,作者____。
(2.0分)
(2).这段话主要写了()(2.0分)(单选)
A. 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地位。
B. 南阳攻弃的事件和背景。
C. 一年来人民解放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D.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3).“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_修辞手法。
(1.0分)
(4).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汉字,依次是(____)、(____)。
(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