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高频命题点突破 模块二 世界古、近代篇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K12课件
13
答案 B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图中的关键信息是美 洲大陆地图和航海用的罗盘,由此判断题干中的“新发现”是指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美洲的发现密切了世界 各地之间的联系,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与新航路开辟及发现 美洲无关;人文主义思想诞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排除C项;18世纪 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排除D项。
专题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K12课件
1
总纲目录
主干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主干点二 两次工业革命
K12课件
2
K12课件
3
1.世界市场萌芽: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 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与美洲开始了 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世界市场拓展: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 始积累,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K12课件
5
主干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1.(2018湖南怀化期末)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 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 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流入中国。这反映 了 ( ) 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K12课件
26
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材料表明,蒸 汽机的改良是为了解决生产中机械动力不足的迫切问题,故B项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技术革新的迫切性,由材料中“有意的发 明”可知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 新,推动垄断组织产生与发展、实现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的是第 二次工业革命,C、D两项错误。
K12课件
22
考点 工业 革命
第二次 工业 革命
核心提示
拓展升华
成就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积极影响
(2)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
(3)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K12课件
8
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教皇子午线 的划定缓和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利益纠纷, 促成了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故A项正确;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项不符合时间条件,故B项错误;世界性国际 分工出现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时间条件,故C项错误;当时 国际政治力量中心仍然在西欧,没有发生转移,故D项错误。
成就 (1)电力的应用 (2)新动力工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
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 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
(3)石油化工:提炼并制造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影响
(1)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方式:出现垄断组织
(3)世界市场: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
K12课件
K12课件
4
3.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 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 生,列强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世界市场最终建立: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K12课件
6
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根据所学可 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 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据材料“美 洲的巨额白银不断流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手工业 发达,手工产品竞争力强,能够满足西、葡的市场需求,故C项正 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成为西、葡的白银流入国,故D项错 误。
K12课件
14
5.(2018课标Ⅱ,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K12课件
15
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 图中信息表明,奴隶贸易中贩运的奴隶数量在16—18世纪不断增 加。据此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早期资本主义扩张阶段, 而奴隶贸易正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之一,故A项正确。世 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错误。“日 不落帝国”的产生主要是靠抢占殖民地而非奴隶贸易,故C项错 误。奴隶贸易达到极盛的原因是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而 非白银开采的需要,故D项错误。
K12课件
20
3.(2018 湖南郴州一模)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பைடு நூலகம்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份 比例
1870年 78%
1896—1900年 74%
1913年 72%
A.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下降 B.欧美列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设备陈旧阻碍了欧美国家的发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K12课件
25
5.(2018江苏单科,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 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 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 时期的技术革新 (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K12课件
21
答案 D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第二次工业 革命期间美德两国经济持续发展,英法两国实力相对下降,故A项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法、美、德四个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总 值中的比重下降,无从得知欧美列强间经济的发展态势,故B项错 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设备陈旧阻碍了自身发展,故C项错 误;英、法、美、德四个国家工业生产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其他 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故D项正 确。
(2)工业革命后 ①主要目的是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 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 ②主要方式是利用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
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K12课件
12
4.(2017北京文综,21)下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 《新发现》(NOVA 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 )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3)影响: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 ①主要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
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 累
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主要方式是抢占殖民地、武力抢劫、贩卖
黑奴等
(1)荷兰 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 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2)英国: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世纪中后期,确立海上霸
K12课件
7
2.(2018 福建福州质检)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 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 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这一史实主要 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 ( ) A.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 D.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
K12课件
23
4.(2018课标Ⅰ,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 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 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 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 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K12课件
11
考点 新航路 开辟
早期殖 民扩张
核心提示
拓展升华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区分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不同
(2)过程: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 特点
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1)工业革命前
影响
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
(2)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 ③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
立的阶级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消极影响: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
K12课件
18
2.(2018河北唐山期末)亚当·斯密认为,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 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 社会。这种观点 ( ) A.完全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扩展 C.忽视了法制和道德的历史价值 D.成为当时工人运动的思想遵循
K12课件
K12课件
9
3.(2018河南濮阳一模)《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 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 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 ) 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K12课件
10
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根据所学可 知,16世纪时葡萄牙是新航路开辟的先驱,首先称霸,17世纪的世 界霸主是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根据材料可 知,每个世纪控制奴隶贸易的都是当时的世界霸主,所以欧洲殖民 活动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 60年代,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3个世纪以来控制奴隶 贸易的国家换了3个,说明殖民秩序并不稳定,故C项错误;根据所 学可知,3个国家的称霸是依次实现的,并不是三足鼎立的局面,故 D项错误。
K12课件
16
主干点二 两次工业革命
1.(2018 安徽蚌埠一模)前工业化时代,英国儿童常被作为“社会 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资源”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工业革命 早期,“工厂儿童”俨然成为儿童的代名词;19世纪80年代,学校 被认为是儿童“恰当的去处”,学校儿童亦被视作“在未来诸多 方面具有投资价值”。这一变化 ( ) A.源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B.催生了英国近代教育事业 C.推动了福利国家制度诞生 D.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K12课件
17
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从前工业化 时代到工业革命早期再到工业革命后,儿童从参加社会生产到进 入工厂再到学校儿童被视作“在未来诸多方面具有投资价值”, 显示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儿童的价值被深入挖掘,故A项正确; B项中“催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福利制度诞生应该 在二战后,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劳动力十分短缺,故D项错 误。
K12课件
24
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 从材料信息可知,对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不同的研 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使人们对工业革命首先 在英国发生的认识趋于全面,故选B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 国是由于英国最早具备了一系列条件,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 理之处,故A项错误;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不能以观点提出时 间的先后来判断观点可信与否,D项错误。
19
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垄断资产阶级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材料中的自由 主义思想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A项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 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原有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不适应对外 原料积累和市场拓展的需求,自由主义适应了这种趋势,故B项正 确;材料牵涉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并未牵涉对法制和道德的影 响,故C项错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主要是对资产阶级有利,故D项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