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结核误诊病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结核误诊病例分析
廖锦良;邝浩斌
【摘要】目的了解支气管结核误诊的原因.方法分析35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结核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癌、支气管哮喘等.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重要方法.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11(016)007
【总页数】2页(P1132,1135)
【作者】廖锦良;邝浩斌
【作者单位】510095,广东,广州,广州市胸科医院四内科;510095,广东,广州,广州市胸科医院四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结核病。
由于临床和X线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常导致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区住院治疗曾在外院误诊的35例支气管结核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一、本组35例患者均为外院误诊,因疗效不佳转来我院,入院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其它检查治疗,确诊为支气管结核。
本组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18~65岁,平均38岁。
二、临床表现 35例支气管结核中,咳嗽、咳痰26例,其中血痰7例,干咳、刺
激性咳嗽6例。
发热12例,局限性哮鸣音6例,胸痛8例,气促11例,声嘶3例。
PPD皮试阴性7例,轻度阳性10例,中度阳性12例,强阳性6例。
血沉增快19例,正常16例,行支气管镜检查前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4例,阴性31例。
三、X线检查 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示:未见异常3例,余32例胸片可见斑点、结节、条索状等多形态阴影32例,其中合并肺门块影5例,阻塞性肺炎6例,肺不张10例。
35例均行胸部CT检查,28例可见气管、支气管程度不同的狭窄、
阻塞或变形。
四、诊断依据 1.电子支气管镜下黏膜呈支气管结核的典型改变,刷检涂片或支气
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抗酸杆菌阳性。
2.支气管镜下活检,病理检查可见有干酪样坏死,肉芽增生、类上皮细胞或典型朗汉斯巨细胞等。
3.痰涂片、培养、支气管镜下刷检均未找到抗酸杆菌、病理改变无异常,但支气管镜下符合支气管结核的表现,并且镜下的病变部位和肺结核病灶相吻合。
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结核。
符合以上任何一条均可确诊。
五、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35例患者均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表现:以瘢痕狭窄型为主14例(40.0%),以肉芽增殖型为主 8例(22.8%),以溃疡及干酪坏死型为主 10例
(28.6%),以炎症浸润型为主3例(8.6%)。
六、误诊疾病和时间误诊为肺炎12例(34.3%),支气管哮喘6例(17.1%),肺癌
4例(11.4%),慢性支气管炎8例(22.9%),支气管扩张5例(14.3%)。
误诊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24个月,平均3.5个月。
讨论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发生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下层的结核性炎症,由于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出现不同病理改变,镜下为炎症浸润型、瘢痕狭窄型、肉芽增殖型和溃
疡型,不同的病理时期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和胸部影象学改变,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和胸部影象学改变。
容易发生误诊[2,3,4]。
结合本文,误诊原因有如下:1. 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以咳嗽、气促、发热为主,其次为咯血或血丝痰、哮喘、胸痛等,结核中毒症状较轻,易被其它症状掩盖而致误诊。
2.胸部影象缺乏特异性,由于病程阶段和病理变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影象学改变,可表现为正常、斑片状阴影、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门影增大、肺内肿块等,易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肺癌、支气管扩张等。
3.痰检阳性率低,本组病人在支气管镜检查前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4例(11.4%),较文献报道(16.0%)[5]稍低,支气管结核由于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干酪性坏死、阻塞、管腔狭窄,痰涂片和培养难以检到结核菌[6]。
可见痰检结核菌阴性并不能排除气管、支气管结核。
另外,诊断结核的一些相关检查亦缺乏特异性,本组病例血沉正常者为16例(45.7%),PPD皮试阴性和轻度阳性共17例(48.6%),中度阳性 12例(34.3%),强阳性 6例(17.1%),所以这些结核的特殊检查和相关检查,无特异性亦成为误诊的重要因素。
4.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许多基层医院不能行支气管镜检查或患者不愿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成为本病误诊和漏诊的最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支气管结核在临床、胸部影象学、结核菌检查等方面特异性不明显,易出现误诊。
因此,临床医师要充分了解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仔细分析胸部影象学结果,对于胸部X线或胸部CT出现非结核好发部位的病灶,如呈叶段分布的肺气肿、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需警惕气道病变[7]。
常规行支气管镜检查,该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最有效的方法[8]。
特别是痰菌阴性,临床症状不典型时作用最大。
通过认真观察镜下改变可以初步得出结核与其它各种疾病的鉴别要点,并且通过病理组织活检、刷检或灌洗液等检查,几种检查同时可大大提高确诊率,必要时反复多次检查可达到100%的确诊率。
参考文献
[1]赖克方,钟南山.慢性咳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0-203.
[2]闫卓,塔娜,王云格.支气管结核28例误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0.
[3]金发光,刘同刚,谢永宏,等.气管、支气管结核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5):449-451.
[4]侯建中,刘东坡.支气管结核33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5):49.
[5]余文聘,容中生.支气管结核90例临床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7):396 -398.
[6]周仲志,陶艳红,陈中红.气管、支气管结核82例临床误诊讨论[J].临床误诊误治.2004,17(6):398-399.
[7]马峰.6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8,
13(4):495.
[8]陈向东,王星,郝世家,等.支气管结核86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4):459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