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BI-RADS评分分级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BI-RADS评分分级在乳腺肿块良恶性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耘利;刘琼珠;谢梅兰;张琳;文艳玲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图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评分分级)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患者175个乳腺肿块术前分别行超声弹性成像评分、BI-RADS评分分级及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联合BI-RADS评分分级检查,结果与病理对照分析,以评价其对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175个乳腺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77个,良性98个.恶性肿块BI-RADS评分分级和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明显高于良性肿块(P<0.05);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与BI-RADS评分分级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联合BI-RADS评分分级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与BI-RADS评分分级联合应用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017)010
【总页数】4页(P649-652)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BI-RADS评分分级;乳腺肿块,良恶性
【作者】刘耘利;刘琼珠;谢梅兰;张琳;文艳玲
【作者单位】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
幼保健院超声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R445.1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于首位[1],故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2]。
临床上超声是检测乳腺肿块的常规方法,它依赖于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来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3],但部分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有一定重叠,在诊断上存在一定局限。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获得常规超声无法获得的组织弹性信息,为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也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本研究对175个乳腺肿块行常规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
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评分分级及超声
弹性成像检查,旨在探讨各检查方法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乳腺占位性病变女性患者116例,年龄18~65岁,平均(54.6±12.3)岁。
共175个肿块,良性98个,其中
乳腺囊性增生15个,乳腺纤维瘤31个,导管内乳头状瘤7个,乳腺腺病39个,乳汁潴留囊肿6个;恶性病灶77个,其中乳腺导管内癌6个,浸润性导管癌31个,乳头状癌8个,小叶癌27个,黏液癌5个。
所有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二、仪器与方法
使用东芝Aplio 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0~12.0 MHz。
患
者取仰卧位,先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肿块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回
声、钙化情况、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情况等,根据肿块的形态学特征按BI-RADS标准进行评分分级。
然后启动超声弹性成像功能,取样框放置范围应大于病灶区,病灶区采用双幅对比显示,同时观察常规超声图像和弹性成像图,选择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图像给予保存和评分。
三、图像分析及评分标准
1.图像分析:由两名有丰富乳腺疾病诊断经验且不知道疾病结果的超声医师连续检查两次,根据美国放射学会对乳腺疾病图像分析标准[4]对图像进行分析。
2.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以Shigeno等[5]提出的5分法进行弹性成像评分:1分,肿块整体发生形变,图像显示为绿色;2分,肿块大部分发生变形,小部分无形变,图像显示以绿色为主,混杂蓝色图像;3分,肿块边界发生形变,中间部分无形变,图像显示病灶中间为蓝色,周边为绿色;4分,肿块整体无变形,图像显示病灶为蓝色;5分,肿块整体和周边组织均无变形,图像显示病灶和周边组织均为蓝色。
≤3分为良性肿块,>3分为恶性肿块。
3.BI-RADS评分分级标准[6]:0级:评估不完全,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1级:影像学表现未见异常;2级:影像学表现为良性;3级:影像学表现提示良性可能性较大;4级:影像学表现为恶性可能,根据不同危险性又分为3个亚级(4A级:3%~8%可能为恶性;4B级:9%~49%可能为恶性;4C级:50%~94%可能为恶性);5级:超过3项以上的临床征象提示为恶性,恶性程度>95%;6级:通过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为恶性。
其中≤3级判为良性,>3级判为恶性。
4.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评分分级标准[7]:将BI-RADS评分分级结果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相加所得数值作为评估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参考值,>5分判为恶性,≤5分判为良性。
四、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BI-RADS评分分级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
98个良性肿块中,BI-RADS评分1级11个,2级23个,3级51个,4级13个;77个恶性肿块中,BI-RADS评分3级10个,4级23个,5级33个,6级11个。
恶性肿块BI-RADS评分分级明显高于良性肿块(χ2=107.361,
P=0.000)。
BI-RADS评分分级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结果见表1。
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
98个良性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评分1分17个,2分30个,3分35个,4分12个,5分4个;77个恶性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9个,4分19个,5分49个。
恶性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明显高于良性肿块(χ2= 101.087,P=0.000)。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结果见表2和图1。
三、BI-RADS评分分级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
BI-RADS评分分级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结果见表3。
超声
弹性成像评分与BI-RADS评分分级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与BI-RADS评分分级联合诊断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4。
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可分为压迫弹性成像、间歇性弹性成像及振动弹性成像[8]。
本研究应用的是第一种技术,压迫性弹性成像是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依据弹性系数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与数字信号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
在外力作用下不同组织的位移、速度及应变分布等方面出现差异,收集组织形变和畸变程度反映检测组织硬度的弹性系数,从而反映组织的弹性信息,推断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情况[9-10],弥补了常规超声
在估计组织硬度上的缺陷[11]。
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肝脏、乳腺、甲状腺等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吴杰燕等[12]研究表明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对乳腺肿块的硬度进行客观评价,师明莉和邓
学东[13]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诊断,其敏感性为78.8%,
特异性为93.8%,准确率为91.0%。
本研究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
的敏感性为84.42%,特异性为83.67%,准确率为84.00%,阳性预测值为
80.25%,阴性预测值为87.23%。
本研究98个良性肿块中漏诊16个,77个恶性肿块中误诊12个,其原因可能是:①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可能有一定的重叠性;②感兴趣区太小,少于病灶面积的2倍;③病灶内部有钙化,硬度高于邻近正常
组织;④病灶与邻近组织不同程度粘连,造成病灶活动范围显著减小,同时病变组织弹性程度也随之减低,而超声弹性评分随之升高。
虽然超声弹性成像为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但仍有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故需要寻找一种更精确的检查方法。
BI-RADS评分分级是由美国放射学会提出并推荐采用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6]。
研究[14]表明,BI-RADS评分分级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预测及指
导临床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显示BI-RADS评分分级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为
87.01%,特异性为86.73%,准确率为86.86%,阳性预测值为83.75%,阴性预测值为89.47%,说明BI-RADS评分分级是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联合BI-RADS评分分级对乳腺肿块进行鉴别诊断,发现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和BI-RADS评分分级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联合BIRADS评分分级可显著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综上所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与BI-RADS评分分级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两者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乳腺病
变的诊断准确率,是较为理想的检查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献】
[1]Liberman L,Morris EA,Dershaw DD,et al.MR imaging of the ipsilateral breast in women with percutaneously proven breast cancer.Am J Roentgenol,2003,180(4):901-910.
[2]陈翠京,张彦,史秀云,等.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12):843-845.
[3]张宇,刘雪静,刘佩芳,等.超声弹性成像在一类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0):702-705.
[4]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reast imaging atlas.Reston: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2003:1-79.
[5]Shigeno K,Lgawa M,Shiina H,et al.Transrectal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for quantifying angiogenesis in prostate cancer. BJU Int,2003,91(3):223-226.
[6]Kuna SK,Bracic I,Tesic V,et al.Ultrason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from malignant neck lymphadenopathy in thyroid cancer. Ultrasound Med,2006,25(12):1531-1537.
[7]黄嘉静,陈玉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BI-RADS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实用癌症杂志,2014,29(6):645-647,662.
[8]TaylorL S,PorterBC,RubensDJ,etal.Threedimensionalsonoelastography:principles and practices.Phys Med Biol,2000,45(6):1477-1494.
[9]高庆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实用医药杂志,2014,31(1):79-81.
[10]孙咏梅,房世保,宁春平,等.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10):769-780.
[11]Gou JM,Chen Q,Zhou Q,et al.Quantitative diagnosis of salivary gland tumors with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a preliminary study.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2013,116(6):784-790.
[12]吴杰燕,张学兰,杨洁,等.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
杂志,2013,15(5):340-341.
[13]师明莉,邓学东.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联合面积比值法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中华
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5):393-396.
[14]Hiltawsky KM,Kruger M,Starke C,et al.Freehand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of breast lesions:clinical results.Ultrasound Med Biol,2001,27(11):1467-1469.。